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胎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8251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35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轮胎胎面结构,设置在轮胎的胎面上,轮胎胎面结构包括:多个纵向沟槽,多个纵向沟槽沿轮胎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以将胎面分隔为两个胎肩花纹部和位于两个胎肩花纹部之间的多个中间花纹部,各纵向沟槽沿轮胎的周向延伸且均具有深度E1,深度E1满足:E1≥24mm,胎面的宽度W1满足:W1≥240mm,多个中间花纹部包括设置在轮胎的中心面S上的中心花纹部;第一连通沟槽,设置在中心花纹部上,第一连通沟槽用于连通位于中心花纹部两侧的纵向沟槽,第一连通沟槽的宽度W2满足:4mm≤W2≤7mm,第一连通沟槽的深度E2满足:0.75E1≤E2≤E1。本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轮胎长途驱动花纹设计无法兼顾磨耗性能和滚动阻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轮胎,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轮胎胎面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轮胎花纹设计中的传统低滚阻长途驱动花纹设计多采用窄行驶面宽和浅花纹深度,该设计能够明显降低轮胎的滚动阻力,传统长里程或超长里程长途驱动花纹设计多采用宽行驶面宽和深花纹深度,该设计能够明显提升轮胎的磨耗性能。

2、然而,传统低滚阻长途驱动花纹设计会导致轮胎的磨耗性能大幅降低,进而严重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传统长里程或超长里程长途驱动花纹设计会导致轮胎的滚动阻力大幅上升,进而导致汽车的油耗上升,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胎面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轮胎长途驱动花纹设计无法兼顾磨耗性能和滚动阻力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轮胎胎面结构,设置在轮胎的胎面上,轮胎胎面结构包括:多个纵向沟槽,多个纵向沟槽沿轮胎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以将胎面分隔为两个胎肩花纹部和位于两个胎肩花纹部之间的多个中间花纹部,各纵向沟槽沿轮胎的周向延伸且均具有深度e1,深度e1满足:e1≥24mm,胎面的宽度w1满足:w1≥240mm,多个中间花纹部包括设置在轮胎的中心面s上的中心花纹部;第一连通沟槽,设置在中心花纹部上,第一连通沟槽用于连通位于中心花纹部两侧的纵向沟槽,第一连通沟槽的宽度w2满足:4mm≤w2≤7mm,第一连通沟槽的深度e2满足:0.75e1≤e2≤e1。

3、进一步地,第一连通沟槽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沟槽、第二沟槽及第三沟槽,第一沟槽的宽度和第三沟槽的宽度均与第二沟槽的宽度不一致,第一沟槽的长度与第三沟槽的长度一致,第一沟槽的延伸方向和第三沟槽的延伸方向均与轮胎的周向之间呈第一夹角a1设置,第三沟槽的延伸方向和轮胎的周向之间呈第二夹角a2设置,第一夹角a1和第二夹角a2均满足:40°≤a1,a2≤75°。

4、进一步地,第一连通沟槽为多个,多个第一连通沟槽沿轮胎的周向间隔设置,以将中心花纹部分隔为多个中心花纹块;其中,在任意两个中心花纹块中,一个中心花纹块具有长度l1,另一个中心花纹块具有长度l2,长度l1和长度l2之间满足:l1<l2≤1.25l1。

5、进一步地,轮胎胎面结构还包括:第一片状结构,设置在中心花纹块上,第一片状结构的厚度g1满足:g1≤0.8mm,第一片状结构的高度h1满足:0.3e1≤h1≤0.8e1;其中,第一片状结构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位于中心花纹块两侧的纵向沟槽,以将中心花纹块分隔为至少两个子中心花纹块,在任意两个子中心花纹块中,一个子中心花纹块具有面积s1,另一个子中心花纹块具有面积s2,面积s1和面积s2之间满足:s2<s1≤1.7s2。

6、进一步地,第一片状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子片状结构、第二子片状结构及第三子片状结构,第一子片状结构和第三子片状结构均与轮胎的周向之间呈第三夹角a3设置,第二子片状结构与轮胎的周向之间呈第四夹角a4设置,第三夹角a3满足:70°≤a3≤90°,第四夹角a4满足:0°≤a4≤20°,第一子片状结构的长度与第三子片状结构的长度不一致;其中,第一片状结构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第一子片状结构沿轮胎的周向间隔设置。

7、进一步地,多个中间花纹部还包括位于胎肩花纹部和中心花纹部之间的胎冠花纹部,轮胎胎面结构还包括:第二连通沟槽,设置在胎冠花纹部上,第二连通沟槽用于连通位于胎冠花纹部两侧的纵向沟槽;其中,第二连通沟槽的宽度w3满足:5mm≤w3≤8mm,第二连通沟槽的深度e3满足:0.75e1≤e3≤e1;其中,第二连通沟槽为多个,多个第二连通沟槽沿轮胎的周向间隔设置,以将胎冠花纹部分隔为多个胎冠花纹块,在任意两个胎冠花纹块中,一个胎冠花纹块具有长度l3,另一个胎冠花纹块具有长度l4,长度l3和长度l4之间满足:l3<l4≤1.25l4;至少部分胎冠花纹块与相邻的中心花纹块错开设置。

