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非真空下引铜镍钴硅合金铸锭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非真空下引铜镍钴硅合金铸锭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67689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有色金属合金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非真空下引铜镍钴硅合金铸锭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S1、制备复合CuCo<subgt;50</subgt;中间合金,S2、制备铜镍钴硅合金;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合金中的(Ni+Co)<subgt;2</subgt;Si颗粒在适当的尺寸和间距范围内可以形成有序的微观结构,有助于提高合金的晶体组织结构和相互作用,从而改善合金的性能和稳定性,较小的颗粒直径范围和适当的颗粒间距范围,可以促进(Ni+Co)<subgt;2</subgt;Si颗粒的均匀分布在Cu合金基体中,有助于优化合金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耐磨性能,提高导电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可以制备出高强度、电导性能优良的非真空下的引铜镍钴硅合金铸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色金属合金制备,具体是涉及一种非真空下引铜镍钴硅合金铸锭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这个时代的核心是集成电路,又称为ic产业。集成电路由芯片、引线框架、塑封三部份组成,其中引线框架的作用是导电、散热、联接外部电路,因此要求制作引线框架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导电、良好的冲压和蚀刻性能。目前全世界百分之八十的引线框架使用铜合金高精带材制作,据不完全统计,引线框架合金约77种,按合金系划分主要有铜-铁-磷、铜-镍-硅、铜-铬-锆三大系列,按着性能可分为高导电、高强度、中强中导等系列,引线框架用高精铜带已成为所有带材的代表,引领着带材发展方向,目前国内外现代生产方法是大锭热轧-高精冷轧法。

2、

3、铜镍硅钴合金是高性能弹性铜合金,具有优异弹性的同时又兼顾高的强度、中等的导电导热性能和优异高温性能的合金。该合金材料主要用作电力电子、交通运输、手机、电工、航空宇航等行业中的引线框架、弹性接插件、弹性元器件、汽车连接器、传感器、导电桥等材料,已经成为近些年来铜加工行业的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非真空下引铜镍钴硅合金铸锭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s1、制备复合cuco50中间合金

3、s1-1、按质量百分比计,将48~50%的cu元素和余量的co元素称料后混合,装入坩埚内,通入循环冷却水,依次打开机械泵和罗茨泵抽真空;

4、s1-2、制备熔融物;

5、s1-3、降熔炼炉功率至40±5kw,保持20~30s,采用水冷铜模对熔融物进行浇铸,浇铸时间控制在50~70s;浇铸完成后,关闭加热,冷却30~40min后出炉,得到cuco50中间合金;

6、s2、制备铜镍钴硅合金

7、s2-1、主料的配料:

8、按质量百分比计,将0.5~3%的ni元素、0.5~3%的co元素,0.25~1.5%的si元素、0.05~0.2%的cr元素、0.01~0.1%的fe元素、0.03~0.05%的稀土、0.02~0.07wt.%的la以及余量的cu元素;

9、s2-2、将配好的主料装炉,在450~65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烤,时间为1~30h,在升温熔化过程中,在炉口进行气体保护;待主料完全熔化时,再加入占主料和配料总重的0.5~2%的cucr10中间合金、0.02~0.2%的cufe50中间合金

10、s2-3、均匀升温至1200~1300℃开始除气,过程依次为:氩气除气、cumg合金脱氧,总除气时间为40~70min,出炉前14~16min,再加入配料总重的1~7.5%cusi20中间合金,出炉前4~6min,再加入配料总重的0.02~0.07%稀土,得到熔体;

11、s2-4、将熔体进行后期处理后得到合金铸锭。

12、说明:本方法无需真空设备降低了制备成本,通过控制浇铸温度和时间,可以获得均匀的铸态结构,并确保合金中的(ni+co)2si化合物颗粒钉扎在位错线相交处。这种结构有助于提高合金的强度和耐磨性能。

