汽车发动机减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8328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35
汽车发动机减震结构,涉及减震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靠近四角的位置分别竖直固接下防尘套,下防尘套上套装有沿竖向滑动的上防尘套,并通过上防尘套与下防尘套之间的区域形成安装空腔,安装空腔内竖直设有分别与上防尘套以及下防尘套相抵的减震弹簧,上防尘套内由外向内同轴固接有内筒与外筒,内筒与外筒的上端部之间固接有封环,并通过内筒与外筒之间的区域形成储气空腔,储气空腔内沿竖向滑动设有活塞环,活塞环固定于下防尘套上。本技术解决了传统技术中当减震器表面尤其是在连接处积累较多的灰尘会使减震器活塞杆侧壁拉伤,影响减震器减震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减震结构,具体涉及汽车发动机减震结构


技术介绍

1、汽车发动机是为汽车提供动力的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影响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环保性。根据动力来源不同,汽车发动机可分为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电动汽车电动机以及混合动力等。

2、汽车发动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和振动,因此发动机需要安装在减震装置上。减震装置的作用是为了降低发动机在高速运转时所产生的震动,这样使得发动机以及变速箱的各个部件能够在一个合理的震动范围内工作,确保各零件的正常工作,为整个机器的工作稳定性和舒适性提供了保障。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和车架之间仅仅靠单纯的一层橡胶体来实现减震的,其减震效果较差。

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个公告号为cn205678049u的专利,包括安装底盘,安装底盘上设有安装柱,安装柱外部套设有套筒,套筒下端设有第一磁极,安装底盘的上表面设有第二磁极,套筒的内顶部与安装柱的顶端之间设有减震橡胶减震块,安装柱的上侧中央处开设有凹槽,凹槽底部设有第一减震弹簧,凹槽内设有支撑柱,支撑柱下端与第一减震弹簧固定连接,支撑柱上端与套筒的内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柱的外部套设有第二减震弹簧。对汽车发动机进行减震处理,有效提高了驾驶舒适性;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4、包括上述专利在内的现有技术随着使用,也逐渐暴露出了该技术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5、第一,现有的发动机减震器直接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空气中的灰尘容易附着在减震器表面,当减震器表面尤其是在连接处积累较多的灰尘会使减震器活塞杆侧壁拉伤,影响减震器的减震效果。

6、第二,现有的发动机减震器在使用过程中,减震器的阻尼系数是固定的,当汽车行驶在较为颠簸的路面使得发动机振动幅度大,不能对发动机进行较好的保护。

7、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解决了传统技术中当减震器表面尤其是在连接处积累较多的灰尘会使减震器活塞杆侧壁拉伤,影响减震器的减震效果;以及现有的发动机减震器在使用过程中,减震器的阻尼系数是固定的,当汽车行驶在较为颠簸的路面使得发动机振动幅度大,不能对发动机进行较好的保护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汽车发动机减震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靠近四角的位置分别竖直固接下防尘套,所述下防尘套上套装有沿竖向滑动的上防尘套,并通过所述上防尘套与下防尘套之间的区域形成安装空腔,所述安装空腔内竖直设有分别与所述上防尘套以及下防尘套相抵的减震弹簧,

4、所述上防尘套内由外向内同轴固接有内筒与外筒,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的上端部之间固接有封环,并通过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的区域形成储气空腔,所述储气空腔内沿竖向滑动设有活塞环,所述活塞环固定于所述下防尘套上,

5、所述上防尘套的外壁上固接有连通所述储气空腔的进气单向阀,所述封环开设有将所述储气空腔与所述安装空腔相连通的通气孔,所述下防尘套的侧壁上设有与安装空腔相连通的出气单向阀。

6、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安装空腔内还竖直设有固定于所述下防尘套底部的外筒壳,所述外筒壳内沿竖向滑动设有内筒壳,所述内筒壳内沿竖向滑动设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上端部固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上端部穿过所述筒壳的上端部延伸至外部。

7、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内筒壳与所述外筒壳之间形成过油通道,所述内筒壳上由上到下分别围设有连通所述过油通道的进油孔与回油孔,所述活塞板沿所述进油孔与回油孔之间的区域滑动。

