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车涓流充电及反向供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66974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2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车涓流充电及反向供电装置,涉及电源设备技术领域;它包括机车发电机,机车空调和电池组,所述机车发电机与所述机车空调之间设有第一供电支路,所述机车发电机与所述电池组之间设有第二供电支路,所述电池组与所述机车空调之间设有第三供电支路,所述机车空调通过转换开关分别与所述第一供电支路和所述第三供电支路相连接;所述第二供电支路上设有充电器,所述第三供电支路上设有逆变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以解决向铁包加盖装置供电的电池车可持续使用时间太短,并且电池车在下线充电时,内燃机车也需要待命停机而导致机车空调无法运转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源设备,尤其是一种电池车涓流充电及反向供电装置


技术介绍

1、铁水车上铁包加盖装置的电源来自电池车中磷酸铁锂电池,常规每趟铁水车会配置七台电池车,这些电池车会设置在内燃机车与铁水车之间,电池车内的电池组可持续生产使用5~6天左右,待电量剩余20%左右,即需安排电池车下线充电,内燃机车也需要待命停机,由于列车编组长度的限制,每趟铁水车无法配置过多的电池车,导致电池车可持续使用时间太短,需要频繁地下线、上线电池车,浪费铁运机力、人力,而为了维持生产进程,必须采取快速充电技术,牺牲电池寿命来提高充电速度,同时在内燃机车待命停机时,内燃机车发电机暂停,机车空调也无法运转,容易发生火车司机中暑事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车涓流充电及反向供电装置,它可以解决向铁包加盖装置供电的电池车可持续使用时间太短,并且电池车在下线充电时,内燃机车也需要待命停机而导致机车空调无法运转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电池车涓流充电及反向供电装置,包括机车发电机,机车空调和电池组,所述机车发电机与所述机车空调之间设有第一供电支路,所述机车发电机与所述电池组之间设有第二供电支路,所述电池组与所述机车空调之间设有第三供电支路,所述机车空调通过转换开关分别与所述第一供电支路和所述第三供电支路相连接;所述第二供电支路上设有充电器,所述第三供电支路上设有逆变器。

3、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第二供电支路上还设有延时充电单元。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供电支路上设有第一电路通断组件,所述第一电路通断组件包括相适配的第一插座和第一插头,所述第一插座与所述机车发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一插头与所述转换开关的其中一个通电端口相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供电支路和所述第三供电支路之间并接有第二电路通断组件,所述第二电路通断组件包括相适配的第二插座和第二插头,所述第二插座的其中一个端口与所述转换开关的另一个通电端口相连接,所述第二插座的另一个端口通过第三电路通断组件与所述机车发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二插头的两个端口分别与所述逆变器和所述充电器相连接;所述第三电路通断组件包括相适配的第三插座和第三插头。

6、进一步的,所述延时充电单元包括接触器和延时继电器,所述接触器主触点串接在所述充电器与所述电池组之间,所述接触器辅助触点的一端与所述延时继电器常开触点的一端和所述接触器线圈的a1端连接在一起,所述接触器辅助触点的另一端、所述延时继电器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以及所述延时继电器线圈的a1端并接后接入所述第二插头与所述充电器之间的火线段,所述接触器线圈的a2端和所述延时继电器线圈的a2端并接后接入所述第二插头与所述充电器之间的零线段。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供电支路在所述第二插座的前端和所述第二插头的后端分别设有第一漏电保护空开和第二漏电保护空开,所述第三供电支路在所述逆变器的后端和所述第二插头的前端分别设有第三漏电保护空开和第四漏电保护空开。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插座和所述第二插头为航空插座和航空插头。

