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提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8236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35
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提升机,属于提升机技术领域,包括有移动底座、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移动架、叉架与控制箱,叉架底部设置有抵接斜面,移动底座上设置有基座,基座内设置有抵接杆,抵接杆与基座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抵接杆上横向设置有第一检测孔,基座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检测孔,两个第二检测孔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发射器与接收器,在弹簧的作用下,两个第二检测孔与第一检测孔对齐,控制箱上设置有警示装置;本技术中当叉架提升物料过重发生倾斜时,抵接杆被下压使得第一检测孔与第二检测孔错位,导致接收器无法收到发射器的信号,此时可以通过警示装置发出警示,警示操作者停止操作,避免对提升机构造成损坏以及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提升机,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提升机


技术介绍

1、提升机是一种将物料提升至设备指定位置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厂、仓库、粮库等场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提升机的种类和技术也越来越多,例如气动提升机、电动提升机、齿轮提升机等。

2、本申请人在先申请的公开号为cn208561559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提升机,包括支架和提升座,所述提升座可沿高度方向滑动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提升组件,当提升座提升的物料过重时或者操作不当将重物置于叉架末端,会使得提升座会发生倾斜,此时若是继续提升容易导致提升组件损坏,甚至造成提升机倾倒,导致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移动式提升机。

2、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移动式提升机,包括有移动底座、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固定于移动底座,所述第二支架沿高度方向滑动设置于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第二支架连接,所述固定架的两侧设置有链轮,所述链轮上设置有链条,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沿高度方向滑动设置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与链条连接,所述移动架上设置有叉架,所述移动底座上设置有控制箱,所述叉架底部设置有抵接斜面,所述抵接斜面远离第一支架的一侧朝上倾斜,所述移动底座上对应抵接斜面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内沿电动伸缩杆伸缩方向设置有抵接杆,所述抵接杆与基座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抵接杆上横向设置有第一检测孔,所述基座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检测孔,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两个所述第二检测孔与第一检测孔对齐,两个所述第二检测孔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发射器与接收器,所述发射器与接收器组成对射式光电开关,所述对射式光电开关与控制箱连接,所述控制箱上设置有警示装置。

3、所述抵接杆的顶部为圆弧形。

4、所述第一检测孔的孔径大于第二检测孔的孔径。

5、所述移动底座靠近叉架一侧设置有延伸架,所述延伸架底部设置有第一移动轮,所述移动底座的另一侧底部设置有第二移动轮,所述第二移动轮具有锁定功能。

6、所述控制箱设置在第一支架远离叉架一侧,所述控制箱远离叉架一侧设置有推手。

7、所述控制箱包括有配重腔室,所述配重腔室内设置有若干配重块。

8、所述叉架包括有主架体、设置于主架体中间的驱动电机和与驱动电机连接的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两侧设置有第二伞齿轮与第三伞齿轮,所述第二伞齿轮与第三伞齿轮分别连接有第一丝杆与第二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与第二丝杆均转动设置于主架体,所述第一丝杆与第二丝杆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朝向远离第二支架一侧设置有提升杆,在所述驱动电机驱动下,两个所述提升杆相向靠近或者背向远离。

9、所述叉架为l形,其包括有竖部与横部,所述竖部的底部与移动架连接,所述横部的宽度小于竖部的宽度。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中当叉架提升物料过重发生倾斜时,抵接杆被下压使得第一检测孔与第二检测孔错位,导致接收器无法收到发射器的信号,此时可以通过警示装置发出警示,警示操作者规范操作或者停止操作,避免对提升机构造成损坏以及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提升机,包括有移动底座(1)、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3),所述第一支架(2)固定于移动底座(1),所述第二支架(3)沿高度方向滑动设置于第一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2)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电动伸缩杆(4),所述电动伸缩杆(4)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架(5),所述固定架(5)与第二支架(3)连接,所述固定架(5)的两侧设置有链轮(6),所述链轮(6)上设置有链条(7),所述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3)沿高度方向滑动设置有移动架(8),所述移动架(8)与链条(7)连接,所述移动架(8)上设置有叉架(9),所述移动底座(1)上设置有控制箱(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叉架(9)底部设置有抵接斜面(91),所述抵接斜面(91)远离第一支架(2)的一侧朝上倾斜,所述移动底座(1)上对应抵接斜面(91)设置有基座(11),所述基座(11)内沿电动伸缩杆(4)伸缩方向设置有抵接杆(111),所述抵接杆(111)与基座(11)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112),所述抵接杆(111)上横向设置有第一检测孔(113),所述基座(11)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检测孔(114),在所述弹簧(112)的作用下,两个所述第二检测孔(114)与第一检测孔(113)对齐,两个所述第二检测孔(114)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发射器与接收器,所述发射器与接收器组成对射式光电开关,所述对射式光电开关与控制箱(10)连接,所述控制箱(10)上设置有警示装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杆(111)的顶部为圆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孔(113)的孔径大于第二检测孔(114)的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1)靠近叉架(9)一侧设置有延伸架(14),所述延伸架(14)底部设置有第一移动轮(15),所述移动底座(1)的另一侧底部设置有第二移动轮(16),所述第二移动轮(16)具有锁定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10)设置在第一支架(2)远离叉架(9)一侧,所述控制箱(10)远离叉架(9)一侧设置有推手(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10)包括有配重腔室,所述配重腔室内设置有若干配重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叉架(9)包括有主架体(18)、设置于主架体(18)中间的驱动电机和与驱动电机连接的第一伞齿轮(19),所述第一伞齿轮(19)两侧设置有第二伞齿轮(20)与第三伞齿轮(21),所述第二伞齿轮(20)与第三伞齿轮(21)分别连接有第一丝杆(22)与第二丝杆(23),所述第一丝杆(22)与第二丝杆(23)均转动设置于主架体(18),所述第一丝杆(22)与第二丝杆(23)上设置有滑块(24),所述滑块(24)朝向远离第二支架(3)一侧设置有提升杆(25),在所述驱动电机驱动下,两个所述提升杆(25)相向靠近或者背向远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叉架(9)为L形,其包括有竖部(26)与横部(27),所述竖部(26)的底部与移动架(8)连接,所述横部(27)的宽度小于竖部(26)的宽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提升机,包括有移动底座(1)、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3),所述第一支架(2)固定于移动底座(1),所述第二支架(3)沿高度方向滑动设置于第一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2)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电动伸缩杆(4),所述电动伸缩杆(4)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架(5),所述固定架(5)与第二支架(3)连接,所述固定架(5)的两侧设置有链轮(6),所述链轮(6)上设置有链条(7),所述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3)沿高度方向滑动设置有移动架(8),所述移动架(8)与链条(7)连接,所述移动架(8)上设置有叉架(9),所述移动底座(1)上设置有控制箱(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叉架(9)底部设置有抵接斜面(91),所述抵接斜面(91)远离第一支架(2)的一侧朝上倾斜,所述移动底座(1)上对应抵接斜面(91)设置有基座(11),所述基座(11)内沿电动伸缩杆(4)伸缩方向设置有抵接杆(111),所述抵接杆(111)与基座(11)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112),所述抵接杆(111)上横向设置有第一检测孔(113),所述基座(11)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检测孔(114),在所述弹簧(112)的作用下,两个所述第二检测孔(114)与第一检测孔(113)对齐,两个所述第二检测孔(114)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发射器与接收器,所述发射器与接收器组成对射式光电开关,所述对射式光电开关与控制箱(10)连接,所述控制箱(10)上设置有警示装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杆(111)的顶部为圆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孔(1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托戴杰挺谷适李步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