8、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外筒壳对应每个所述进油孔和回油孔的固接有进油遮挡块与回油遮挡块。

9、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上防尘套的上端部转动设有旋转座,所述内筒壳螺纹连接于所述旋转座上。

10、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内筒壳的外壁上沿竖向开设有导槽,所述外筒壳的内壁上固接有约束于所述导槽内的导块。

11、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下防尘套的上端部通过并列设置的支撑杆与所述活塞环的下表面相固接。

12、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上支撑套的上端部固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发动机的底部相固接。

13、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活塞杆的上端部与所述支撑架相固接。

14、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外筒壳套装于所述减震弹簧内。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6、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在震动时带动上防尘套向上运动,支撑杆带动活塞环相对向下移动,外部气体通过进气单向阀进入到储气空腔,发动机带动上防尘套向下运动时,支撑杆带动活塞环相对向上运动,储气空腔内气体通过通气孔进入到上防尘套与下防尘套所形成的安装空腔内,并与与减震器产生的热量进行热交换对减震器进行散热,热交换后的空气通过下防尘套上的出气单向阀排至外部,实现了提高发动机减震器的防尘性,对减震器快速散热,提高减震器减震效果的功能;

17、汽车行驶在较为颠簸的路面时,转动旋转座,旋转座带动内筒壳向上移动,使得进油遮挡块与回油遮挡块对应对进油孔和回油孔进行部分遮挡,降低经过过油通道的油量,实现了根据不同路面对减震器阻尼系数调整,提高减震器对发动机的保护效果的功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车发动机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靠近四角的位置分别竖直固接下防尘套(2),所述下防尘套(2)上套装有沿竖向滑动的上防尘套(3),并通过所述上防尘套(3)与下防尘套(2)之间的区域形成安装空腔,所述安装空腔内竖直设有分别与所述上防尘套(3)以及下防尘套(2)相抵的减震弹簧(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空腔内还竖直设有固定于所述下防尘套(2)底部的外筒壳(15),所述外筒壳(15)内沿竖向滑动设有内筒壳(14),所述内筒壳(14)内沿竖向滑动设有活塞板(18),所述活塞板(18)上端部固接有活塞杆(16),所述活塞杆(16)的上端部穿过所述筒壳的上端部延伸至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壳(14)与所述外筒壳(15)之间形成过油通道(19),所述内筒壳(14)上由上到下分别围设有连通所述过油通道(19)的进油孔(20)与回油孔(22),所述活塞板(18)沿所述进油孔(20)与回油孔(22)之间的区域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壳(15)对应每个所述进油孔(20)和回油孔(22)的固接有进油遮挡块(21)与回油遮挡块(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尘套(3)的上端部转动设有旋转座(13),所述内筒壳(14)螺纹连接于所述旋转座(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壳(14)的外壁上沿竖向开设有导槽,所述外筒壳(15)的内壁上固接有约束于所述导槽内的导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防尘套(2)的上端部通过并列设置的支撑杆(9)与所述活塞环(8)的下表面相固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尘套的上端部固接有支撑架(17),所述支撑架(17)与发动机(4)的底部相固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16)的上端部与所述支撑架(17)相固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壳(15)套装于所述减震弹簧(7)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发动机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靠近四角的位置分别竖直固接下防尘套(2),所述下防尘套(2)上套装有沿竖向滑动的上防尘套(3),并通过所述上防尘套(3)与下防尘套(2)之间的区域形成安装空腔,所述安装空腔内竖直设有分别与所述上防尘套(3)以及下防尘套(2)相抵的减震弹簧(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空腔内还竖直设有固定于所述下防尘套(2)底部的外筒壳(15),所述外筒壳(15)内沿竖向滑动设有内筒壳(14),所述内筒壳(14)内沿竖向滑动设有活塞板(18),所述活塞板(18)上端部固接有活塞杆(16),所述活塞杆(16)的上端部穿过所述筒壳的上端部延伸至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壳(14)与所述外筒壳(15)之间形成过油通道(19),所述内筒壳(14)上由上到下分别围设有连通所述过油通道(19)的进油孔(20)与回油孔(22),所述活塞板(18)沿所述进油孔(20)与回油孔(22)之间的区域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发动机减震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斌梁文通刘国伟贾富英苗艳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凯马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