13、进一步地,步骤s1-2所述制备熔融物的制备方法为:当炉内真空度抽至p≤10pa时,加热升温,将功率升至20±2kw,保温5min,随后将功率升至40±2kw,保温5min,最后将功率升至60±2kw保持至坩埚内原料开始熔化时,降功率至20kw以下;打开充氩气阀,向炉体内充入高纯氩气,炉内压力升至-0.08mpa时,关闭充氩阀,升功率至60kw,保持功率精炼3min,得到熔融物。

14、说明:通过逐渐升功率的方式,使熔融过程更加平稳,避免温度梯度过大和剧烈的热冲击,有利于坩埚内原料的均匀熔化和合金的质量控制。在坩埚内原料开始熔化后降低功率至20kw以下,可以减少过度加热和能量浪费,同时有助于控制熔融温度,避免过热导致合金性能的损坏。在充氩气保护下,将功率升至60kw进行精炼,有助于提高合金的纯度和均匀性,进一步优化合金的结构和性能。

1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co元素以复合cuco50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步骤s2-1所述si元素以cusi20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cr元素以cucr10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fe元素cufe50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cu元素采用电解铜板的形式加入;ni元素采用镍板的形式加入;稀土为铈、钇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组合而成。

16、说明:通过使用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不同元素,可以简化操作步骤,方便控制每种元素的加入量和混合均匀度。中间合金可以提供相对稳定的合金成分,便于计量和控制,可以将不同元素中的杂质控制在较低水平。中间合金的制备过程可以去除或稀释一些杂质,从而得到更纯净的合金,可以提高元素的反应性和可溶性,促进元素之间的化学反应,有助于形成所需的合金相。

1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4中的后期处理包括浇注、铸造和冷却;所述浇注方法为:将流槽使用燃气预烘烤,烘烤温度为200~500℃,烘烤时间为0.5~1h,保证引流管中心、结晶器中心及引拉头中心保证一致,出炉温度控制在1350~1370℃,将熔体倒入流槽后及时打开燃气保护溜槽及炉口,保证溜槽内液面平稳,流槽温度控制在1240~1280℃,得到熔体。

18、说明:浇铸温度过高,则铸锭内温度梯度大,热应力增大,热裂纹倾向增大,同时液穴壁变薄,容易产生宽面裂纹;温度过低则熔体粘度大,流动性降低,易产生冷隔、夹渣等缺陷。

1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4中的铸造方法为:将熔体导入结晶器,结晶器使用色素炭黑覆盖,密封底部出水孔,当熔体流入结晶器的70~80%时,开启下引速度按钮,铸造速度由5mm/min从低至高缓慢升高至40mm/min保持,铸造过程采用振动铸造,振动频率30~50次/分钟,铸造稳定时保证结晶器内铜水液面距结晶器顶部3~5mm,及时清理结晶器内浮渣,得到铸坯。

20、说明:色素炭黑的使用可以帮助减少结晶器内的氧气接触,从而减少氧化反应,有助于得到更纯净的铸坯。从低至高缓慢升高铸造速度有助于减小铸坯表面的缺陷和内部应力,提高铸坯的质量和力学性能。振动铸造可以促进熔体中的气泡脱出,减少气孔的形成,提高结晶器内的流动性,进一步改善铸坯的致密性和均匀性。保持铜水液面距离结晶器顶部一定距离,有利于控制结晶器内的铜水流动,确保铸造过程的稳定性。及时清理结晶器内的浮渣可以避免其污染铸坯,保证铸坯质量。

2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4中的冷却方法为:将结晶器水冷,冷却水温保持20~30℃,将冷却后的铸坯拔出,对其表面喷洒水雾,进行二次冷却,待铸坯完全凝固后,关闭冷却水,得到合金铸锭。

