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抗菌苗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8234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34
本技术属于苗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抗菌苗床,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培育苗床,底板的顶部且位于培育苗床一侧设置有药箱,药箱的底部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管,底板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连接管连通的输送泵,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卷收组件,所述卷收组件上缠绕有输送管,底板位于卷收组件一侧设置有移动组件,移动组件上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顶部固定有液压缸;本技术能够便于对培育苗床进行杀菌药液的喷洒,省去了人工手动操作,比较省力方便,也提高了喷头的喷洒范围,使杀菌药液的喷洒比较全面,提高了对培育苗床杀菌效果,避免输送管影响安装板的正常移动,也避免输送管受到挤压或打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苗床,具体涉及一种水稻抗菌苗床


技术介绍

1、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广,产量高,在水稻育苗过程中需要用到苗床,水稻苗床是水稻育苗的场所,是保证秧苗健康成长的关键环节,苗床需要选择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地,并在育苗前进行精细整地和施肥,同时,为了防止病虫害,还需进行土壤消毒。

2、为了提高水稻的抗病性能,提高其生长速度,降低病害发生,需要对水稻苗床喷洒杀菌药液,来抵抗和避免病害的发生,在喷洒杀菌药液时,在移动喷洒位置时,还需要人工拖动输送管移动,来对整个苗床进行全面杀菌,工作人员来回拖动输送管移动比较麻烦和费力,杂乱的输送管容易影响工作人员的移动,还容易使输送管打结,降低了苗床杀菌的效率,也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抗菌苗床,能够便于对培育苗床进行杀菌药液的喷洒,省去了人工手动操作,比较省力方便,也提高了喷头的喷洒范围,使杀菌药液的喷洒比较全面,提高了对培育苗床杀菌效果,避免输送管影响安装板的正常移动,也避免输送管受到挤压或打结。

2、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3、一种水稻抗菌苗床,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培育苗床,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培育苗床一侧设置有药箱,所述药箱的底部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连接管连通的输送泵,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卷收组件,所述卷收组件上缠绕有输送管,所述底板位于卷收组件一侧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轴固定有空心安装杆,所述空心安装杆的顶部且位于培育苗床上方安装有多个喷头,所述空心安装杆的一侧贯通连接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另一端与输送管连接,所述输送管的另一端固定于安装板的外壁并与输送管连通。

4、进一步的,所述卷收组件包括底板位于输送泵一侧固定的两个固定耳,两个所述固定耳的外壁之间转动安装有卷收辊,所述卷收辊的一侧固定有第三转轴,且第三转轴与固定耳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延伸到固定耳外部的一端对应输送管开设有第一通槽,且输送管缠绕在卷收辊上的一端与第一通槽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得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第一通槽密封转动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底板的顶部且位于培育苗床一侧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固定有l型滑板,且l型滑板的顶部与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顶部对应移动槽固定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一侧设置有与l型滑板滑动连接的滑槽,所述保护罩的内部且位于移动槽两侧均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上均固定有链轮,两个所述链轮的外壁之间设置有链条,所述移动块的外壁对应链轮下方的链条贯通开设有第二通槽,且链条穿过第二通槽内,所述链条且位于链轮上与移动块固定。

6、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与其中一个第一转轴连接的电机,两个相互靠近的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带轮,两个所述第一带轮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皮带。

7、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罩的顶部靠近卷收辊一侧设置有限位环,且输送管穿过限位环内。

