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成龙专利>正文

混合式打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7401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29
本方案提供一种混合式打火机,包括带出火口的壳体、电弧点火组件和用于控制电弧点火组件进行点火动作的电弧点火开关,所述的壳体内还设置有燃料点火组件,燃料点火组件包括可伸缩地安装于壳体出火口位置的出火头、置于壳体内的燃料腔、连接在燃料腔与出火头之间的燃料通道,所述的出火头为带造型的中空微孔陶瓷体,微孔陶瓷体的表面带有大量通向内部空腔的微孔,燃料腔内的燃料向出火头外表扩散并被附近放电电极组的两只放电电极所产生的电弧点燃,所述的出火头经过伸缩机构可伸缩的安装在壳体出火口位置。明火点燃的燃料点火组件为伸缩式,将火焰按需远离机身,明火的点燃采用电弧引火实现,能多次可持续引火,保证明火点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打火机,尤其涉及一种燃料电弧混合式打火机


技术介绍

1、目前,市场的打火机(本领域也常称为点烟器)以点火出现的形式区分为以下几种:燃气式打火机、煤油式打火机、电热片式打火机、电弧式打火机。

2、电弧片式打火机可以利用电池循环充电使用,无需灌装燃气,使用时更清洁卫生且消除了家中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不安全因素,因此,比较为市场消费者(尤其是抽烟人群)所接受。然而,电弧式打火机由于没有火焰喷出,在雪茄点火或者户外烧烤时等需要明火点燃的场合,电弧式打火机无法匹配适用,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改进。而目前明火打火机喷出的火焰都是向上的,当人们需要向下点火或者向前点火的时候,需要手持打火机进行旋转,此时火焰还是会向上喷射,容易烧伤人们的手,而且也容易将打火机的塑料外壳烧熔,严重的甚至会烫伤,尤其是具有一定点燃时长的明火,更无法使火焰远离机壳。

3、再者现有打火机火焰一直沿用之前的:明火、淡火、假直冲火、圆形直冲火、花形直冲火、双直冲火或三直冲火等火形,没有新的火形出现。即火焰无法造型。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打火机的综合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外观完美,安全性能越来越高,需要对打火机的火焰火形要有新的变化。为满足市场对打火机创新的要求,在性能、功能、外观趋向完美的基础上,专利技术新型的火焰,促进行业发展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火焰柔和、使用安全的具有伸缩式点火的混合打火机。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混合式打火机,包括带出火口的壳体、电弧点火组件和用于控制电弧点火组件进行点火动作的电弧点火开关,所述的电弧点火组件包括有电池、高压发生装置和电弧发生头,所述电池的输出端与高压发生装置供电连接,所述的电弧发生头包括有至少一组放电电极组,每组放电电极组均包括有相互放电配合的两只放电电极,该放电电极电连接于高压发生装置的输出端,所述的放电电极组安装在出火口位置,所述电弧点火开关输出的点火开关信号用于电池向放电电极组供电线路的通断电连接,所述的壳体内还设置有燃料点火组件,燃料点火组件包括可伸缩地安装于壳体出火口位置的出火头、置于壳体内的燃料腔、连接在燃料腔与出火头之间的燃料通道,所述的出火头为带造型的中空微孔陶瓷体,微孔陶瓷体的表面带有大量通向内部空腔的微孔,所述燃料腔内的燃料经燃料通道送至微孔陶瓷体内部空腔,并经微孔陶瓷的微孔向出火头外表扩散,并被附近放电电极组的两只放电电极所产生的电弧点燃,所述的出火头经过伸缩机构可伸缩的安装在壳体出火口位置。

3、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燃料为气体燃料,所述的燃料腔上带有控气阀,所述的燃料通道经控气阀连接燃料腔。

4、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燃料为煤油燃料,所述的燃料通道为与微孔陶瓷体一体成型且连通在微孔陶瓷体下方呈棒状延伸至燃料腔内的导油棒,由导油棒将燃料腔内的煤油吸导至出火口的微孔陶瓷体。

5、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伸缩机构连接在燃料通道和出火头之间,伸缩机构为伸缩管、壳体上设有导轨、伸缩管上连接有与导轨滑动配合的滑动块与导轨适配的导槽、暴露在壳体外供外力操作用的操作件,在外力操作下,伸缩管带着出火头可伸出或缩回壳体。

6、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电弧点火组件包括两组放电电极组,组内的两放电电极斜向设置,四个放电电极呈四角分布,从而实现x型电火花。

7、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出火头的伸缩行程经过组内放电电极组放电电极产生的电弧。

