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人工晶状体制造技术_技高网

人工晶状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8117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34
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抑制白内障术后蓝视症,且通过促进视网膜视蛋白OPN5活性改善昼夜规律的人工晶状体。人工晶状体包括透光部,该透光部允许波长大于500nm的光以85%以上的透过率透过。透光部还允许波长范围在500nm到410nm的光透过,且在该波光范围内的光的透过率沿第一透过率曲线随波长减小而降低,且其中450nm的光的透过率为30‑60%。透光部还允许波长范围在410nm到390nm的光透过,且在该波长范围内的光的透过率沿第二透过率曲线随波长减小而降低,且该波长范围内的光的透过率为5‑20%。其中,第二透过率曲线的斜率小于第一透过率曲线的斜率,且第二透过率曲线的斜率小于0.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工晶状体,具体为一种用于抑制白内障术后蓝视症,且通过促进视网膜视蛋白opn5活性改善昼夜规律的人工晶状体。


技术介绍

1、人类的天然晶状体能够基本上阻挡紫外线(波长低于380nm)透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挡可见光的蓝紫色区域(波长在380nm-500nm的范围)的光线,以防止这些波长区域的光线引起光毒性。与此相反,通常用作人工晶状体材料的树脂和硅胶允许大部分可见光和紫外线波长区域的光线通过,因此在白内障手术后患者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如短波长光毒性导致的老年性视网膜病变(amd)或者整个视野呈蓝色的蓝视症。因此,许多人工晶状体都使用紫外线吸收剂或染料来阻挡波长光谱中蓝紫色区域的光线,使人工晶状体具有与天然晶状体相似的透光特性。

2、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发现人体的生理机能的运作远比原先所理解的要更为复杂,外界事物的细微变化都很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已有研究表明,蓝紫光照射可以影响人体的昼夜节律、清醒状态和睡眠质量。这是由于人类视网膜中的视蛋白opn5对蓝紫光特别敏感,并参与感光反应和信号传导。当视蛋白opn5受到蓝紫光的激活时,它会引发一系列的细胞信号传导,最终影响到生物钟中枢和褪黑激素的分泌。

3、因此,现有技术的人工晶状体,存在如何通过适当控制蓝紫色区域光线通过率,使得人工晶状体能够既降低光毒性又能够保障人体正常的昼夜规律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人工晶状体,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人工晶状体,可允许适当的蓝紫色区域的光线透过以促进视网膜视蛋白opn5活性的同时,也能够降低蓝紫色区域的光线辐射所造成的光毒性。

3、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4、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抑制白内障术后蓝视症,且通过促进视网膜视蛋白opn5活性改善昼夜规律的人工晶状体。人工晶状体包括透光部,该透光部允许波长大于500nm的光以85%以上的透过率透过。透光部还允许波长范围在500nm到410nm的光透过,且在该波光范围内的光的透过率沿第一透过率曲线随波长减小而降低,且其中450nm的光的透过率为30-60%。透光部还允许波长范围在410nm到390nm的光透过,且在该波长范围内的光的透过率沿第二透过率曲线随波长减小而降低,且该波长范围内的光的透过率为5-20%。其中,第二透过率曲线的斜率小于第一透过率曲线的斜率,且第二透过率曲线的斜率小于0.5。

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于人工晶状体的透光部允许波长大于500nm的光以85%以上的透过率透过,有利于提高透光部的视灵敏度,即使亮光下的视灵敏度的最大值在90%以上、黑暗中的视灵敏度的最大值在85%以上。通过使波长范围500nm到410nm的光的透过率随波长的减小而降低且450nm的光的透过率降低至30-60%的范围内,可避免该波长范围内的光过量地照射至视网膜,以降低蓝视症发生的可能性。通过使波长范围410nm到390nm的光的透过率随波长的减小而降低且该波长范围内的光的透过率为5-20%,可实现保留少量的、但足以激活视蛋白opn5的波长为400nm左右的光。

6、其中,透过率曲线的斜率,是指透过率曲线上两端点之间直线的斜率,反应了特定波长范围内透过率随波长变化的关系,或者说是反应了特定波长范围内透过率随波长减小而降低的速度。

7、由于第二透过率曲线的斜率较小且小于0.5,有利于使蓝紫色区域适当波长段的光线,以适当透过率透过以促进视网膜视蛋白opn5活性,改善人体的昼夜节律。同时由于第一透过率曲线的斜率较大,可进一步降低蓝紫色区域特定波长段的光线辐射所造成的光毒性。

