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核电燃料元件包壳管结合力检测工装制造技术_技高网

核电燃料元件包壳管结合力检测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7618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31
本公开属于核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燃料元件包壳管结合力检测工装。所述工装包括:底座和上冲头;所述底座中心位置沿轴向开设通孔,待检测的包壳管的外壁碳硅层与通孔内壁过盈配合;所述上冲头主体为柱状结构,所述主体顶端具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台阶部;所述主体的下端外壁与所述包壳管的内壁金属和环氧树脂层过盈配合。通过本公开的核电燃料元件包壳管结合力检测工装,能够方便快捷的对SiC/SiC‑Zr复合材料包壳管进行结合力检测,利用试验机测得它的结合力情况。同时保证检测过程能够复原,实现比对检测,保证检测方法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核电,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燃料元件包壳管结合力检测工装


技术介绍

1、新型燃料元件碳化硅纤维编织强化陶瓷复合材料管材和检测属于国际先进、国内第一次针对该类产品的研究,因此目前国内外没有方法可借鉴。在新型燃料元件中,包壳管是最重要的部件,而sic/sic-zr复合材料包壳管就是组成包壳管的最基本单元。碳化硅是共价键性极强的化合物,与金属材料相比具有弹性模量大的特点,在室温下拉伸或弯曲,均不产生塑性变形,呈脆性断裂特性。sic层与zr合金层经过浸渍裂解或气相沉积处理后形成冶金结合,其层间结合力直接影响其几何完整性与安全性,因此有必要专利技术相关工装夹具对其进行有效的结合力性能检测。相关技术中,没有相关工装或方法能实现sic/sic-zr复合材料包壳管中sic层与zr合金层之间结合力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核电燃料元件包壳管结合力检测工装。

2、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核电燃料元件包壳管结合力检测工装,所述工装包括:底座和上冲头;

3、所述底座中心位置沿轴向开设通孔,待检测的包壳管的外壁碳硅层与通孔内壁过盈配合;

4、所述上冲头主体为柱状结构,所述主体顶端具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台阶部;

5、所述主体的下端外壁与所述包壳管的内壁金属和环氧树脂层过盈配合。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冲头的主体按照由上之下的顺序划分为上段部分和下段部分,上段部分和下段部分均为柱状结构,上段部分的直径大于下段部分,下段部分的外壁与所述包壳管的内壁过盈配合。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下段部分的直径介于7.98-8mm,所述上段部分的直径介于8.98-9mm。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下段部分的高度为10mm,所述上段部分的高度为50mm。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台阶部为柱状。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台阶部的直径为50mm,高度为10mm。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座通孔的内径介于8.98-9mm,所述底座的直径为50mm。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核电燃料元件包壳管结合力检测:

13、步骤1,将待检测的包壳管上端面和下端面磨平;

14、步骤2,使上冲头的下端外侧与所述包壳管内侧金属和环氧树脂层过盈配合,使支撑块的通孔与包壳管外侧碳硅层过盈配合;

15、步骤3,支撑块固定在测试平台上,向上冲头施加向下的力使上冲头向下运动,采集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剪切力,将采集到的最大剪切力与所述包壳管高度之商作为所述包壳管单位长度上的剪切力。

16、本公开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公开的核电燃料元件包壳管结合力检测工装,能够方便快捷的对sic/sic-zr复合材料包壳管进行结合力检测,利用试验机测得它的结合力情况。同时保证检测过程能够复原,实现比对检测,保证检测方法的准确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电燃料元件包壳管结合力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包括:底座和上冲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冲头的主体按照由上之下的顺序划分为上段部分和下段部分,上段部分和下段部分均为柱状结构,上段部分的直径大于下段部分,下段部分的外壁与所述包壳管的内壁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段部分的直径介于7.98-8mm,所述上段部分的直径介于8.98-9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段部分的高度为10mm,所述上段部分的高度为5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部为柱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部的直径为50mm,高度为1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通孔的内径介于8.98-9mm,所述底座的直径为50mm。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核电燃料元件包壳管结合力检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燃料元件包壳管结合力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包括:底座和上冲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冲头的主体按照由上之下的顺序划分为上段部分和下段部分,上段部分和下段部分均为柱状结构,上段部分的直径大于下段部分,下段部分的外壁与所述包壳管的内壁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段部分的直径介于7.98-8mm,所述上段部分的直径介于8.98-9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装,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一鸣申俊华刘洋史文兰王佳晨孟莹许娟张洪伟赵宏博杨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