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林木育苗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林木育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66978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育苗系统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林木育苗系统,包括:培育架,所述培育架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架,所述培育架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架杆,所述架杆内侧设置有送水机构,所述培育架顶部分别设置有多组培育台,且所述培育台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座,所述培育台两端均设置有抻套机构,所述培育台上表面安装有种植盆,所述底架内侧且对应培育台下端均固定安装有隔箱,所述隔箱内侧设置有顶苗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该方式可以自动化提升对育苗移栽的效率,同时也保障了育苗的成活率,并且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育苗系统相关,具体提供了一种林木育苗系统


技术介绍

1、银查树是一种常见的古者树种,它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育苗是银杏树繁殖的重要环节;

2、种子育苗法是一种常用的银杏树育苗方法。首先需要收集成熟的银杏果实,将果实中的种子取出并清洗干净。然后将种子放入湿润的沙土中,覆盖一层薄土,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一般情况下,银杏树的种子在15℃-20℃的环境下发芽较好。一旦种子发芽,可以适当降低温度,保持适宜的光照和湿度。等到幼苗长到10-15cm左右时,就可以移栽到花盆或苗床中进行进一步的培育。

3、但由于银杏树属于根须较为发达的树种,因此在幼苗培育过程中大多都是需要借助种植盘或种植盆进行种植处理,由于在幼苗初期根须能延伸的空间并不多,在后期移栽时,又需要将根须和土壤全部包裹,培育过程中根须和土壤会贴附在种植器皿的内壁,工人还需要对每一组苗进行根须和器皿的分离,手动分离不仅不能保证根须和土壤的分量,且操作起来较慢,使得后期育苗移栽的效率降低,为此,我们需要对以上问题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林木育苗系统。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林木育苗系统,包括:培育架,所述培育架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架,所述培育架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架杆,所述架杆内侧设置有送水机构,所述培育架顶部分别设置有多组培育台,且所述培育台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座,所述培育台两端均设置有抻套机构,所述培育台上表面安装有种植盆,所述底架内侧且对应培育台下端均固定安装有隔箱,所述隔箱内侧设置有顶苗机构。

3、在上述方案中,进一步,所述送水机构包括架设在架杆内侧u形管,所述u形管两端内部分别连通安装有l形设置的输送管,所述u形管内部下方与种植盆位置相对应处分别连通安装有喷淋头。

4、在上述方案中,进一步,所述抻套机构均固定设置在培育台一端内侧的一号气缸,所述一号气缸伸缩端固定设置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两端分别安装有斜杆,两根所述斜杆外侧均设置有导向机构。

5、在上述方案中,进一步,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均固定安装在斜杆一端外侧的导杆,所述导杆外侧共同滑动安装有推架,所述推架两侧均设置有三号气缸,对应所述斜杆上端面均开设有适配卡装三号气缸的卡槽,所述推架一端设置有卡装件。

6、在上述方案中,进一步,所述卡装件包括均固定安装在推架一端外侧的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内侧固定设置有双向伸缩杆,所述双向伸缩杆两端分别安装有抵杆,两根所述抵杆外侧均转动套装有活动扣,且所述活动扣一端内壁加工为曲面。

7、在上述方案中,进一步,其中一组所述推架外侧上方固定插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外侧上方滑动安装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下端设置有二号气缸,所述二号气缸底端设置在对应处固定壳的上端面,所述活动架一端内侧设置有转动剥离机构。

8、在上述方案中,进一步,所述转动剥离机构包括均固定安装在活动架一端内侧的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输出端固定套装在一号转轮,所述活动架远离一号电机的一端内侧转动安装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外侧固定套装有二号转轮,所述一号转轮和二号转轮外侧通过设置的皮带相连接,所述加固杆一侧外壁横向连接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外侧固定安装有卡环,所述卡环下端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加固杆内侧下方固定设置有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外侧固定套装有转盘,所述转盘一端外侧固定安装有卡杆,所述卡杆外侧转动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一端下方与连接组件转动连接。