8、本技术提供的有益效果是:明火点燃的燃料点火组件为伸缩式,将火焰按需远离机身,有效避免了现有打火机的缺陷,明火的点燃采用电弧引火实现,能多次可持续引火,保证明火点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且不仅可以直接利用电弧进行点火,而且还可以利用电弧引火实现燃料点火,具有电弧点火和燃料点火两种点火形式。从而无需设置传统的燃气式打火机的压电电子,结构紧凑合理,成本低。由于采用微孔陶瓷体作为出火头,且燃料通道的末端为微孔陶瓷的微孔,使得燃料在出火头表面均匀出量,在被点燃后,火焰柔和,安全性高。从美观方面来说,不仅微孔陶瓷体本身可立体造型,从而实现火焰整体的立体造型,如火球、爱心火球等,再者还可通过微孔陶瓷体上的微孔的分布形成更为精细的立体火焰造型设计,打破了传统仅能平面出火造型的限制。

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介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式打火机,包括带出火口的壳体(1)、电弧点火组件和用于控制电弧点火组件进行点火动作的电弧点火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弧点火组件包括有电池(7)、高压发生装置(8)和电弧发生头,所述电池的输出端与高压发生装置供电连接,所述的电弧发生头包括有至少一组放电电极组,每组放电电极组均包括有相互放电配合的两只放电电极(9),该放电电极电连接于高压发生装置(8)的输出端,所述的放电电极组安装在出火口位置,所述电弧点火开关输出的点火开关信号用于电池向放电电极组供电线路的通断电连接,所述的壳体(1)内还设置有燃料点火组件,燃料点火组件包括可伸缩地安装于壳体出火口位置的出火头(2)、置于壳体(1)内的燃料腔(3)、连接在燃料腔(3)与出火头(2)之间的燃料通道(4),所述的出火头(2)为带造型的中空微孔陶瓷体,微孔陶瓷体的表面带有大量通向内部空腔的微孔(21),所述燃料腔内的燃料经燃料通道(4)送至微孔陶瓷体内部空腔,并经微孔陶瓷的微孔向出火头外表扩散,并被附近放电电极组的两只放电电极(9)所产生的电弧点燃,所述的出火头(2)经过伸缩机构可伸缩的安装在壳体出火口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打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料为气体燃料,所述的燃料腔(3)上带有控气阀(6),所述的燃料通道(4)经控气阀(6)连接燃料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打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料为煤油燃料,所述的燃料通道(4)为与微孔陶瓷体一体成型且连通在微孔陶瓷体下方呈棒状延伸至燃料腔(3)内的导油棒,由导油棒将燃料腔(3)内的煤油吸导至出火口的微孔陶瓷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混合式打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机构连接在燃料通道和出火头之间,伸缩机构为伸缩管(5)、壳体(1)上设有导轨(11)、伸缩管(5)上连接有与导轨滑动配合的滑动块(51)或与导轨适配的导槽、暴露在壳体外供外力操作用的操作件(52),在外力操作下,伸缩管(5)带着出火头可伸出或缩回壳体(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混合式打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弧点火组件包括两组放电电极组,组内的两放电电极斜向设置,四个放电电极呈四角分布,从而实现X型电火花。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式打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弧点火组件包括两组放电电极组,组内的两放电电极斜向设置,四个放电电极呈四角分布,从而实现X型电火花。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混合式打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火头的伸缩行程经过组内放电电极组放电电极产生的电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式打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火头的伸缩行程经过组内放电电极组放电电极产生的电弧。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式打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火头的伸缩行程经过组内放电电极组放电电极产生的电弧。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式打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火头的伸缩行程经过组内放电电极组放电电极产生的电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式打火机,包括带出火口的壳体(1)、电弧点火组件和用于控制电弧点火组件进行点火动作的电弧点火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弧点火组件包括有电池(7)、高压发生装置(8)和电弧发生头,所述电池的输出端与高压发生装置供电连接,所述的电弧发生头包括有至少一组放电电极组,每组放电电极组均包括有相互放电配合的两只放电电极(9),该放电电极电连接于高压发生装置(8)的输出端,所述的放电电极组安装在出火口位置,所述电弧点火开关输出的点火开关信号用于电池向放电电极组供电线路的通断电连接,所述的壳体(1)内还设置有燃料点火组件,燃料点火组件包括可伸缩地安装于壳体出火口位置的出火头(2)、置于壳体(1)内的燃料腔(3)、连接在燃料腔(3)与出火头(2)之间的燃料通道(4),所述的出火头(2)为带造型的中空微孔陶瓷体,微孔陶瓷体的表面带有大量通向内部空腔的微孔(21),所述燃料腔内的燃料经燃料通道(4)送至微孔陶瓷体内部空腔,并经微孔陶瓷的微孔向出火头外表扩散,并被附近放电电极组的两只放电电极(9)所产生的电弧点燃,所述的出火头(2)经过伸缩机构可伸缩的安装在壳体出火口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打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料为气体燃料,所述的燃料腔(3)上带有控气阀(6),所述的燃料通道(4)经控气阀(6)连接燃料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打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料为煤油燃料,所述的燃料通道(4)为与微孔陶瓷体一体成型且连通在微孔陶瓷体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成龙
申请(专利权)人:周成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