8、较优地,第二透过率曲线上均匀分布的多个样本点的回归直线斜率,小于第一透过率曲线上均匀分布的多个样本点的回归直线斜率。

9、较优地,第二透过率曲线的特征曲线段上的任意点处切线的斜率,小于第一透过率曲线的特征曲线段上的任意点处切线的斜率。

10、较优地,第二透过率曲线的斜率至少小于0.2。

11、在专利技术优选技术方案提供的人工晶状体中,第一透过率曲线的斜率大于0.5。更优地,第一透过率曲线的斜率大于0.7。

12、根据该优选技术方案,通过使第一透过率曲线的斜率在0.5以上,更优地在0.7以上,有利于兼顾提高视灵敏度和降低蓝紫色区域的光线辐射所造成的光毒性。

13、在专利技术优选技术方案提供的人工晶状体中,透光部还允许波长范围在375nm到390nm的光透过,且在该波长范围内的光的透过率沿第四透过率曲线随波长减小而降低且375nm的光的透过率小于1%。并且,第二透过率曲线的斜率小于第四透过率曲线的斜率。通过使波长范围在375nm到390nm的光的透过率随着波长的减小而快速降低,并使375nm的光的透过率小于1%,较优地,使375nm的光的透过率趋近于0%,以实现降低光毒性的目的。

14、在专利技术优选技术方案提供的人工晶状体中,第一透过率曲线的斜率与第二透过率曲线的斜率的比值,至少大于3。更优地,第一透过率曲线的斜率与第二透过率曲线的斜率的比值,至少大于4。

15、在专利技术优选技术方案提供的人工晶状体中,第二透过率曲线上波长为400nm处切线的斜率为0。

16、在专利技术优选技术方案提供的人工晶状体中,透光部允许波长为400nm的光以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20%的透过率透过。

17、根据该较优技术方案,通过使第一透过率曲线的斜率与第二透过率曲线的斜率的比值至少大于3,更优地大于4,有利于提供足以激活视蛋白opn5的波长为在390nm到410nm范围内的光,同时避免靠近该特定波长范围的但对激活视蛋白opn5作用不大且容易引发蓝视症的光被过量地透过。

18、在专利技术优选技术方案提供的人工晶状体中,透光部由至少含有成分(a)、成分(b)和成分(c)的混合物聚合而成。成分(a)由至少具有苯基、苯氧基、烷基、聚醚基或其组合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构成。成分(b)由最大吸收波长小于380nm的聚合物单体构成。成分(c)由最大吸收波长落在380nm~420nm的范围内的聚合物单体构成。

19、在专利技术优选技术方案中的人工晶状体中,成分(b)的质量与成分(a)的质量的比值在1.0%~2.0%的范围内。更优地,成分(b)的质量与成分(a)的质量的比值在1.2%~1.8%的范围内。

20、在专利技术优选技术方案提供的人工晶状体中,成分(c)的质量与成分(a)的质量的比值在0.01%~0.04%的范围内。

21、在专利技术优选技术方案提供的人工晶状体中,成分(c)的质量与成分(a)的质量的比值在0.015%~0.025%的范围内。更优地,成分(c)的质量与成分(a)的质量的比值在0.02%~0.025%的范围内。

22、根据该优选技术方案,通过聚合两种最大吸收波长不同的聚合物单体,即成分(b)和成分(c),使聚合而成的透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抑制白内障术后蓝视症,且通过促进视网膜视蛋白OPN5活性改善昼夜规律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光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过率曲线的斜率与所述第二透过率曲线的斜率的比值,至少大于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过率曲线的斜率,至少小于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过率曲线上波长为400nm处切线的斜率为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允许波长为400nm的光以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20%的透过率透过。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由至少含有如下物质的混合物聚合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分(B)的质量与所述成分(A)的质量的比值在1.0%~2.0%的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分(C)的质量与所述成分(A)的质量的比值在0.01%~0.04%的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分(C)的质量与所述成分(A)的质量的比值在0.015%~0.025%的范围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抑制白内障术后蓝视症,且通过促进视网膜视蛋白opn5活性改善昼夜规律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光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过率曲线的斜率与所述第二透过率曲线的斜率的比值,至少大于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过率曲线的斜率,至少小于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过率曲线上波长为400nm处切线的斜率为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允许波长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甲斐元虎
申请(专利权)人:富螺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