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车载电动折叠小桌板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车载电动折叠小桌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7447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载电动折叠小桌板机构,包括M1~M4四个电机驱动总成、大臂、转盘总成、固定内支架、固定外支架、固定侧桌板总成、活动侧桌面总成、桌板固定支架、桌板角度调节及复位机构;固定内支架、固定外支架安装固定于载体中央副仪表台后端骨架上,转盘总成由装在固定内支架上的M1驱动电机总成驱动绕固定内支架、固定外支架旋转;M2电机驱动总成设于转盘总成上并驱动置于转盘总成上的大臂绕转盘总成旋转;置于大臂内侧的M3电机驱动总成驱动桌板固定支架绕大臂旋转;桌板角度调节及复位机构调节桌板固定支架角度;M4电机驱动总成驱动固定侧桌板总成、活动侧桌面总成相对于桌板固定支架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布置巧妙合理,运行顺滑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内饰件制造,具体涉及一种车载电动折叠小桌板


技术介绍

1、现在的汽车已经步入电气智能化时代,车内饰布置豪华,功能多样,很多部件已经电子化,小型化,且布置比较自由,例如车内中央副仪表台就不再必须布置机械换挡和手刹了,多出的空间很多车型就布置了一些储物或娱乐等装置,随着现在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良,为满足人们对快节奏生活需求,以及对高科技智能化向往,目前部分豪华车型配置有后座椅或者是后副仪表台扶手箱折叠小桌板,以满足乘员在车内办公、吃饭、娱乐等,但这此小桌板都是手动抽出并展开,板展开后为水平固定位,无角度调节功能,如果后排乘客背靠在座椅靠背上使用小桌板就不方便,同时这种桌板也不智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利用上述提到的中央副仪表台取消机械换挡和手刹多出的空间,并结合现有车型折叠小桌板不可调角和不够智能等缺点,专利技术一种车载电动折叠小桌板。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m1~m4四个电机驱动总成、大臂、转盘总成、固定内支架、固定外支架、固定侧桌板总成、活动侧桌面总成、桌板固定支架、桌板角度调节及复位机构;所述固定内支架、固定外支架安装固定于载体中央副仪表台后端骨架上,所述转盘总成置于由固定内支架、固定外支架组成的空腔内,并由装在固定内支架上的m1驱动电机总成驱动绕固定内支架、固定外支架旋转;所述m2电机驱动总成设于转盘总成上并驱动置于转盘总成上的大臂绕转盘总成旋转;置于大臂内侧的m3电机驱动总成驱动桌板固定支架绕大臂旋转;所述桌板角度调节及复位机构调节桌板固定支架角度;所述m4电机驱动总成驱动固定侧桌板总成、活动侧桌面总成相对于桌板固定支架移动。

3、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m1驱动电机总成的齿轮与转盘支架上的齿轮啮合,在m1电机驱动下转盘总成在固定内支架上的转轴上旋转,实现桌板总成从扶手箱内转出或转入。

4、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转盘支架上用m2电机固定支架固定m2电机,所述大臂通过大臂转轴与转盘支架连接,m2电机连接杆与m2电机固连,曲柄一端与m2电机连接杆固连,曲柄另一端轴与大臂下端腰形孔配合,由m2电机带动m2电机连接杆和曲柄转动,从而驱动大臂绕大臂转轴旋转。

5、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转盘支架上安装大臂遮蔽盖,其随转盘支架一起旋转,在电动折叠小桌板隐藏在扶手箱内与中央副仪表台面板平齐遮蔽大臂。

6、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大臂顶端通过桌板转轴与桌板固定支架端部连接;在大臂内侧安装固定一组m3电机驱动总成,所述m3电机驱动总成由m3电机、m3电机固定支架、m3电机连接杆、丝杆、丝杆螺母滑块组成;大臂连杆一端通过大臂连杆上轴与桌板固定支架中部连接,另一端通过大臂连杆下轴与丝杆螺母滑块连接,大臂连杆下轴还穿过大臂两侧的腰形孔;在m3电机驱动下,m3电机连接杆和丝杆一起在丝杆螺母滑块内转动,丝杆螺母滑块带动大臂连杆下轴和大臂连杆在大臂两侧的腰形孔内移动,而大臂连杆另一端受大臂连杆上轴和桌板固定支架中部连接限制,大臂连杆在移动过程两端都会绕大臂连杆上下轴转动,在大臂连杆推拉下桌板固定支架就会绕桌板转轴旋转,从而实现装在桌板固定支架上的固定侧桌板总成、活动侧桌面总成相对于大臂展开和闭合。

