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抗洪堤坝护岸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抗洪堤坝护岸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67708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洪堤坝护岸施工方法,沿水体的水流纵向,在水路一侧分段施作钢板桩,相邻的钢板桩之间通过钢板桩接头连接固定构成整体结构,钢板桩插入不透水地层中;以各钢板桩的分段范围为单元,在每个钢板桩的外围区域施作临时挡墙单元体,即将钢板桩布置在临时挡墙单元体的范围内,若干临时挡墙单元体沿水流纵向连续布置,将临时挡墙单元体通过土层锚杆固定,临时挡墙单元体的柔性网片与钢板桩接头连接;在临时挡墙单元体与钢板桩之间填筑封堵体,填土与钢板桩构成防渗夹心墙,其中土体用于抵抗水体冲击,钢板桩用于防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采用堤坝单元结构拼装组成应急临时堤坝,堤坝铺设方案可以根据需求灵活,并且留有补强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基处理工程,尤其是一种抗洪堤坝护岸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水利工程是为应对水害和利用水资源而建,当出现降雨量较大,上游堤坝决堤,或新建紧急行洪通道,保护重点区域不受洪水影响,可以快速修建的应急临时堤坝是重要的水利设施。

2、现有应急临时堤坝,采用土石坝方案时是通过增加填筑砂土自重实现抗洪功能,但是常规砂土堆积角较小,砂土用量大,并且临时堆土抗渗能力较差,容易出现渗流缺陷。在采用预制结构拼装成临时堤坝时,预制结构强度往往较低,在水流冲击力较大,或者洪水中携带大块砾石、垃圾时,容易发生破坏,并且不易修补。现有应急临时堤坝建设完成后,难以再继续保持高质量的增建、补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抗洪堤坝护岸施工方法,采用堤坝单元结构拼装组成应急临时堤坝,通过钢板桩和填土的组合使用,保证防洪效果,同时堤坝铺设方案可以根据需求灵活,并且留有补强空间,以便于应急情况下的快速施工。

2、本专利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3、一种抗洪堤坝护岸施工方法,用于在水路一侧设立应力临时堤坝,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

4、沿水体的水流纵向,在水路一侧分段施作钢板桩,相邻的所述钢板桩之间通过钢板桩接头连接固定构成整体结构,所述钢板桩插入不透水地层中;

5、以各所述钢板桩的分段范围为单元,在每个钢板桩的外围区域施作临时挡墙单元体,即将钢板桩布置在所述临时挡墙单元体的范围内,若干所述临时挡墙单元体沿水流纵向连续布置,将所述临时挡墙单元体通过土层锚杆固定,所述临时挡墙单元体的柔性网片与所述钢板桩接头连接;

6、在所述临时挡墙单元体与所述钢板桩之间填筑封堵体,所述填土与所述钢板桩构成防渗夹心墙,其中所述土体用于抵抗水体冲击,所述钢板桩用于防渗。

7、当水体的冲击力增加时,在所述临时挡墙单元体内临水一侧的封堵体内插入加强型钢和/或在所述临时挡墙单元体的背水一侧额外施作一排或多排所述临时挡墙单元体以及所述钢板桩。

8、当水体的水位上升时,在所述临时挡墙单元体的上方新增施作与所述水体的水位上升高度相匹配的一层或多层临时挡墙单元体,同时在新增施作的所述临时挡墙单元体内施作所述钢板桩。

9、拆除时,待所述封堵体自行排水固结,后拔除钢板桩、加强型钢,拆除临时挡墙单元,移运所述封堵体或将其摊铺压平整平地面。

10、在所述临时挡墙单元体的范围内,布设两排或两排以上的所述钢板桩,各排所述钢板桩之间沿水体的水流横向间隔布置。

11、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

12、1)采用堤坝单元结构拼装组成应急临时堤坝,堤坝铺设方案可以根据需求灵活,并且留有补强空间。

13、2)堤坝单元结构组成构件多使用标准件;采用工厂预制和现场拼装相互结合的形式,契合应急临时堤坝的使用场景。

14、3)采用钢板桩作为堤坝防渗体,解决抗渗流问题,并可根据不同的地层分布采用不同长度的钢板桩规格。

15、4)堤坝单元结构内的填筑土既可以作为防洪的主体,也是作为钢板桩防渗体的保护层,减弱水流冲击破坏。

16、5)堤坝单元结构组成的应急临时堤坝比一般的土石坝更省空间,可以节约填筑材料,预留的过水断面比一般土石坝更大。

17、6)堤坝单元结构均采用可以回收材料,可以重复使用,契合应急临时堤坝的使用需求。

18、7)应急临时堤坝在使用时可以方便的增加单元结构,实现加厚、加高堤坝的需求;可以增加抗冲击工字钢或h型钢,加强堤坝抗冲击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洪堤坝护岸施工方法,用于在水路一侧设立应力临时堤坝,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洪堤坝护岸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水体的冲击力增加时,在所述临时挡墙单元体内临水一侧的封堵体内插入加强型钢和/或在所述临时挡墙单元体的背水一侧额外施作一排或多排所述临时挡墙单元体以及所述钢板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洪堤坝护岸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水体的水位上升时,在所述临时挡墙单元体的上方新增施作与所述水体的水位上升高度相匹配的一层或多层临时挡墙单元体,同时在新增施作的所述临时挡墙单元体内施作所述钢板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洪堤坝护岸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拆除时,待所述封堵体自行排水固结,后拔除钢板桩、加强型钢,拆除临时挡墙单元,移运所述封堵体或将其摊铺压平整平地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洪堤坝护岸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临时挡墙单元体的范围内,布设两排或两排以上的所述钢板桩,各排所述钢板桩之间沿水体的水流横向间隔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洪堤坝护岸施工方法,用于在水路一侧设立应力临时堤坝,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洪堤坝护岸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水体的冲击力增加时,在所述临时挡墙单元体内临水一侧的封堵体内插入加强型钢和/或在所述临时挡墙单元体的背水一侧额外施作一排或多排所述临时挡墙单元体以及所述钢板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洪堤坝护岸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水体的水位上升时,在所述临时挡墙单元体的上方新增施作与所述水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耀李逸涛周萌陈伟明曹佳伟崔辰秋冯宝才杨剑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