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无线中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7011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27
本技术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为无人机无线中继,包括无人机无线中继主体,所述无人机无线中继主体的底端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夹;所述卡夹的左端开设有通槽,且所述通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卡块,所述通槽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座套,所述导向座套的左端开设有通孔一,且所述通孔一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拉轴,所述拉轴的右端与导向座套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拉轴的外部四周套合连接有弹簧,且所述弹簧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导向座套和限位卡块固定连接,所述拉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轴,本技术相对无人机固定稳定牢固,且安装拆卸较为方便,无需借助工具进行辅助拆卸,以便于其日常维护及检修,使用较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无线通信,具体涉及无人机无线中继


技术介绍

1、中继通信,是专业无线通讯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近年来,地震、水灾、雪灾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在我国频繁发生,当地质灾害发生后,面对极其复杂的灾害现场,如何将灾害现场的信息采集后,以数字、文本、图片、语音和视频等方式第一时间传回指挥中心,供抢险救灾指挥部做出决策显得尤为重要,获得及时有效的灾害信息是挽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有力保证。

2、现有的无人机无线中继主要由4g无线智组网模组、内置电源、天线及馈线等组成,在某突发事件时,通过安装有无线中继的无人机可紧急升空,悬停在300~500米高度,多架无人机升空通过mesh技术组网,即可为一座中型城市的应急救灾、森林防火、边防巡逻、反恐、电力巡检、农业巡检等提供网络支持,为应用层提供音视频以及数据信息。

3、而现有无人机上的无线中继与无人机机体多直接采用螺丝或螺栓等固定安装,上述安装方式虽然固定相对较为稳定,在无人机飞行状态下无人机上的无线中继不会轻易的活动脱落,但上述安装方式也使得无人机上的无线中继安装拆卸较为不便,且需要借助工具辅助拆装,不利于无人机上无线中继的日常维护及检修,使用不佳。

4、为此,我们基于现有的无人机无线中继提出了一种新式的无人机无线中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无人机无线中继,其相对无人机固定稳定牢固,且安装拆卸较为方便,无需借助工具进行辅助拆卸,以便于其日常维护及检修,使用较佳。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无人机无线中继,包括无人机无线中继主体,所述无人机无线中继主体的底端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夹;

3、所述卡夹的左端开设有通槽,且所述通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卡块,所述通槽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座套,所述导向座套的左端开设有通孔一,且所述通孔一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拉轴,所述拉轴的右端与导向座套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拉轴的外部四周套合连接有弹簧,且所述弹簧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导向座套和限位卡块固定连接,所述拉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轴,所述拉轴的左端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二,所述拉杆通过通孔二与连轴活动连接,所述连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端帽;

4、所述导向座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空心限位套,所述空心限位套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滑槽,且所述拉杆与滑槽滑动连接。

5、作为本技术的无人机无线中继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夹为“u”形结构且与支架呈“l”形相互垂直。

6、作为本技术的无人机无线中继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卡块为梯形结构。

7、作为本技术的无人机无线中继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槽、导向座套、拉杆、空心限位套和滑槽均为矩形结构。

8、作为本技术的无人机无线中继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拉杆与拉轴呈“t”字形相互垂直。

9、作为本技术的无人机无线中继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拉杆的长度大于空心限位套的宽度。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本技术在相对无人机进行固定安装时,通过无人机无线中继主体底部四周位于导向座套的卡夹与无人机四周机臂完成初步卡合安装,与此同时通过卡夹底部的限位卡块自行回弹并卡于机臂的下方以完成进一步的限位固定,从而完成其相对无人机的固定安装,而在日后的拆卸时,通过拉杆将限位卡块拉回并使拉杆反扣于空心限位套外,以解除卡夹与机臂的限位固定状态,而后将其进一步从无人机上上拔取下即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其固定稳定牢固,且安装拆卸较为方便,无需借助工具进行辅助拆卸,以便于其日常维护及检修,使用较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无人机无线中继,包括无人机无线中继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无线中继主体(1)的底端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架(2),所述支架(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夹(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无线中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夹(3)为“U”形结构且与支架(2)呈“L”形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无线中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块(5)为梯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无线中继,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4)、导向座套(6)、拉杆(11)、空心限位套(14)和滑槽(15)均为矩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无线中继,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11)与拉轴(8)呈“T”字形相互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无线中继,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11)的长度大于空心限位套(14)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1.无人机无线中继,包括无人机无线中继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无线中继主体(1)的底端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架(2),所述支架(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夹(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无线中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夹(3)为“u”形结构且与支架(2)呈“l”形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无线中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块(5)为梯形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禅王卿斌杨卫军王瑜王坤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圣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