7、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桌板固定支架上通过轴套安装m4电机驱动总成,所述m4电机驱动总成绕轴套相对于桌板固定支架转动;所述m4电机驱动总成两侧各安装固定两个滑块,每侧两个滑块上配合装有一个滑轨,滑轨与固定侧桌面总成固连,同时固定侧桌面总成下侧的齿条与m4电机驱动总成上的齿轮啮合;所述固定侧桌面总成下端安装固定桌面下盖板,在侧边通过两个铰链总成安装活动侧桌面总成,所述活动侧桌面总成通过铰链总成可绕固定侧桌面总成在0度到180度转动,从而实现活动侧桌面总成的折叠与展开;所述固定侧桌面总成外端部与在m4电机驱动总成之间安装桌板角度调节及复位机构,所述桌板角度调节及复位机构外端与固定侧桌面总成连接,另一端与m4电机驱动总成固连,同时与桌板固定支架啮合,在桌板角度调节及复位机构作用下可实现m4电机驱动总成与桌板固定支架锁止与解锁;在m4电机驱动总成的驱动下,固定侧桌面总成及上安装的其它件就在滑块上左右滑动,从而可实现桌板总成从中间位置向外移动到座椅中心或收回。

8、桌板设计初始状态固定侧桌面总成与桌板固定支架处于同一平面,桌板向外移动到座椅中心时,手动向前展开活动侧桌面总成180度,再手动通过桌板角度调节及复位机构解锁,调整桌板总成使其绕桌板固定支架旋转一定角度,达到使用者最佳使用角度后锁止。如果不调整,整个桌面就处于水平状态。桌板收回时需手动转动活动侧桌面总成180度贴合固定侧桌面总成并锁止。桌板总成自动向内回收桌板时,此时不管固定侧桌面总成与桌板固定支架是否处于同一平面,左右回收终了时在桌板角度调节及复位机构作用下都可使固定侧桌面总成复位与桌板固定支架处于同一平面。

9、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车载电动折叠小桌板总成的转盘总成上的大臂遮蔽盖板与载体中央副仪表台的后面板匹配。

10、本专利技术不使用时可折叠隐藏于扶手箱内,使用时从扶手箱内展出并打开,桌板带角度调节功能以方便后排乘员使用。本专利技术机构结构布置巧妙合理,运行顺滑可靠,具有科技前瞻性,同时也提升车子豪华智能感。

