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放射性样品转运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放射性样品转运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67874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放射性样品转运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工作箱,划分为过渡间和主空间;过渡间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处设置有第一密封门;主空间与过渡间之间设置有第二开口,主空间与运输机通道之间设置有箱室转运接口,箱室转运接口处设置有第二密封门;屏蔽容器,放置于过渡间内,适于对盛装有放射性样品的样品瓶进行容纳;移动机构,适于在取样时带动屏蔽容器从过渡间移动至主空间;夹取机构,适于将样品瓶夹取至输送机上;运输机,适于在第二密封门打开时将样品瓶搬离主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屏蔽容器内的样品瓶通过本转运装置转入箱室内,从而进行放射性样品分析,完成高放样品的转运,保证了人员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放射性样品转运,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样品转运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玻璃固化工艺过程中需要通过取送样分析为各工艺段的安全、可靠、有效运行提供必要参数。对于高、中放射性样品的分析,一般采用气动传输系统从取样点将样品瓶远距离传送到分析岗位进行分析,且设计专用的样品瓶用于在气动传输管道中往返运动,具有传输速度快、安全可靠的优点。

2、但是,对于一些长期遗留的需要分析的高放射性样品,现场条件无法配套设置取样装置和气动传输系统,需要采用人工转运操作,且其用来盛放样品的样品瓶已经固化,高放射性样品人工转运操作需要在屏蔽箱室内进行。采用人工转运的方式增加了操作人员受辐射的风险,放射性气氛的外溢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需要特殊设计用于长期遗留高放射性样品的转运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采用人工转运高放射性样品会增加操作人员受辐射的风险,及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放射性样品转运装置及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放射性样品转运装置,包括:

4、工作箱,所述工作箱划分为过渡间和主空间;所述过渡间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处设置有第一密封门;所述主空间与过渡间之间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主空间与运输机通道之间设置有箱室转运接口,所述箱室转运接口处设置有第二密封门;

5、屏蔽容器,所述屏蔽容器放置于过渡间内,所述屏蔽容器适于对盛装有放射性样品的样品瓶进行容纳;

6、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适于在取样时带动屏蔽容器从过渡间移动至主空间,并在取样后带动屏蔽容器从主空间移动至过渡间;

7、夹取机构,所述夹取机构适于在取样时将位于主空间内的屏蔽容器打开,并将样品瓶夹取至输送机上;

8、运输机,所述运输机适于在第二密封门打开时将样品瓶搬离主空间。

9、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开口处设置有第三密封门,所述第一密封门和第三密封门中的至少一道密封门处于密封状态,以使过渡间实现动态密封。

10、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屏蔽容器为内外双层结构,包括内层屏蔽容器和外层屏蔽容器;

11、所述内层屏蔽容器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密封盖和第一下筒体;

12、所述外层屏蔽容器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二密封盖和第二下筒体。

13、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密封盖与第一下筒体之间和/或第二密封盖与第二下筒体之间设置有屏蔽层。

14、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过渡间布置于主空间下方,所述移动机构为辅助吊装工具;所述第一密封盖和/或第二密封盖上设置有吊孔,所述吊孔适于连接辅助吊装工具。

15、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密封门为推拉式结构,所述第二密封门滑动装配于滑动轨道上,所述滑动轨道设置于主空间侧壁上。

16、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密封门包括:

17、门体,所述门体位于主空间内部的箱室转运接口处;

18、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门体靠近运输机通道的一端;

19、门体推动机构,所述门体推动机构包括定位板、十字操作杆、转动杆和连接筒,所述定位板滑动装配于连接于滑动轨道上,所述十字操作杆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连接筒与门体连接,所述转动杆穿过定位板并与连接筒螺纹配装;所述十字操作杆适于在转动时驱动连接筒及门体远离或靠近箱室转运接口,以控制密封圈是否对箱室转运接口进行密封。

20、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主空间内还设置有适于对取样后的屏蔽容器进行清洗的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

21、水槽,所述水槽适于放入屏蔽容器,所述水槽上设置有出水口;

22、固定喷头,所述固定喷头接入外部去离子水,所述固定喷头适于喷出去离子水;

23、压空管,所述压空管接入压缩空气,所述压空管适于喷出压缩空气。

24、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放射性样品转运装置还包括:

25、剂量检测仪表,所述剂量检测仪表设置于工作箱外部,所述剂量检测仪表适于对经清洗后的屏蔽容器进行剂量检测,以判断屏蔽容器是否能够转出工作箱。

26、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主空间与过渡间内分别独立设置有进排风系统。

27、一种放射性样品转运方法,所述方法基于所述的放射性样品转运装置进行,包括以下步骤:

28、打开工作箱的过渡间上的第一密封门,将盛装有样品瓶的屏蔽容器转进至过渡间;

