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光伏电缆绕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68133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34
本技术涉及绕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光伏电缆绕线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设置有电缆盘,电缆盘的表面缠绕有电缆本体;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绕线机构,绕线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于底板的顶部,固定板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该新型光伏电缆绕线装置,通过启动伺服电机带动传动滚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电缆盘进行转动将电缆缠绕至电缆盘的表面,同时启动电动滑套带动电缆本体进行左右移动,从而将电缆本体均匀缠绕至电缆盘的表面解决了因光伏电缆在缠绕过程中堆积在电缆盘单独一处或缠绕过于杂乱导致光伏电缆之间存在较大缝隙,造成每盘的电缆盘缠绕量不一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绕线装置,具体是一种新型光伏电缆绕线装置


技术介绍

1、光伏电缆作为光伏太阳能组件中重要部件,企业生产出光伏电缆后,电缆散落地面,影响整个车间环境,同时影响生产效率,当大量电缆杂乱堆积于车间内后,易影响工人们的行走,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

2、在对光伏电缆进行运输和收集时往往需要用到绕线装置,将光伏电缆缠绕至电缆盘表面,虽然现有的绕线装置技术具备将杂乱的光伏电缆缠绕至电缆盘的特点,但是现有的绕线装置结构简单,在将生产出的光伏电缆缠绕至电缆盘表面时,因缠绕位置移动不规律,可能导致光伏电缆在缠绕过程中堆积在电缆盘单独一处或缠绕过于杂乱导致光伏电缆之间存在较大缝隙,造成每盘的电缆盘缠绕量不一致的问题。

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新型光伏电缆绕线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将电缆均匀缠绕至电缆盘表面的缺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光伏电缆绕线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新型光伏电缆绕线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设置有电缆盘,电缆盘的表面缠绕有电缆本体;

4、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绕线机构,绕线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于底板的顶部,固定板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套,电动滑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u型板,电动滑套的顶部均活动连接有滚轴,滚轴的顶部活动连接于u型板内侧的底部,电缆本体活动连接于滚轴的内侧,底板的顶部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皮带轮,传动皮带轮的表面和活动连接有滑动皮带,底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内侧活动连接有传动滚轮,传动滚轮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从动皮带轮,传动皮带轮的内侧活动连接于从动皮带轮的表面。

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地方案:所述伺服电机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罩,固定罩底部的四周均活动连接有螺丝,螺丝的底部螺纹连接于底板的内侧。

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底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活动连接于电缆盘的内侧。

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底板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底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箱,固定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

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底板的顶部均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固定滑块,固定滑块的内侧活动连接有从动滚轮,固定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于伸缩杆的顶部。

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底板的前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支撑平台。

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技术通过启动伺服电机带动传动滚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电缆盘进行转动将电缆缠绕至电缆盘的表面,同时启动电动滑套带动电缆本体进行左右移动,从而将电缆本体均匀缠绕至电缆盘的表面,降低因光伏电缆在缠绕过程中堆积在电缆盘单独一处或缠绕过于杂乱导致光伏电缆之间存在较大缝隙,造成每盘的电缆盘缠绕量不一致的可能性。

13、2、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罩和螺丝,可以对伺服电机进行固定,防止伺服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晃动,导致电缆盘运行不稳定,通过设置支撑板和限位杆,可以对电缆盘进行限位防止电缆盘在转动过程中脱离传动滚轮和从动滚轮的表面,通过设置支撑腿和防滑垫,可以对底板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因地面不平导致底板发生晃动,通过设置伸缩杆,可以通过伸缩杆的延伸与收缩带动从动滚轮进行上下移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光伏电缆绕线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电缆盘(8),电缆盘(8)的表面缠绕有电缆本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光伏电缆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90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罩(14),固定罩(14)底部的四周均活动连接有螺丝(15),螺丝(15)的底部螺纹连接于底板(1)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光伏电缆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杆(11),限位杆(11)活动连接于电缆盘(8)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光伏电缆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3),支撑腿(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光伏电缆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箱(7),固定箱(7)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光伏电缆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均开设有滑槽(3),滑槽(3)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固定滑块(17),固定滑块(17)的内侧活动连接有从动滚轮(5),固定滑块(17)的底部固定连接于伸缩杆(16)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光伏电缆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前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限位块(4)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支撑平台(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光伏电缆绕线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电缆盘(8),电缆盘(8)的表面缠绕有电缆本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光伏电缆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90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罩(14),固定罩(14)底部的四周均活动连接有螺丝(15),螺丝(15)的底部螺纹连接于底板(1)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光伏电缆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杆(11),限位杆(11)活动连接于电缆盘(8)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光伏电缆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的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华李亮德刘生林沈家成唐黎吉虞张娴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国嘉导体技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