22、说明:水雾大小须保证铸锭从白亮将至暗红,不可直接冷至室温。当熔炼炉坩埚内熔体量较少时,调节下引速度减小直至停止。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4、本专利技术利用合金中的(ni+co)2s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真空下引铜镍钴硅合金铸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真空下引铜镍钴硅合金铸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所述制备熔融物的制备方法为:当炉内真空度抽至P≤10Pa时,加热升温,将功率升至20±2KW,保温5min,随后将功率升至40±2KW,保温5min,最后将功率升至60±2KW保持至坩埚内原料开始熔化时,降功率至20KW以下;打开充氩气阀,向炉体内充入高纯氩气,炉内压力升至-0.08Mpa时,关闭充氩阀,升功率至60KW,保持功率精炼3min,得到熔融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真空下引铜镍钴硅合金铸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余量的Co元素以复合CuCo50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步骤S2-1所述Si元素以CuSi20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Cr元素以CuCr10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Fe元素CuFe50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Cu元素采用电解铜板的形式加入;Ni元素采用镍板的形式加入;稀土为铈、钇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组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真空下引铜镍钴硅合金铸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4中的后期处理包括浇注、铸造和冷却;所述浇注方法为:将流槽使用燃气预烘烤,烘烤温度为200~500℃,烘烤时间为0.5~1h,保证引流管中心、结晶器中心及引拉头中心一致,出炉温度控制在1350~1370℃,将熔体倒入流槽后及时打开燃气保护溜槽及炉口,保证溜槽内液面平稳,流槽温度控制在1240~1280℃,得到熔体。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非真空下引铜镍钴硅合金铸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4中的铸造方法为:将熔体导入结晶器,结晶器使用色素炭黑覆盖,密封底部出水孔,当熔体流入结晶器的70~80%时,开启下引速度按钮,铸造速度由5mm/min从低至高缓慢升高至40mm/min保持,铸造过程采用振动铸造,振动频率30~50次/分钟,铸造稳定时保证结晶器内铜水液面距结晶器顶部3~5mm,及时清理结晶器内浮渣,得到铸坯。

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非真空下引铜镍钴硅合金铸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4中的冷却方法为:将结晶器水冷,冷却水温保持20~30℃,将冷却后的铸坯拔出,对其表面喷洒水雾,进行二次冷却,待铸坯完全凝固后,关闭冷却水,得到合金铸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真空下引铜镍钴硅合金铸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4中的后期处理包括浇注、铸造和冷却;所述浇注方法为:将流槽使用燃气预烘烤,烘烤温度为200~500℃,烘烤时间为0.5~1h,保证引流管中心、结晶器中心及引拉头中心一致,出炉温度控制在1350~1370℃,将熔体倒入流槽后及时打开燃气保护溜槽及炉口,保证溜槽内液面平稳,流槽温度控制在1240~1280℃,得到熔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真空下引铜镍钴硅合金铸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真空下引铜镍钴硅合金铸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所述制备熔融物的制备方法为:当炉内真空度抽至p≤10pa时,加热升温,将功率升至20±2kw,保温5min,随后将功率升至40±2kw,保温5min,最后将功率升至60±2kw保持至坩埚内原料开始熔化时,降功率至20kw以下;打开充氩气阀,向炉体内充入高纯氩气,炉内压力升至-0.08mpa时,关闭充氩阀,升功率至60kw,保持功率精炼3min,得到熔融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真空下引铜镍钴硅合金铸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余量的co元素以复合cuco50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步骤s2-1所述si元素以cusi20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cr元素以cucr10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fe元素cufe50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cu元素采用电解铜板的形式加入;ni元素采用镍板的形式加入;稀土为铈、钇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组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真空下引铜镍钴硅合金铸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4中的后期处理包括浇注、铸造和冷却;所述浇注方法为:将流槽使用燃气预烘烤,烘烤温度为200~500℃,烘烤时间为0.5~1h,保证引流管中心、结晶器中心及引拉头中心一致,出炉温度控制在135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东松孙君鹏高斌梁相博耿社虎刘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斯瑞扶风先进铜合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