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简甦专利>正文

贯流式平面送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67796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贯流式平面送风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框架部件(23)若干台风机(30),风机(30)顺序安装在框架部件(23)上,框架部件(23)至少包括左墙板(26)和右墙板(27);风机(30)为贯流式风机,包括贯流叶轮(33),贯流叶轮(33)的两端直接或通过辅助构件安装在左墙板(26)和右墙板(27)上;或者风机(30)由机箱和内置机箱中的贯流叶轮(33)、导流器、稳定器和风道构成,贯流叶轮(33)通过机箱间接地安装在左墙板(26)和右墙板(27)上;形成平面送风吹扫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广泛应用于涂布机、复合机、印刷机、滚涂线、上胶机等薄带状物体加工设备,具有结构紧凑、灵活多变、高效节能的效果。(*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Cross flow type plane air supply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ubular air plane devic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comprising a frame member (23) of the typhoon machine (30), fan (30) mounted on the frame member sequence (23), a frame member (23) includes at least the left wall and the right wall (26) (27); the wind machine (30) to the cross flow fan, including cross flow impeller (33), a cross flow impeller (33) both directly or through the auxiliary components are installed on the left wall and the right wall (26) (27); or fan (30) comprises a chassis and chassis built cross flow impeller (33), deflector, stabilizer and air duct, cross flow impeller (33) through the chassis indirectly mounted on the left wall and the right wall (26) (27); the formation of plane air blowing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is widely applied to thin strip type object processing equipment, such as coating machines, composite machines, printing machines, roll coating lines, gluing machines, etc.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act structure, flexibility, high efficiency and energy sa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贯流式平面送风装置,适用于薄带状物体加工设备,可广泛 应用于涂布机、复合机、印刷机、滚涂线、上胶机等类似加工设备的预热、烘干、冷却系统中。 属于印刷、涂布等烘干设备

技术介绍