8、进一步地,第二连通沟槽包括依次连通的第四沟槽和第五沟槽,第四沟槽的延伸方向与轮胎的周向之间呈第五夹角a5设置,第五沟槽的延伸方向与轮胎的周向之间呈第六夹角a6设置,第五夹角a5满足:55°≤a5≤75°,第六夹角a6满足:55°≤a6≤75°,第四沟槽的长度与第五沟槽的长度不一致。

9、进一步地,轮胎胎面结构还包括:第二片状结构,设置在胎冠花纹块上,第二片状结构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位于胎冠花纹部两侧的纵向沟槽,第二片状结构的厚度g2满足:g2≤0.8mm,第二片状结构的高度h2满足:h2≤0.75e1;第一刀槽,第一刀槽设置在胎冠花纹块上且位于第二片状结构的一侧,第一刀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位于胎冠花纹部两侧的纵向沟槽,第一刀槽的宽度w4满足:w4≤0.8mm;第二刀槽,设置在胎肩花纹部上,第二刀槽的一端延伸至位于胎肩花纹部靠近中间花纹部一侧的纵向沟槽,第二刀槽的另一端与胎肩花纹部远离中间花纹部的侧面之间具有预设距离,第二刀槽的宽度w5满足:w5≤0.8mm,第二刀槽的长度l5与胎肩花纹部的宽度w6之间满足:l5≤0.5w6;第二刀槽与第一刀槽对应设置;其中,第二片状结构和第一刀槽将胎冠花纹块分隔为至少三个子胎冠花纹块,在任意两个子胎冠花纹块中,一个子胎冠花纹块具有面积s3,另一个子胎冠花纹块具有面积s4,面积s3和面积s4之间满足:s3<s4≤2.3s3。

10、进一步地,第二片状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四子片状结构和第五子片状结构,第四子片状结构的延伸方向与轮胎的周向之间呈第七夹角a7设置,第五子片状结构的延伸方向与轮胎的周向之间呈第八夹角a8设置,第七夹角a7和第八夹角a8均满足:60°≤a7,a8≤70°,第四子片状结构的长度和第五子片状结构的长度一致;第一刀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子刀槽和第二子刀槽,第一子刀槽的延伸方向与轮胎的周向之间呈第九夹角a9设置,第二子刀槽的延伸方向与轮胎的周向之间呈第十夹角a10设置,第九夹角a9和第十夹角a10均满足:50°≤a9,a10≤70°,第一子刀槽的长度和第二子刀槽的长度不一致;第二刀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三子刀槽和第四子刀槽,第三子刀槽的延伸方向与轮胎的周向之间呈第十一夹角a11设置,第四子刀槽的延伸方向与轮胎的周向之间呈第十二夹角a12设置,第十一夹角a11和第十二夹角a12均满足:50°≤a11,a12≤70°,第三子刀槽的长度和第四子刀槽的长度不一致。

11、进一步地,多个纵向沟槽包括:直线型纵向沟槽,位于胎肩花纹部和胎冠花纹部之间,直线型纵向沟槽的宽度w7满足:3mm≤w7≤11mm,直线型纵向沟槽的槽壁包括第一弧形底壁和第一侧壁,第一侧壁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子侧壁、第二子侧壁及第三子侧壁,第三子侧壁与第一弧形底壁连接,第二子侧壁的延伸方向与直线型纵向沟槽的法线之间呈第十三夹角a13设置,第十三夹角a13满足:a13≥23°;折线型纵向沟槽,折线型纵向沟槽位于相邻的两个胎冠花纹部之间;和/或,折线型纵向沟槽位于相邻的胎冠花纹部和中心花纹部之间,折线型纵向沟槽的宽度w8满足:2mm≤w8≤8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胎面结构,设置在轮胎的胎面上,其特征在于,轮胎胎面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沟槽(40)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通沟槽(40)沿所述轮胎的周向间隔设置,以将所述中心花纹部(31)分隔为多个中心花纹块(311);其中,在任意两个中心花纹块(311)中,一个所述中心花纹块(311)具有长度L1,另一个所述中心花纹块(311)具有长度L2,所述长度L1和所述长度L2之间满足:L1<L2≤1.25L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胎面结构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中间花纹部(30)还包括位于所述胎肩花纹部(20)和所述中心花纹部(31)之间的胎冠花纹部(32),所述轮胎胎面结构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胎面结构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纵向沟槽(10)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胎面结构,设置在轮胎的胎面上,其特征在于,轮胎胎面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沟槽(40)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通沟槽(40)沿所述轮胎的周向间隔设置,以将所述中心花纹部(31)分隔为多个中心花纹块(311);其中,在任意两个中心花纹块(311)中,一个所述中心花纹块(311)具有长度l1,另一个所述中心花纹块(311)具有长度l2,所述长度l1和所述长度l2之间满足:l1<l2≤1.25l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胎面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超冯琳阁田艳清王昌宁张天
申请(专利权)人: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