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输送碳纳米管粉体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68260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3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输送碳纳米管粉体的装置,属于碳纳米管输送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依靠氮气输送碳纳米管粉体的方式容易出现碳纳米管粉体在管道连接处堵塞故障的技术问题。该用于输送碳纳米管粉体的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粉料仓和第一氮气源;所述第一输送管顶端处连通有送料管和气管,所述气管远离第一输送管的一端与第一氮气源连通,所述第一输送管底端与第二输送管连通,所述第二输送管的一端与粉料仓连通;所述第一输送管内旋转安装有轴杆,所述轴杆与第一输送管同轴设置。该技术整体采用连续密闭气流配合机械疏导的输送方式,流畅性高,大幅度提高了输送效率,减少了现场粉尘,保护作业环境不受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碳纳米管输送,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输送碳纳米管粉体的装置


技术介绍

1、碳纳米管最突出的结构特征是它由单层或多层石墨片围绕同一中心卷曲而成,属于富勒碳系,其长度为微米级,直径为纳米级,最富特征的一维纳米材料,在宏观尺度上看,碳纳米管是黑色粉末,在微观尺度上,碳纳米管是由同轴碳管组成的碳分子,每层碳管由碳原子按六边形密铺而成,与石墨烯的层状结构类似,层与层之间则保持约0.34nm的固定距离。碳纳米管的结构虽然与高分子材料的结构相似,但其结构却比高分子材料稳定得多,是目前已知的熔点最高的材料。

2、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2123073064.9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输送碳纳米管粉体的装置,包括:主箱体和送料系统;所述送料系统安装在所述主箱体上,且与主箱体连接相通;所述送料系统包括:供能部、卸料部、送料组管和存储部;该装置利用的气动阀、电动卸料阀、进料风机及管线等设备组成的碳纳米管粉体送料系统,实现了粉体密闭连续输送;同时减少塑料包装袋的使用,减少现场粉尘飞扬,保护周边环境卫生,适用于行业推广。

3、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仅依靠氮气输送碳纳米管粉体的方式,容易出现碳纳米管粉体在通风管和导料管连接处堵塞故障,从而影响碳纳米管粉体整体输送的流畅性,降低了碳纳米管粉体的输送效率,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用于输送碳纳米管粉体的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输送碳纳米管粉体的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仅依靠氮气输送碳纳米管粉体的方式容易出现碳纳米管粉体在管道连接处堵塞故障的技术问题。

2、技术方案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输送碳纳米管粉体的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粉料仓和第一氮气源;所述第一输送管顶端处连通有送料管和气管,所述气管远离第一输送管的一端与第一氮气源连通,所述第一输送管底端与第二输送管连通,所述第二输送管的一端与粉料仓连通;所述第一输送管内旋转安装有轴杆,所述轴杆与第一输送管同轴设置,所述轴杆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拨杆,若干个拨杆错位分布,所述第一输送管的顶端安装有用于驱动轴杆旋转的电机。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管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输送管水平设置,所述第一输送管底端与第二输送管侧壁处连通,所述粉料仓与第二输送管远离第一输送管的一端连通。

5、进一步的,所述送料管竖直设置在第一输送管的上侧,且所述送料管顶端设置有送料斗,所述气管水平设置在第一输送管的下侧,所述气管与第一输送管的连通处高于所述送料管与第一输送管的连通处。

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输送管朝向第一输送管的一端连通有第二氮气源,所述第二输送管上靠近第二氮气源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气动阀,所述气管上设置有第一气动阀。

7、进一步的,所述粉料仓上安装有风机,所述第二输送管远离第一输送管的一端通过风机与粉料仓连通。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输送管远离第一输送管的一端设置有进料罩,所述进料罩开口端设置有连接圈板,所述连接圈板与风机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轴杆底端连接有延伸轴,所述延伸轴侧壁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连接处开设有通槽,所述延伸轴和螺旋叶片穿过通槽伸入第二输送管内,所述螺旋叶片的半径由第一输送管朝向第二输送管内逐渐减小。