11、本专利技术的载体是介于车内第一排两座椅中间的副仪表台。充分利用中央副仪表台取消机械换挡和手刹多出的空间,向前加长扶手,提高乘驾舒适性同时也为折叠后的小桌板提供隐藏空间。本专利技术机构安装固定在中央副仪表台后端骨架上,不使用时折叠隐藏在扶手箱内。为体现本专利技术智能电动化,小桌板使用时需要副仪表台和扶手配合完成,即启用小桌板时,整个中央副仪表台自动后移以避让小桌板展开时和前排座椅靠背干涉,同时自动打开扶手以便于电动小桌板从扶手箱内展出。反之关闭时也一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电动折叠小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M1~M4四个电机驱动总成、大臂、转盘总成、固定内支架、固定外支架、固定侧桌板总成、活动侧桌面总成、桌板固定支架、桌板角度调节及复位机构;所述固定内支架、固定外支架安装固定于载体中央副仪表台后端骨架上,所述转盘总成置于由固定内支架、固定外支架组成的空腔内,并由装在固定内支架上的M1驱动电机总成驱动绕固定内支架、固定外支架旋转;所述M2电机驱动总成设于转盘总成上并驱动置于转盘总成上的大臂绕转盘总成旋转;置于大臂内侧的M3电机驱动总成驱动桌板固定支架绕大臂旋转;所述桌板角度调节及复位机构调节桌板固定支架角度;所述M4电机驱动总成驱动固定侧桌板总成、活动侧桌面总成相对于桌板固定支架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电动折叠小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M1驱动电机总成的齿轮与转盘支架上的齿轮啮合,在M1电机驱动下转盘总成在固定内支架上的转轴上旋转,实现桌板总成从扶手箱内转出或转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电动折叠小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支架上用M2电机固定支架固定M2电机,所述大臂通过大臂转轴与转盘支架连接,M2电机连接杆与M2电机固连,曲柄一端与M2电机连接杆固连,曲柄另一端轴与大臂下端腰形孔配合,由M2电机带动M2电机连接杆和曲柄转动,从而驱动大臂绕大臂转轴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载电动折叠小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支架上安装大臂遮蔽盖,其随转盘支架一起旋转,在电动折叠小桌板隐藏在扶手箱内与中央副仪表台面板平齐遮蔽大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载电动折叠小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臂顶端通过桌板转轴与桌板固定支架端部连接;在大臂内侧安装固定一组M3电机驱动总成,所述M3电机驱动总成由M3电机、M3电机固定支架、M3电机连接杆、丝杆、丝杆螺母滑块组成;大臂连杆一端通过大臂连杆上轴与桌板固定支架中部连接,另一端通过大臂连杆下轴与丝杆螺母滑块连接,大臂连杆下轴还穿过大臂两侧的腰形孔;在M3电机驱动下,M3电机连接杆和丝杆一起在丝杆螺母滑块内转动,丝杆螺母滑块带动大臂连杆下轴和大臂连杆在大臂两侧的腰形孔内移动,而大臂连杆另一端受大臂连杆上轴和桌板固定支架中部连接限制,大臂连杆在移动过程两端都会绕大臂连杆上下轴转动,在大臂连杆推拉下桌板固定支架就会绕桌板转轴旋转,从而实现装在桌板固定支架上的固定侧桌板总成、活动侧桌面总成相对于大臂展开和闭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载电动折叠小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板固定支架上通过轴套安装M4电机驱动总成,所述M4电机驱动总成绕轴套相对于桌板固定支架转动;所述M4电机驱动总成两侧各安装固定两个滑块,每侧两个滑块上配合装有一个滑轨,滑轨与固定侧桌面总成固连,同时固定侧桌面总成下侧的齿条与M4电机驱动总成上的齿轮啮合;所述固定侧桌面总成下端安装固定桌面下盖板,在侧边通过两个铰链总成安装活动侧桌面总成,所述活动侧桌面总成通过铰链总成可绕固定侧桌面总成在0度到180度转动,从而实现活动侧桌面总成的折叠与展开;所述固定侧桌面总成外端部与在M4电机驱动总成之间安装桌板角度调节及复位机构,所述桌板角度调节及复位机构外端与固定侧桌面总成连接,另一端与M4电机驱动总成固连,同时与桌板固定支架啮合,在桌板角度调节及复位机构作用下可实现M4电机驱动总成与桌板固定支架锁止与解锁;在M4电机驱动总成的驱动下,固定侧桌面总成及上安装的其它件就在滑块上左右滑动,从而可实现桌板总成从中间位置向外移动到座椅中心或收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电动折叠小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电动折叠小桌板总成的转盘总成上的大臂遮蔽盖板与载体中央副仪表台的后面板匹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电动折叠小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m1~m4四个电机驱动总成、大臂、转盘总成、固定内支架、固定外支架、固定侧桌板总成、活动侧桌面总成、桌板固定支架、桌板角度调节及复位机构;所述固定内支架、固定外支架安装固定于载体中央副仪表台后端骨架上,所述转盘总成置于由固定内支架、固定外支架组成的空腔内,并由装在固定内支架上的m1驱动电机总成驱动绕固定内支架、固定外支架旋转;所述m2电机驱动总成设于转盘总成上并驱动置于转盘总成上的大臂绕转盘总成旋转;置于大臂内侧的m3电机驱动总成驱动桌板固定支架绕大臂旋转;所述桌板角度调节及复位机构调节桌板固定支架角度;所述m4电机驱动总成驱动固定侧桌板总成、活动侧桌面总成相对于桌板固定支架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电动折叠小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m1驱动电机总成的齿轮与转盘支架上的齿轮啮合,在m1电机驱动下转盘总成在固定内支架上的转轴上旋转,实现桌板总成从扶手箱内转出或转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电动折叠小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支架上用m2电机固定支架固定m2电机,所述大臂通过大臂转轴与转盘支架连接,m2电机连接杆与m2电机固连,曲柄一端与m2电机连接杆固连,曲柄另一端轴与大臂下端腰形孔配合,由m2电机带动m2电机连接杆和曲柄转动,从而驱动大臂绕大臂转轴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载电动折叠小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支架上安装大臂遮蔽盖,其随转盘支架一起旋转,在电动折叠小桌板隐藏在扶手箱内与中央副仪表台面板平齐遮蔽大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载电动折叠小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臂顶端通过桌板转轴与桌板固定支架端部连接;在大臂内侧安装固定一组m3电机驱动总成,所述m3电机驱动总成由m3电机、m3电机固定支架、m3电机连接杆、丝杆、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正发张宁贺刚陈国锋张道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佛吉亚汽车内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