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服务器两相液冷散热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服务器两相液冷散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67478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服务器两相液冷散热系统,其中,多个两相液冷子系统与机柜内的上下多层服务器一一对应匹配;每个两相液冷子系统包括液冷板、冷凝器、气管和液管,液冷板水平贴在服务器上,冷凝器的位置高于液冷板的位置,气管和液管均为重力式热管且均连接在液冷板和冷凝器之间,以形成制冷剂自驱动循环回路;多冷源换热器用于对多个两相液冷子系统的冷凝器进行冷却。本发明专利技术散热高效、可靠安全,系统简单,成本低且易于维护,适用于高密度服务器机柜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服务器散热设计,具体涉及一种服务器两相液冷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1、在当今的信息技术时代,数据中心的能效和散热成为了关键问题。随着服务器性能的不断提升和计算需求的日益增长,服务器密度也随之增加。传统空气冷却系统在处理高密度服务器机柜的散热时面临重大挑战,且空气冷却系统的能效相对较低,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与传统的空气冷却相比,液体冷却技术能够提供更高的热传导效率,更快地从服务器中带走热量,尤其是两相液冷系统,它通过利用相变工质在蒸发和冷凝过程中的相变潜热,进一步提升了散热性能,展现出对抗高温挑战的潜力。然而,现有的两相液冷技术在应用于高密度服务器机柜时,仍面临着一些设计和实施上的挑战,如系统的复杂性、成本高、维护困难以及在特定环境中的适应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服务器两相液冷散热系统,散热高效、可靠安全,系统简单,成本低且易于维护,适用于高密度服务器机柜散热。

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服务器两相液冷散热系统,包括:

3、多个两相液冷子系统,多个所述两相液冷子系统与机柜内的上下多层服务器一一对应匹配;每个所述两相液冷子系统包括液冷板、冷凝器、气管和液管,所述液冷板水平贴在所述服务器上,所述液冷板内设有多个制冷剂流通槽道,所述冷凝器的位置高于所述液冷板的位置,所述气管和所述液管均为重力式热管且均连接在所述液冷板和所述冷凝器之间,以形成制冷剂自驱动循环回路,其中,所述液冷板内的液态制冷剂吸收对应的所述服务器热量后蒸发成气态制冷剂,所述液冷板处的气态制冷剂经过所述气管进入所述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将气态制冷剂冷凝成液态制冷剂,所述冷凝器处的液态制冷剂经所述液管并利用自身重力作用进入所述液冷板内;

4、多冷源换热器,所述多冷源换热器用于对多个所述两相液冷子系统的所述冷凝器进行冷却。

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服务器两相液冷散热系统,在每个两相液冷子系统中,通过将液冷板直接置于对应层的服务器上,以吸收并传递热量,通过利用重力式热管的原理,液态制冷剂在液冷板内沸腾蒸发后变成气态制冷剂,气态制冷剂自发地上升至冷凝器,在冷凝器中释放热量并冷凝成液态制冷剂,最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回液冷板,完成制冷循环,而冷凝器的热量通过多冷源换热器带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服务器两相液冷散热系统的核心在于无动力泵驱动机制,直接将液冷板置于服务器上,如服务器cpu表面上,利用重力式热管原理,实现高效的热量传递与散热,同时通过分级冷凝器和多冷源换热器设计,显著提高系统的热交换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服务器两相液冷散热系统具有如下的优势:(1)能有效降低服务器工作温度,提升数据中心的整体能效;(2)制冷剂循环不需要外部泵驱动,气管和液管采用重力式热管能实现制冷剂自驱动,能降低系统自身能耗,减少环境影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3)没有水进入机房,提升了服务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4)系统简单,成本低,可靠安全和易于维护。综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服务器两相液冷散热系统能满足目前高密度数据中心对散热技术的高标准要求,适用于高密度服务器散热。

7、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同一层所述服务器而言,所述两相液冷子系统的所述液冷板的个数与对应层的所述服务器的个数相匹配,所述冷凝器为一个。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柜包括柜体和柜门,多层所述服务器上下间隔设置在所述柜体内,相应地,多个所述两相液冷子系统呈上下间隔分布且多个所述冷凝器上下间隔设置在所述柜门中。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板贴在所述服务器的cpu表面上。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冷源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机柜的柜门上,所述多冷源换热器与冷源相连。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源为风冷或液冷。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冷源换热器位于所述柜门的外侧。

13、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服务器两相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两相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对于同一层所述服务器而言,所述两相液冷子系统的所述液冷板的个数与对应层的所述服务器的个数相匹配,所述冷凝器为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器两相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包括柜体和柜门,多层所述服务器上下间隔设置在所述柜体内,相应地,多个所述两相液冷子系统呈上下间隔分布且多个所述冷凝器上下间隔设置在所述柜门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两相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贴在所述服务器的CPU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两相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冷源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机柜的柜门上,所述多冷源换热器与冷源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务器两相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源为风冷或/和液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务器两相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冷源换热器位于所述柜门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务器两相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两相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对于同一层所述服务器而言,所述两相液冷子系统的所述液冷板的个数与对应层的所述服务器的个数相匹配,所述冷凝器为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器两相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包括柜体和柜门,多层所述服务器上下间隔设置在所述柜体内,相应地,多个所述两相液冷子系统呈上下间隔分布且多个所述冷凝器上下间隔设置在所述柜门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震王露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