10、有益效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2、本技术通过第一氮气源和第二氮气源的设置,碳纳米管粉体生产制备后经过送料斗、送料管进入第一输送管内,第一氮气源经由气管朝向第一输送管内输送氮气,通过氮气将第一输送管内的碳纳米管粉体输送至第二输送管内,第二氮气源朝向第二输送管内输送氮气,同时启动风机,氮气输送反方向与风机送风方向均朝向粉料仓,由此,从第一输送管输送至第二输送管内的碳纳米管粉体便能够快速输送至粉料仓内,采用连续密闭气流输送方式,提高了输送效率,减少了现场粉尘,保护作业环境不受污染。

13、在本技术中,通过第一输送管内设置的轴杆和拨杆,启动电机带动轴杆旋转,利用轴杆上若干根错位分布的拨杆能够对第一输送管内的碳纳米管粉体拨动,防止碳纳米管粉体在第一输送管内拥堵造成堵塞,此外轴杆还会带动延伸轴旋转,利用延伸轴侧壁上的螺旋叶片,能够对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连通处进行疏导,确保第一输送管内的碳纳米管粉体能够流畅输送进入第二输送管内,此外螺旋叶片的半径由第一输送管朝向第二输送管内逐渐减小的结构设计,减小了螺旋叶片对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连通处的遮挡面积,在起到疏导作用的同时,有利于碳纳米管粉体高效输送,整体采用连续密闭气流配合机械疏导的输送方式,流畅性高,大幅度提高了输送效率。

14、在本技术中,通过第一输送管倾斜设置,且粉料仓设置在第二输送管远离第一输送管的一端,以及气管与第一输送管的连通处高于送料管与第一输送管的连通处的结构方式,使得碳纳米管粉体在进入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输送过程中,降低了管道拐角阻碍,且能够被第一氮气源和第二氮气源提供的氮气顺利输送,结构合理,输送效率得以进一步提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输送碳纳米管粉体的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管(1)、第二输送管(2)、粉料仓(3)和第一氮气源(5),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碳纳米管粉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管(1)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输送管(2)水平设置,所述第一输送管(1)底端与第二输送管(2)侧壁处连通,所述粉料仓(3)与第二输送管(2)远离第一输送管(1)的一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碳纳米管粉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管(4)竖直设置在第一输送管(1)的上侧,且所述送料管(4)顶端设置有送料斗(12),所述气管(7)水平设置在第一输送管(1)的下侧,所述气管(7)与第一输送管(1)的连通处高于所述送料管(4)与第一输送管(1)的连通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碳纳米管粉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管(2)朝向第一输送管(1)的一端连通有第二氮气源(6),所述第二输送管(2)上靠近第二氮气源(6)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气动阀(9),所述气管(7)上设置有第一气动阀(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碳纳米管粉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仓(3)上安装有风机(10),所述第二输送管(2)远离第一输送管(1)的一端通过风机(10)与粉料仓(3)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碳纳米管粉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管(2)远离第一输送管(1)的一端设置有进料罩(18),所述进料罩(18)开口端设置有连接圈板(19),所述连接圈板(19)与风机(10)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碳纳米管粉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13)底端连接有延伸轴(15),所述延伸轴(15)侧壁设置有螺旋叶片(16),所述第一输送管(1)和第二输送管(2)连接处开设有通槽(17),所述延伸轴(15)和螺旋叶片(16)穿过通槽(17)伸入第二输送管(2)内,所述螺旋叶片(16)的半径由第一输送管(1)朝向第二输送管(2)内逐渐减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输送碳纳米管粉体的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管(1)、第二输送管(2)、粉料仓(3)和第一氮气源(5),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碳纳米管粉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管(1)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输送管(2)水平设置,所述第一输送管(1)底端与第二输送管(2)侧壁处连通,所述粉料仓(3)与第二输送管(2)远离第一输送管(1)的一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碳纳米管粉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管(4)竖直设置在第一输送管(1)的上侧,且所述送料管(4)顶端设置有送料斗(12),所述气管(7)水平设置在第一输送管(1)的下侧,所述气管(7)与第一输送管(1)的连通处高于所述送料管(4)与第一输送管(1)的连通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碳纳米管粉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管(2)朝向第一输送管(1)的一端连通有第二氮气源(6),所述第二输送管(2)上靠近第二氮气源(6)的位置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兴根严海师瑶阎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达能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