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对构件进行调温的调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用于对构件进行调温的调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68315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构件(101)进行调温的装置(100)。所述装置(100)具有调温区(106),构件(101)能够沿调温区在输送方向(102)上运动。调温区(106)被构造为,对构件(101)的至少一个调温区域(103)进行调温。所述装置(100)还具有调温区控制装置(105),所述调温区控制装置被构造为,对调温区(106)的遮盖区域(104)以如下方式遮盖,使得在遮盖区域(104)中,能够降低调温区(106)对构件(101)的调温区域(103)的调温效果。在此,调温区控制装置(105)被构造为,对遮盖区域(104)的大小加以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构件进行调温的装置以及一种用于对构件进行调温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现代金属加工中,尤其是对于汽车结构中的车身构件的金属材料而言,需要具有精确调整的延展性和脆性的限定区域的构件。因此,例如,机动车辆的b柱由一种构件制成,该构件或b柱本身具有不同延展性的区域。

2、具有不同延展性的区域的金属构件的调整尤其可以通过在构件的制造或调质期间精确调节温度曲线来实现,从而可以在限定的区域中调整出构件所需的结构分级。

3、特别是对于较长的连续炉,在炉内需要制造的构件的精确的调温曲线是复杂的,并且由于构件在其生产过程中的动态过程,也是困难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更好地调整对于需要制造的构件的调温效果的装置。

2、该目的通过根据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的、用于对构件调温的装置和用于对构件调温的方法来实现。

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描述了一种用于对构件进行调温的装置。该装置具有调温区,构件可以沿着调温区在输送方向上移动。调温区配置成使构件的至少一个调温区域得到调温。此外,该装置具有调温区控制装置,该调温区控制装置构造成,以如下方式遮盖调温区的遮盖区域,使得在遮盖区域中可以降低调温区对于构件的调温区域的调温效果。在此,调温区控制装置配置为,对遮盖区域的尺寸加以调整。

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描述了一种用于对构件调温的方法。根据该方法,构件沿着调温区移动。调温区配置成,使构件的至少一个调温区域得到调温。此外,调温区的遮盖区域被调温区控制装置以如下方式遮盖,使得在遮盖区域中,可以降低调温区对于构件的调温区域的调温效果。在此,对遮盖区域的尺寸借助调温区控制装置加以调整

5、用于对构件调温(加温或冷却)的装置尤其可以加温或冷却构件。例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可以是高速冷却器,其用于硬质或调质生产线(-bzw.vergütelinie)以及用在cal(连续退火线)和cgl(连续电镀线)中。特别是在现代金属加工技术中,金属构件在制造过程中必须在其制造过程中经历精确的加温或冷却曲线,因此在构件的预定区域处,精确地调整出所需的材料结构和相应期望的材料特性。

6、借助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调温的构件特别是金属构件。该构件可以表现为例如一块金属板。例如该构件可以是预成形的金属件。在优选实施例中,该构件是带材,特别是金属带,其沿着输送方向穿过调温装置。因此,例如,该构件可以首先沿炉装置,特别是连续式炉输送穿过。在炉装置之后,例如,布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调温的装置,其如上所述地、例如作为高速冷却器布置并起作用。

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以连续装置的方式设计,使得构件能够沿输送方向以预定速度穿过装置。沿着通过装置的通道,对构件以预定的冷却速率冷却(或以预定的加温速率加温)。该装置具有例如壳体,该壳体在输送方向上具有入口和出口,使得构件可以穿过该装置。在该装置内,例如布置有调温装置或调温元件,其使构件在所需温度下调温。在这种情况下,例如,调温元件可以表现为如下所述的由调温流体通流的喷嘴。此外,调温元件还可以是电调温元件,例如电加温器,或表现为调温管,相应的热或冷调温流体可以通过调温管流动。

8、装置中的对构件调温的区域称为调温区。构件沿调温区在输送方向上移动。构件可以沿输送方向连续或按顺序地移动通过调温区。装置的调温区设置成使得构件的至少一个调温区域被调温。例如,该构件可以小于调温区,使得调温区遮盖整个构件区域。在构件大于调温区的情况下,例如因为构件是金属带,调温区一次仅遮盖部件的一个区域。

9、调温区特别是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即沿其整个区域产生热效应,也就是热能或冷却效应可作用于构件。换句话说,例如沿着整个调温区设置有调温元件,调温元件可以将所需的热效应传递到构件上。

