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具有Co-O2N2配位结构的Co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及在锂硫电池夹层中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具有Co-O2N2配位结构的Co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及在锂硫电池夹层中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6815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Co‑O<subgt;2</subgt;N<subgt;2</subgt;配位结构的Co单原子催化剂(Co/NOC)的制备及其在锂硫电池夹层中的应用。将ZIF‑67与CTAB通过搅拌分散于去离子水中,配成溶液A;将三聚氰胺在搅拌作用下溶于去离子水,向其中加入甲醛,通过搅拌加热配成溶液B。将溶液A加入至溶液B中,在冰醋酸催化作用下发生缩聚反应,最终得到含钴离子的密胺树脂球(命名为MF‑CTAB‑Co);将MF‑CTAB‑Co在Ar保护下进行分步煅烧,得到最终样品Co/NOC。本发明专利技术产率较高,具有可控性;制备得到的Co/NOC具有结构稳定、催化活性高等优点,非常适合作为夹层材料应用于锂硫电池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电子材料,涉及一种具有co-o2n2配位结构的co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锂硫电池夹层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锂硫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储能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尽管有上述优点,但由于硫的绝缘性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特别是多硫化锂(lipss)溶解和穿梭问题,导致硫损失和电池循环性能差,阻碍了锂硫电池的实际应用。目前,多种金属基催化剂,如金属(如pt、ni、co)纳米颗粒(z.-y.wang,b.zhang,s.liu,g.-r.li,t.yan,x.-p.gao,nickel-platinum alloy nanocrystallites with high-indexfacets as highly effective core catalyst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ie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2,32,2200893.)、金属化合物(m.j.theibault,c.r.mccormick,s.lang,r.e.schaak,h.d.high entropy sulfide nanoparticlesas lithium polysulfide redox catalysts,acs nano 2023,17,18,18402-18410.)、金属有机框架(x.li,y.xiao,q.zeng,l.xu,s.guo,c.zheng,q.zhang,s.huang,manipulatingorbital hybridization of single-atomcatalytic sites in metal-organicframework for high-performance lithium-sulfur batteries,nano energy 2023,116,108813.)和异质结(如fecooxsy、wo3-x-w3n4)(d.zhang,t.duan,y.luo,s.liu,w.zhang,y.he,k.zhu,l.huang,y.yang,r.yu,x.yang,h.shu,y.pei,x.wang,m.chen,oxygendefect-rich wo3-x-w3n4 mott-schottky heterojunctions enabling bidirectionalcatalysis for sulfur cathode,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3,33(42),2306578.),已经被设计出,以实现lipss的快速捕获-运输-转化,希望从根本上解决锂硫电池的上述问题。然而,这些催化剂作为锂硫电池夹层材料使用时,活性位点不能充分暴露,只能通过提升催化剂的重量百分比来增强电催化活性,这势必会牺牲锂硫电池的质量能量密度。因此,设计具有可控活性位点的高暴露型催化剂,用于锂硫电池夹层材料具有重要意义,这便于揭示结构-性能关系,并能指导锂硫电池量身定制的催化活性材料的合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co-o2n2配位结构的co单原子催化剂夹层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自模板和自还原策略,制备具有多功能的夹层材料,其具有催化性、物理阻挡性及化学吸附性,使用其组装的锂硫电池具有高效的lipss穿梭抑制性。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具有co-o2n2配位结构的co单原子催化剂夹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4、(1)称取0.6g co(no3)2·6h2o和1.2g 2-甲基咪唑溶于60ml去离子水中,搅拌2h,离心烘干得到zif-67;

5、(2)称取0.3~0.6g zif-67与0.1~0.3g ctab分散于20ml去离子水,搅拌30min,命名为溶液a;

6、(3)称取2.8g的三聚氰胺溶于60ml去离子水,在水浴锅中搅拌,且升温至60℃;

7、(4)量取5.5ml的甲醛加入至步骤(3)的混合溶液中,搅拌至混合液澄清,命名为溶液b;

8、(5)将溶液a加入至溶液b中,并向混合液中滴加0.2~1ml冰醋酸,搅拌1~2h;

9、(6)将步骤(5)所得产物离心,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得到含钴离子的密胺树脂球(命名为mf-ctab-co);

10、(7)将mf-ctab-co在ar保护下,加热至300~500℃,保温1~3h,继续升温至700~1000℃,保温0.5~3h,升温速率为5℃/min,降温至室温后,得到最终样品。

11、优选的,步骤(2)中加入的zif-67的质量为0.5g。

12、优选的,步骤(2)中加入的ctab的质量为0.2g。

13、优选的,步骤(5)中加入的冰醋酸的体积为0.5ml。

14、优选的,步骤(5)中的反应时间为1.5h。

15、优选的,步骤(7)中的第一阶段碳化温度为450℃。

16、优选的,步骤(7)中的第一阶段保温时间为3h。

17、优选的,步骤(7)中的第二阶段碳化温度为800℃。

18、优选的,步骤(7)中的第二阶段保温时间为1h。

19、一种具有co-o2n2配位结构的co单原子催化剂的应用,用于锂硫电池的夹层材料。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21、(1)本专利技术以zif-67为自牺牲模版,ctab为添加剂,在冰醋酸催化作用和刻蚀作用下,使三聚氰胺和甲醛的低聚物进一步缩合,同时伴随zif-67分解,从而形成mf-ctab-co,再利用分段热解法,首次合成锚定在n、o共掺杂碳框架中的具有co-o2n2配位结构的co单原子催化剂(co/noc),最后将其作为锂硫电池夹层材料使用,不仅有效抑制了lipss的穿梭效应,还提升了锂硫电池的比容量,所组装的锂硫电池在1c时的初始比容量高达1043.82mahg-1,所得夹层材料性能优于大部分已报道的夹层材料。

22、(2)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并且耗时短,适合规模化工业生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Co-O2N2配位结构的Co单原子催化剂夹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Co-O2N2配位结构的Co单原子催化剂夹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ZIF-67的加入量为0.5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Co-O2N2配位结构的Co单原子催化剂夹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CTAB的加入量为0.2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Co-O2N2配位结构的Co单原子催化剂夹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冰醋酸的加入量为0.5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Co-O2N2配位结构的Co单原子催化剂夹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反应时间为1.5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Co-O2N2配位结构的Co单原子催化剂夹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的第一阶段碳化温度为4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Co-O2N2配位结构的Co单原子催化剂夹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的第一阶段保温时间为3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Co-O2N2配位结构的Co单原子催化剂夹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的第二阶段碳化温度为80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Co-O2N2配位结构的Co单原子催化剂夹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的第二阶段保温时间为1h。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co-o2n2配位结构的co单原子催化剂夹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co-o2n2配位结构的co单原子催化剂夹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zif-67的加入量为0.5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co-o2n2配位结构的co单原子催化剂夹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ctab的加入量为0.2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co-o2n2配位结构的co单原子催化剂夹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冰醋酸的加入量为0.5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co-o2n2配位结构的co单原子催化剂夹层材料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梅苑化明林天恩张云强崔家喜葛健郑利瀛
申请(专利权)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