9、进一步的,所述充电器为可调充电器。

1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1、本技术在正常生产时,接通第一电路通断组件、第二电路通断组件和第三电路通断组件,调整转换开关使机车空调接入第一供电支路,机车发电机正常启动,机车发电机在通过第一供电支路向机车空调进行正常供电的同时,也向电池组进行涓流充电,使电池组在日常使用时也能得到电量补充,经实际生产应用,相同的七台电池车,续航时间从以前的5~6天延长至30天左右,极大地延长了电池车充电的周期,减少了电池车上、下线的频率,也减少铁运机力、人力浪费,相对之前采取的快充技术,现在采用涓流充电,也延长了蓄电池的寿命;而在内燃机车待命停机时,调整转换开关使机车空调接入第三供电支路,通过逆变器实现电池组向机车空调的反向供电,改善了火车司机的工作环境,避免中暑事件的发生。

12、2、延时充电单元使第二供电支路能等待充电设备的电压稳定后再进行充电,采用可调充电器能方便调试功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车涓流充电及反向供电装置,包括机车发电机,机车空调和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车发电机与所述机车空调之间设有第一供电支路,所述机车发电机与所述电池组之间设有第二供电支路,所述电池组与所述机车空调之间设有第三供电支路,所述机车空调通过转换开关分别与所述第一供电支路和所述第三供电支路相连接;所述第二供电支路上设有充电器,所述第三供电支路上设有逆变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车涓流充电及反向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电支路上还设有延时充电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车涓流充电及反向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支路上设有第一电路通断组件,所述第一电路通断组件包括相适配的第一插座和第一插头,所述第一插座与所述机车发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一插头与所述转换开关的其中一个通电端口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车涓流充电及反向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电支路和所述第三供电支路之间并接有第二电路通断组件,所述第二电路通断组件包括相适配的第二插座和第二插头,所述第二插座的其中一个端口与所述转换开关的另一个通电端口相连接,所述第二插座的另一个端口通过第三电路通断组件与所述机车发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二插头的两个端口分别与所述逆变器和所述充电器相连接;所述第三电路通断组件包括相适配的第三插座和第三插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车涓流充电及反向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充电单元包括接触器和延时继电器,所述接触器主触点串接在所述充电器与所述电池组之间,所述接触器辅助触点的一端与所述延时继电器常开触点的一端和所述接触器线圈的A1端连接在一起,所述接触器辅助触点的另一端、所述延时继电器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以及所述延时继电器线圈的A1端并接后接入所述第二插头与所述充电器之间的火线段,所述接触器线圈的A2端和所述延时继电器线圈的A2端并接后接入所述第二插头与所述充电器之间的零线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车涓流充电及反向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供电支路在所述第二插座的前端和所述第二插头的后端分别设有第一漏电保护空开和第二漏电保护空开,所述第三供电支路在所述逆变器的后端和所述第二插头的前端分别设有第三漏电保护空开和第四漏电保护空开。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车涓流充电及反向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座和所述第二插头为航空插座和航空插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车涓流充电及反向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为可调充电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车涓流充电及反向供电装置,包括机车发电机,机车空调和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车发电机与所述机车空调之间设有第一供电支路,所述机车发电机与所述电池组之间设有第二供电支路,所述电池组与所述机车空调之间设有第三供电支路,所述机车空调通过转换开关分别与所述第一供电支路和所述第三供电支路相连接;所述第二供电支路上设有充电器,所述第三供电支路上设有逆变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车涓流充电及反向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电支路上还设有延时充电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车涓流充电及反向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支路上设有第一电路通断组件,所述第一电路通断组件包括相适配的第一插座和第一插头,所述第一插座与所述机车发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一插头与所述转换开关的其中一个通电端口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车涓流充电及反向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电支路和所述第三供电支路之间并接有第二电路通断组件,所述第二电路通断组件包括相适配的第二插座和第二插头,所述第二插座的其中一个端口与所述转换开关的另一个通电端口相连接,所述第二插座的另一个端口通过第三电路通断组件与所述机车发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二插头的两个端口分别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雄王金龙程巍彭林勤李国富庞志明刘春祖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