29、通过移动机构带动屏蔽容器从过渡间移动至主空间;

30、通过夹取机构将屏蔽容器打开,并将样品瓶从屏蔽容器取出;

31、打开工作箱的主空间上的第二密封门,通过夹取机构将样品瓶放置到运输机上,通过运输机将样品瓶搬离主空间;

32、关闭工作箱的主空间上的第二密封门。

33、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打开工作箱的过渡间上的第一密封门时,所述第二密封门处于关闭状态;所述通过移动机构带动屏蔽容器从过渡间移动至主空间过程中,打开第二密封门,以使过渡间与主空间连通,所述第二密封门打开时,所述第一密封门处于关闭状态,以使过渡间实现动态密封;

34、和/或

35、所述通过移动机构带动屏蔽容器从过渡间移动至主空间,是将屏蔽容器中的内层屏蔽容器移动至主空间;

36、和/或

37、所述将样品瓶从屏蔽容器取出后,还包括对屏蔽容器进行清洗的步骤。

3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39、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放射性样品转运装置,通过吊装工具和机械手操作的方式,将屏蔽容器内的样品瓶通过本转运装置转入箱室内,从而进行放射性样品分析,并在转运装置内完成内层屏蔽容器的清洗且转出,完成高放样品的转运,保证了人员安全。

40、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放射性样品转运装置,可利用移动机构将盛装有样品瓶的屏蔽容器从过渡间搬运至主空间,并在屏蔽容器搬运至主空间后,可利用夹取机构将屏蔽容器打开,并将样品瓶夹取至输送机上,通过输送机将样品瓶输出,在放射性样品转运过程中,完全由移动机构、夹取机构自动进行,移动机构、夹取机构在操作时处于封闭的空间内,操作人员与工作箱完全隔离,能够避免放射性气氛的外溢,在实现高放样品的转运同时,还保证了人员安全。

4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放射性样品转运装置,第二开口处设置有第三密封门,不管何种工作状态,第一密封门和第三密封门中的至少一道密封门处于密封状态,以使过渡间实现动态密封,时刻保证红区和绿区的密封边界,保证人员安全。

4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放射性样品转运装置,双层布置的屏蔽容器能够对转运过程中的样品瓶进行有效保护,能够更加有效地避免放射性气氛外溢的现象发生。

43、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放射性样品转运装置,内层屏蔽容器的第一密封盖与第一下筒体外侧之间和/或外层屏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射性样品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性样品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处设置有第三密封门(9),所述第一密封门(2)和第三密封门(9)中的至少一道密封门处于密封状态,以使过渡间(1)实现动态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性样品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容器(3)为内外双层结构,包括内层屏蔽容器(31)和外层屏蔽容器(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放射性样品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盖与第一下筒体之间和/或第二密封盖与第二下筒体之间设置有屏蔽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放射性样品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间(1)布置于主空间(13)下方,所述移动机构为辅助吊装工具(10);所述第一密封盖和/或第二密封盖上设置有吊孔,所述吊孔适于连接辅助吊装工具(10)。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放射性样品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门(5)为推拉式结构,所述第二密封门(5)滑动装配于滑动轨道上,所述滑动轨道设置于主空间(13)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放射性样品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门(5)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放射性样品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空间(13)内还设置有适于对取样后的屏蔽容器(3)进行清洗的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放射性样品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性样品转运装置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放射性样品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空间(13)与过渡间(1)内分别独立设置有进排风系统。

11.一种放射性样品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放射性样品转运装置进行,包括以下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放射性样品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开工作箱的过渡间(1)上的第一密封门(2)时,所述第二密封门(5)处于关闭状态;所述通过移动机构带动屏蔽容器(3)从过渡间(1)移动至主空间(13)过程中,打开第二密封门(5),以使过渡间(1)与主空间(13)连通,所述第二密封门(5)打开时,所述第一密封门(2)处于关闭状态,以使过渡间(1)实现动态密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性样品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性样品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处设置有第三密封门(9),所述第一密封门(2)和第三密封门(9)中的至少一道密封门处于密封状态,以使过渡间(1)实现动态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性样品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容器(3)为内外双层结构,包括内层屏蔽容器(31)和外层屏蔽容器(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放射性样品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盖与第一下筒体之间和/或第二密封盖与第二下筒体之间设置有屏蔽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放射性样品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间(1)布置于主空间(13)下方,所述移动机构为辅助吊装工具(10);所述第一密封盖和/或第二密封盖上设置有吊孔,所述吊孔适于连接辅助吊装工具(10)。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放射性样品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门(5)为推拉式结构,所述第二密封门(5)滑动装配于滑动轨道上,所述滑动轨道设置于主空间(13)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宇菲房映彤窦远刘权卫张兆清陈靖赵雅平王志强李力杨菡王志恒李育蓉段其伟刘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