所述薄带状物体加工设备一般具有以下特征所加工产品(以下简称印品)是连 续行进的薄带状物体,如塑料薄膜、纸张、薄金属板等,一般采用收放卷机构实现连续行进, 并在行进的过程中连续加工。印品表面先利用设备的转移装置覆盖一层或多层物质,如油 墨、涂料、胶水等,而这些物质在转移到产品表面前出于溶解、稀释、分散的目的需要添加溶 剂、水或其它液体,在转移覆盖完成后,所加工产品必须通过设备的烘箱用热风将液体成分 蒸发为蒸汽带离。为保证转移覆盖的质量,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在转移覆盖前对印品预热;烘 干完成后,为防止印品收卷后收缩变形,需要在印品收卷前将印品温度冷却到环境温度。预热功能现行设备大多采用烘干装置来实现。现行的烘干装置采用外部送风加热 方式,体积庞大,预热效率低。图20为现行印刷机烘干设备烘箱结构示意图。图21为现行印刷机烘干设备热风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现行印刷机烘干设备由烘干装置10、热风装置40、连接风管、排风系统 组成。烘干装置10包括烘箱盖20、底座50、印品入口 03和印品出口 04。工作时,印品00经印品入口 03进入烘干装置10,在支承辊52滚动支撑下行进,烘 干后经印品出口 04离开。新鲜空气通过新风入口 01进入进风通道63,进风风门66可调整 进风量,进入进风通道63的空气经加热装置48加热和风机30加压及后通过出风通道68、 送气口 46、进气口 43进入烘箱盖内的进气腔11,经喷嘴34喷出吹扫连续行进印品00的表 面,迫使液体蒸发为蒸汽与空气混合后形成废气,废气经吸气管42进入排气腔12,再经排 气口 44、回气口 45回到热风装置40,部分经排风通道64从废气出口 02排放到大气中,部 分经回风通道69、回风风门67与进风通道63的新鲜空气混合,再经加热装置48加热和风 机30加压及后通过出风通道68、送气口 46、进气口 43进入烘箱盖内的进气腔11,从而减少 进入的新鲜空气量,降低加热空气的能耗。调节进风风门66与回风风门67可以改变进风、 回风的流量及相互比例。上述传统烘干设备结构复杂,由于要获得较高的喷气速度,风机30通常都采用高 压离心风机,导致进气腔承受较大的压力,需要采用较厚的钢板制作,进而导致体积庞大, 且气流吹扫行程短,气流量小,烘干效率低,进而制约设备运行速度的提升。由于气体同进 同出,只能采用单一的烘干温度,无法满足精细的烘干工艺要求,选择低烘干温度则烘干不 透,选择高烘干温度则容易出现表干现象,且能耗巨大。作为传统烘干设备的改进方案,中国技术专利CN201214303Y公开了一种全 自动循环干燥装置,包括新风进风口中设置有平衡风门,新风进风口通过一个三通管、混风箱与加热器连通,加热器的出口设置有一级风机,一级风机通过管道与一侧的烘箱连通,烘 箱的出口通过管道与二级风机连通,二级风机通过管道与二级烘箱连通,烘箱的出口通过 管道与另一个三通管连通,该三通管与废气排风口连通,废气排风口中设置有排废自动风 门,三通管还通过设置有循环自动风门的管道接回新风进风口 ;在后一个烘箱的出口设置 有LEL气体检测器。 虽然该技术在提升烘干性能、节能及安全方面具有明显的进步,但该设备存 在结构更加复杂庞大,且仅分为两级烘干,不能满足大多数烘干工艺的要求,实施应用的范 围窄等缺陷。对于印品的冷却过程,现行设备大多采用冷却辊进行冷却。其原理是印品与同步 旋转的冷却辊紧密接触并传热给冷却辊,用连续通过冷却辊的冷水吸收热量。冷却辊的优 点是传热系数大,冷却效率高,能保证印品冷却后的温度达到要求;但存在冷却装置复杂、 成本高昂,内部注水的冷却辊运行不稳定,与印品运行速度同步不良造成印品表面有擦痕 等缺点。也有现行部分要求不高的设备采用强制风冷的方式,使用风机驱动环境中空气吹 扫印品达到冷却的目的,其优点是装置简单,但存在换热系数低,对印品运行速度限制大, 冷却后温度仍高于环境温度,不能完全防止收缩变形;印品表面容易受到大量环境空气中 的粉尘污染等方面缺点。综上所述,现行送风装置具有以下缺点烘干气体同进同出,难以满足烘干工艺要 求。气流吹扫行程短,气流量小,烘干效率低,箱体过长,控制难度大。热量利用效率低,能 耗过大,运行费用高。风道复杂接口多,气体易泄漏,风机噪音大,环保性差。结构复杂、庞 大笨重、耗费大量钢材,制造成本高。安装运输麻烦、费用高,占用厂房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贯流式平面送风装置,的送风装置,具有结构 简单、短小轻薄、灵活多变的特点,适用于各种薄带状物体加工设备的预热、烘干、冷却系统 中,能够实现精细的烘干工艺,并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贯流式平面送风装置,其结构特点是1)包括框架部件和三台或三台以上贯流风机,所述贯流风机顺序安装在框架部件 上,框架部件至少包括左墙板和右墙板;2)风机为贯流式风机,主要包括贯流叶轮,贯流叶轮的两端直接或通过辅助构件 安装在左墙板和右墙板上;或者贯流风机由机箱和内置机箱中的贯流叶轮、导流器、稳定器 和风道构成,所述贯流叶轮通过机箱间接地安装在左墙板和右墙板上;3)所述贯流式风机顺序排列的总长度小于或等于贯流叶轮的直径D乘以风机台 数的五倍。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框架部件与各种烘干系统固定连接,或者通过框架部件嵌 入到各种烘干系统中,形成平面送风吹扫结构。在送风装置中设置的风机30的数量可根据 使用对象的特性增减,但少于三台则烘干效果相对于传统烘箱的改善不明显。