8、本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9、本技术设置的药箱和输送泵、配合上输送管、伸缩管和空心安装杆,使杀菌药液喷头喷出,便于对培育苗床进行杀菌药液的喷洒,省去了人工手动操作,比较省力方便,设置的移动组件,通过链轮和链条的配合带动移动块移动,可使喷头进行移动,提高了喷头的喷洒范围,使杀菌药液的喷洒比较全面,提高了对培育苗床杀菌效果,也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设置的卷收组件,便于通过卷收辊对输送管进行卷收和展开,配合上皮带和第一带轮的配合,可使卷收辊和安装板同步运行,当安装板朝向卷收辊移动时,卷收辊对输送管进行卷收,安装板远离卷收辊移动时,收辊对输送管进行伸展,避免输送管影响安装板的正常移动,也避免输送管受到挤压或打结,比较实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抗菌苗床,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培育苗床(2),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培育苗床(2)一侧设置有药箱(23),所述药箱(23)的底部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管(25),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连接管(25)连通的输送泵(24),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卷收组件,所述卷收组件上缠绕有输送管(16),所述底板(1)位于卷收组件一侧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上设置有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的顶部固定有液压缸(12),所述液压缸(12)的输出轴固定有空心安装杆(13),所述空心安装杆(13)的顶部且位于培育苗床(2)上方安装有多个喷头(14),所述空心安装杆(13)的一侧贯通连接有伸缩管(15),所述伸缩管(15)的另一端与输送管(16)连接,所述输送管(16)的另一端固定于安装板(11)的外壁并与输送管(16)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抗菌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收组件包括底板(1)位于输送泵(24)一侧固定的两个固定耳(17),两个所述固定耳(17)的外壁之间转动安装有卷收辊(18),所述卷收辊(18)的一侧固定有第三转轴(26),且第三转轴(26)与固定耳(17)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26)延伸到固定耳(17)外部的一端对应输送管(16)开设有第一通槽,且输送管(16)缠绕在卷收辊(18)上的一端与第一通槽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25)得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第一通槽密封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抗菌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培育苗床(2)一侧开设有移动槽(8),所述移动槽(8)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移动块(7),所述移动块(7)的一侧固定有L型滑板(10),且L型滑板(10)的顶部与安装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的顶部对应移动槽(8)固定有保护罩(3),所述保护罩(3)的一侧设置有与L型滑板(10)滑动连接的滑槽(9),所述保护罩(3)的内部且位于移动槽(8)两侧均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4)的外壁上均固定有链轮(5),两个所述链轮(5)的外壁之间设置有链条(6),所述移动块(7)的外壁对应链轮(5)下方的链条(6)贯通开设有第二通槽,且链条(6)穿过第二通槽内,所述链条(6)且位于链轮(5)上与移动块(7)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抗菌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与其中一个第一转轴(4)连接的电机(22),两个相互靠近的所述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19)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带轮(21),两个所述第一带轮(21)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皮带(2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稻抗菌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3)的顶部靠近卷收辊(18)一侧设置有限位环,且输送管(16)穿过限位环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抗菌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1)的顶部设置由与空心安装杆(13)滑动连接的导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抗菌苗床,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培育苗床(2),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培育苗床(2)一侧设置有药箱(23),所述药箱(23)的底部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管(25),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连接管(25)连通的输送泵(24),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卷收组件,所述卷收组件上缠绕有输送管(16),所述底板(1)位于卷收组件一侧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上设置有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的顶部固定有液压缸(12),所述液压缸(12)的输出轴固定有空心安装杆(13),所述空心安装杆(13)的顶部且位于培育苗床(2)上方安装有多个喷头(14),所述空心安装杆(13)的一侧贯通连接有伸缩管(15),所述伸缩管(15)的另一端与输送管(16)连接,所述输送管(16)的另一端固定于安装板(11)的外壁并与输送管(16)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抗菌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收组件包括底板(1)位于输送泵(24)一侧固定的两个固定耳(17),两个所述固定耳(17)的外壁之间转动安装有卷收辊(18),所述卷收辊(18)的一侧固定有第三转轴(26),且第三转轴(26)与固定耳(17)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26)延伸到固定耳(17)外部的一端对应输送管(16)开设有第一通槽,且输送管(16)缠绕在卷收辊(18)上的一端与第一通槽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25)得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第一通槽密封转动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蕴燕范灯塔张凤英
申请(专利权)人:西充县飞凤谷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