10、根据本专利技术,使用调温区控制装置,其可以遮盖调温区的遮盖区域。例如,通过调温区控制装置,可以遮盖整个调温区,或者在调温区控制装置的特别不工作的状态下,不能遮盖调温区的任何区域。调温区的遮盖例如利用下面更详细描述的元件,例如遮盖装置、遮盖翻板或遮盖薄片来执行。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于遮盖的所列元件的组合也可以组合在一个且为同一装置中。遮盖特别是在一方面的调温区内的调温元件和另一方面的构件本身之间进行。因此,换句话说,调温区控制装置遮盖调温区的一个区域,从而遮盖或减少从调温区指向构件的热效应。在调温区的这个遮盖区域中,构件因此不被调温或调整程度降低。为此目的,调温区控制装置还特别具有控制单元,例如由处理器控制的单元(例如计算机)。

11、由于调温区控制装置灵活地调整调温区的遮盖面或遮盖程度,因此可以相应可变地实现构件的调温或对构件的调温区域的调整。例如,如果构件的一个区域通过要被强烈冷却(或加温)的调温区时,则调温区的遮盖程度降低或遮盖面积减小。否则当构件的另一区域通过不会或几乎不会被冷却(或加温)的调温区时,调温区的遮盖程度增加或遮盖区域增大。因此,降低的调温效果作用于构件。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效且稳定的调温装置,特别是高速冷却器,其调温效果能够精确地调整。由于能够可变地遮盖高速冷却器或调温区的部件,因此可以限定最终的淬火温度。装置(例如用于调温流体的鼓风机)的冷却功率或加温功率可以保持恒定,并且仍然可以通过遮盖程度调整出精确且灵活的、作用于构件的调温效果。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上面已经说明的调温区具有沿输送方向彼此间隔开的多个调温元件。

13、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调温区横向于输送方向具有多个彼此间隔开调温元件。调温元件可以沿平行于输送方向或者横向于输送方向的行来布置。特别地,由调温元件的相对于输送方向沿横向和纵向的行组成的矩阵形成调温区。

14、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调温元件是喷嘴,调温流体可以通过喷嘴流向构件的调温区域的方向。例如,调温流体可以是气态或液态。例如,调温流体可包括空气或特定的惰性气体,其中,调温流体具有预定的温度。此外,调温流体可包括液体,例如水或油性液体。此外,调温流体可包括例如水蒸汽或其他蒸气形态的元素。

15、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调温区控制装置具有遮盖装置,其中,遮盖装置可在调温区内沿输送方向和/或横向于输送方向移动,特别是相对于调温区移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遮盖装置是织物材料或片材。

16、如上所述,遮盖装置可以在构件和调温区之间调节到装置的壳体上,使得可以遮盖调温区的特定区域,因此可以降低或调整调温区对构件的调温效果。遮盖装置本身可以例如由隔热材料形成。例如,遮盖装置可以由金属板或金属片构成。在金属板或金属片上可以施加隔热层。此外,可以将主动调温装置集成在遮盖装置本身中。例如,遮盖装置本身可以具有水冷却或水加温机制,以阻止或减弱调温区对构件的调温效果。如果该装置例如用作高性能冷却器,则遮盖装置本身可以具有电加温元件,以便主动降低冷却效果。

17、遮盖装置程度越深地驶入调温区,即越多的喷嘴区被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对金属带(101)进行冷却的装置(100),其中,所述装置被设计为连续装置,使得金属带(101)能够穿过所述连续装置引导,所述装置(100)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0),其中,遮盖装置(109)搁放在至少一个引导辊(20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100),其中,遮盖装置(109)以如下方式可变形地构造:使得遮盖装置(109)的第一部分(203)能够沿传输方向(102)移动,遮盖装置(109)的第二部分(202)能够相对于传输方向(102)成角度地、特别是垂直地从金属带(101)前移。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0),其中,遮盖装置(109)具有织物材料或片材。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0),其中,遮盖装置(109)由铰接连接的遮盖部件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0),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100),其中,

8.一种对金属带(101)进行冷却的方法,其中,所述装置(100)形成为连续装置,使得金属带(101)能够穿过所述连续装置引导,所述方法具有如下方法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对金属带(101)进行冷却的装置(100),其中,所述装置被设计为连续装置,使得金属带(101)能够穿过所述连续装置引导,所述装置(100)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0),其中,遮盖装置(109)搁放在至少一个引导辊(20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100),其中,遮盖装置(109)以如下方式可变形地构造:使得遮盖装置(109)的第一部分(203)能够沿传输方向(102)移动,遮盖装置(109)的第二部分(202)能够相对于传输方向(102)成角度地、特别是垂直地从金属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伯特·艾伯纳皮特·希曼安德雷亚斯·萨乌施拉格
申请(专利权)人:艾伯纳工业筑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