风机的间距 大可以获得较长的吹扫距离,但由于气体会向两侧流出,远端气流减弱且不均勻,气流与印 品间的换热系数急剧下降,所以风机排列队列的总长度L小于5ND(即5XNXD)为好。所述送风装置可以通过框架部件与各种烘干系统固定连接,还可以嵌入到各种烘 干系统中实现平面送风吹扫功能。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案是所述框架部件包括相互平行的左墙板、右墙板,以 及连接固定左墙板和右墙板的前横梁、后横梁;所述框架部件可以是整体铸造的一体结构, 也可以由分立的前横梁、后横梁、左墙板、右墙板组装而成;前横梁、后横梁、左墙板、右墙板 可以是单一部件,也可以由多个零部件组装而成。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案是将风机与框架部件融为一体、构成一体结构的送 风装置;所述风机还包括导流板、稳流板,所述导流板、稳流板的两端直接或通过辅助构件 安装在左墙板和右墙板上。风机的工作原理是设置于导流板与稳流板之间的叶轮在风机电机的带动下顺时 针旋转,导流板距叶轮的最近点与稳流板距叶轮的最近点之间形成分界线,将叶轮划分为 高压侧与低压侧。叶轮将低压侧进风通道、回风通道的空气吸入,在高压侧沿导流板的流线 曲面由出风通道送出,稳流板起到稳定叶轮涡流和引导气流方向的作用(参见图2)。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案是所述贯流叶轮包括扇叶、转轴、轴承,轴承安装左 墙板和右墙板上,贯流叶轮通过将转轴穿过轴承安装左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贯流式平面送风装置,其特征是:1)包括框架部件(23)和三台或三台以上风机(30),所述风机(30)顺序安装在框架部件(23)上,框架部件(23)至少包括左墙板(26)和右墙板(27);2)所述风机(30)为贯流式风机,主要包括贯流叶轮(33),贯流叶轮(33)的两端直接或通过辅助构件安装在左墙板(26)和右墙板(27)上;或者风机(30)由机箱和内置机箱中的贯流叶轮(33)、导流器、稳定器和风道构成,所述贯流叶轮(33)通过机箱间接地安装在左墙板(26)和右墙板(27)上;3)所述贯流式风机顺序排列的总长度小于或等于贯流叶轮(33)的直径D乘以风机台数的五倍。

【技术特征摘要】
贯流式平面送风装置,其特征是1)包括框架部件(23)和三台或三台以上风机(30),所述风机(30)顺序安装在框架部件(23)上,框架部件(23)至少包括左墙板(26)和右墙板(27);2)所述风机(30)为贯流式风机,主要包括贯流叶轮(33),贯流叶轮(33)的两端直接或通过辅助构件安装在左墙板(26)和右墙板(27)上;或者风机(30)由机箱和内置机箱中的贯流叶轮(33)、导流器、稳定器和风道构成,所述贯流叶轮(33)通过机箱间接地安装在左墙板(26)和右墙板(27)上;3)所述贯流式风机顺序排列的总长度小于或等于贯流叶轮(33)的直径D乘以风机台数的五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流式平面送风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框架部件(23)包括 相互平行的左墙板(26)、右墙板(27),以及连接固定左墙板(26)和右墙板(27)的前横梁 (24)、后横梁(25);所述框架部件(23)是整体铸造的一体结构,或者由分立的前横梁(24)、 后横梁(25)、左墙板(26)、右墙板(27)组装而成;前横梁(24)、后横梁(25)、左墙板(26)、 右墙板(27)是单一部件,或者由多个零部件组装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流式平面送风装置,其特征是将风机(30)与框架部 件(23)融为一体、构成一体结构的送风装置;所述风机(30)还包括导流板(31)、稳流板(32),所述导流板(31)、稳流板(32)的两端直接或通过辅助构件安装在左墙板(26)和右墙 板(27)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流式平面送风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贯流叶轮(33)包括扇 叶(33a)、转轴(33b)、轴承(33c),轴承(33c)安装左墙板(26)和右墙板(27)上,贯流叶轮(33)将转轴(33b)穿过轴承(33c)安装左墙板(26)和右墙板(27)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流式平面送风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甦
申请(专利权)人:简甦广东华南家电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