9、在上述方案中,进一步,所述连接组件均包括转动连接在连杆一端下方的定位杆,所述卡环下端面固定安装有插杆,所述插杆外侧滑动安装有圆座,所述定位杆端部安装在圆座外侧,所述圆座两侧下端面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两根所述固定杆下端均固定设置有剪须组件。

10、在上述方案中,进一步,所述剪须组件包括均固定安装在固定杆下端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侧安装有弧形刀片,所述连接块一侧内部设置有多组转杆,多组所述转杆外侧均转动安装有多组转环。

11、在上述方案中,进一步,所述顶苗机构包括安装在隔箱内侧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伸缩端贯穿培育台内侧且端部连接有顶盘,所述顶盘与种植盆内侧滑动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在培育台两端分别设置以一号气缸带动的斜杆、弧形板、推架,可以在后期方便带动外侧部件靠近种植盆的两侧,然后对种植盆进行移栽。

14、在一号气缸的驱动下对应的推架靠近种植盆一侧边沿,双向伸缩杆驱动两端的抵杆相互靠近,工人对应的活动扣翻转,然后扣装在种植盆外侧,然后在驱动两端相互远离,由此而来将种植盆便被抻拉,此时对应的二号气缸驱动支撑柱和活动架下移,活动架内侧的一号电机带动对应处的一号转轮转动,在皮带的传动下,对应的二号转轮带动对应处的加固杆转动,由此而来加固杆外侧的延伸杆可以促使下端的弧形刀片对其进行剪须,二号电机在加固杆的下端内侧驱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外侧的卡杆转动,连杆则在旋转带动过程中促使插杆外侧的圆座能够上下往复移动,由此而来在抻套过程中插杆能够插入到拉伸的种植壳内壁,而后贴合内壁做环形运动,扩张种植盆内侧没有抻拉的区域,目的则是方便也弧形刀片能够贴合种植壳边沿上下剪掉粘附的根须,使其能够让幼苗容易分离种植盆,最后液压缸在下端升起顶盘,将幼苗顶出,该方式可较为快速和方便的将种植盆和幼苗分离,并且保障幼苗在移出时,能够包裹好较多土壤和根须,从而提升幼苗移栽的成活率。

15、通过该方式可以自动化提升对育苗移栽的效率,同时也保障了育苗的成活率,并且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力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林木育苗系统,包括:培育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架(1)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架(4),所述培育架(1)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架杆(2),所述架杆(2)内侧设置有送水机构,所述培育架(1)顶部分别设置有多组培育台(9),且所述培育台(9)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座(10),所述培育台(9)两端均设置有抻套机构,所述培育台(9)上表面安装有种植盆(22),所述底架(4)内侧且对应培育台(9)下端均固定安装有隔箱(5),所述隔箱(5)内侧设置有顶苗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木育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水机构包括架设在架杆(2)内侧U形管(8),所述U形管(8)两端内部分别连通安装有L形设置的输送管(3),所述U形管(8)内部下方与种植盆(22)位置相对应处分别连通安装有喷淋头(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木育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抻套机构均固定设置在培育台(9)一端内侧的一号气缸(12),所述一号气缸(12)伸缩端固定设置有弧形板(11),所述弧形板(11)两端分别安装有斜杆(15),两根所述斜杆(15)外侧均设置有导向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林木育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均固定安装在斜杆(15)一端外侧的导杆(16),所述导杆(16)外侧共同滑动安装有推架(13),所述推架(13)两侧均设置有三号气缸(46),对应所述斜杆(15)上端面均开设有适配卡装三号气缸(46)的卡槽(14),所述推架(13)一端设置有卡装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林木育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装件包括均固定安装在推架(13)一端外侧的固定壳(21),所述固定壳(21)内侧固定设置有双向伸缩杆(20),所述双向伸缩杆(20)两端分别安装有抵杆(19),两根所述抵杆(19)外侧均转动套装有活动扣(17),且所述活动扣(17)一端内壁加工为曲面(1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林木育苗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组所述推架(13)外侧上方固定插装有支撑架(24),所述支撑架(24)外侧上方滑动安装有活动架(35),所述活动架(35)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下端设置有二号气缸(32),所述二号气缸(32)底端设置在对应处固定壳(21)的上端面,所述活动架(35)一端内侧设置有转动剥离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林木育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剥离机构包括均固定安装在活动架(35)一端内侧的一号电机(29),所述一号电机(29)输出端固定套装在一号转轮(25),所述活动架(35)远离一号电机(29)的一端内侧转动安装有加固杆(26),所述加固杆(26)外侧固定套装有二号转轮(27),所述一号转轮(25)和二号转轮(27)外侧通过设置的皮带(28)相连接,所述加固杆(26)一侧外壁横向连接有延伸杆(31),所述延伸杆(31)外侧固定安装有卡环(30),所述卡环(30)下端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加固杆(26)内侧下方固定设置有二号电机(36),所述二号电机(36)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轴(34),所述转轴(34)外侧固定套装有转盘(33),所述转盘(33)一端外侧固定安装有卡杆(37),所述卡杆(37)外侧转动安装有连杆(38),所述连杆(38)一端下方与连接组件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林木育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均包括转动连接在连杆(38)一端下方的定位杆,所述卡环(30)下端面固定安装有插杆(40),所述插杆(40)外侧滑动安装有圆座(39),所述定位杆端部安装在圆座(39)外侧,所述圆座(39)两侧下端面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41),两根所述固定杆(41)下端均固定设置有剪须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林木育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剪须组件包括均固定安装在固定杆(41)下端的连接块(44),所述连接块(44)内侧安装有弧形刀片(42),所述连接块(44)一侧内部设置有多组转杆(43),多组所述转杆(43)外侧均转动安装有多组转环(4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木育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苗机构包括安装在隔箱(5)内侧的液压缸(6),所述液压缸(6)伸缩端贯穿培育台(9)内侧且端部连接有顶盘(23),所述顶盘(23)与种植盆(22)内侧滑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木育苗系统,包括:培育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架(1)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架(4),所述培育架(1)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架杆(2),所述架杆(2)内侧设置有送水机构,所述培育架(1)顶部分别设置有多组培育台(9),且所述培育台(9)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座(10),所述培育台(9)两端均设置有抻套机构,所述培育台(9)上表面安装有种植盆(22),所述底架(4)内侧且对应培育台(9)下端均固定安装有隔箱(5),所述隔箱(5)内侧设置有顶苗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木育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水机构包括架设在架杆(2)内侧u形管(8),所述u形管(8)两端内部分别连通安装有l形设置的输送管(3),所述u形管(8)内部下方与种植盆(22)位置相对应处分别连通安装有喷淋头(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木育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抻套机构均固定设置在培育台(9)一端内侧的一号气缸(12),所述一号气缸(12)伸缩端固定设置有弧形板(11),所述弧形板(11)两端分别安装有斜杆(15),两根所述斜杆(15)外侧均设置有导向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林木育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均固定安装在斜杆(15)一端外侧的导杆(16),所述导杆(16)外侧共同滑动安装有推架(13),所述推架(13)两侧均设置有三号气缸(46),对应所述斜杆(15)上端面均开设有适配卡装三号气缸(46)的卡槽(14),所述推架(13)一端设置有卡装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林木育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装件包括均固定安装在推架(13)一端外侧的固定壳(21),所述固定壳(21)内侧固定设置有双向伸缩杆(20),所述双向伸缩杆(20)两端分别安装有抵杆(19),两根所述抵杆(19)外侧均转动套装有活动扣(17),且所述活动扣(17)一端内壁加工为曲面(1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林木育苗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组所述推架(13)外侧上方固定插装有支撑架(24),所述支撑架(24)外侧上方滑动安装有活动架(35),所述活动架(35)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凤雪姜庆超秦永梅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公园发展服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