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三维地震与地质体模型拓扑一致建模的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三维地震与地质体模型拓扑一致建模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66812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维地震与地质体模型拓扑一致建模的系统,包括探测模块、传输模块和建模模块;所述地震勘探仪节点器的底部安装有锥杆,所述锥杆内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上壁端安装有伺服电缸,所述伺服电缸的输出端安装有推板,在所述锥杆的两侧面开设有对称的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安装有圆锥体形状的插杆,所述插杆的一端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地震勘探仪节点器底部的锥杆插入底下,通过锥状的插杆伸出收纳槽并插入泥土内,进而起到辅助固定的作用,且在插杆的表面安装滚轮,是为了当插杆在插入泥土内触碰到石块时,可以利用滚轮进行转动挤压改变方向,进而方便插杆继续插入泥土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震勘探,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三维地震与地质体模型拓扑一致建模的系统


技术介绍

1、三维地震与地质体模型拓扑一致建模系统在进行使用时,会需要使用到地震勘探仪节点器,通过将地震勘探仪节点器插入地内,并将地震勘探仪节点器和超声波检测仪连接,通过地震勘探仪节点器对地下进行检测,将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回传并进行建模工作。

2、但上述技术往往存在以下缺陷:地震勘探仪节点器在使用时需要埋入地下,当地震勘探仪节点器在风沙较强的环境下进行使用时,仅通过底部的锥杆难以很好的固定在地下,当遇到较大的风沙时,地震勘探仪节点器极易被吹动,导致地震勘探仪节点器难以在地下继续工作。

3、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维地震与地质体模型拓扑一致建模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维地震与地质体模型拓扑一致建模的系统,旨在改善地震勘探仪节点器在使用时需要埋入地下,当地震勘探仪节点器在风沙较强的环境下进行使用时,仅通过底部的锥杆难以很好的固定在地下,当遇到较大的风沙时,地震勘探仪节点器极易被吹动,导致地震勘探仪节点器难以在地下继续工作等问题。

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地震与地质体模型拓扑一致建模的系统,包括探测模块、传输模块和建模模块,所述探测模块为地震勘探仪节点器,用于探测地下地震波信息进行收集,所述传输模块为信号中转站,用于记录和上传采集到的数据信息,所述建模模块为建模计算机,用于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建模展示;

<p>3、所述地震勘探仪节点器的底部居中固定安装有锥杆,所述锥杆的内部中心处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上壁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缸,所述伺服电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两侧呈底面小于上面的倾斜状,在所述锥杆的两侧面开设有对称的收纳槽,两侧的所述收纳槽与所述放置槽相互连通;

4、所述收纳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圆锥体形状的插杆,插杆的一端部固定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活动处于所述放置槽和所述收纳槽的内部,在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插杆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插杆和所述连接杆倾斜设置,所述连接板也侧向倾斜设置,所述连接板的端面与所述推板的侧边倾斜面贴合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链条,所述链条的另一端和所述推板的侧边固定连接。

5、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地震勘探仪节点器底部的锥杆插入底下,此时再启动放置槽内的伺服电缸,让伺服电缸的输出端带着推板向下移动,由于推板的倾斜面和连接板的端面相贴合,所以推板在移动时会带动连接板一起向远离放置槽的方向移动,连接板带动连接杆和插杆一起移动,使得锥状的插杆伸出收纳槽并插入泥土内,进而起到辅助固定的作用,使得地震勘探仪节点器可以更稳固地安插在泥土内,且在插杆的表面安装滚轮,是为了当插杆在插入泥土内触碰到石块时,可以利用滚轮进行转动挤压改变方向,进而方便插杆继续插入泥土内。

6、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插杆的前端两侧开设有对称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内壁上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连接轴,两个所述连接轴之间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滑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性球,所述弹性球的表面开设有缩孔,所述弹性球的一侧与所述连接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插杆的上端表面两侧开设有对称的矩形槽,所述插杆的内部两侧镶嵌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和所述矩形槽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和所述弹性球的缩孔相通,所述矩形槽的尾端内壁滑动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外侧端面固定安装有弧形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自由端向远离所述滚轮的方向弯曲。

7、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当滚轮受到挤压后,会通过连接轴向滑槽内滑动收缩,连接轴在滑动收缩时会挤压滑槽内的弹性球,使得弹性球内的气体通过缩孔快速进入连接管内,并通过连接管进入到矩形槽内,此时气体会推动矩形槽内的密封板和固定杆,使得固定杆和密封板向远离矩形槽的方向滑动,但固定杆并不会完全滑出矩形槽,通过将固定杆滑出后,进一步起到辅助插入泥土固定的作用,且将固定杆设置成弧形,是为了当固定杆在滑出碰到石块时,可以利用弧形的固定杆将石块导开,进而方便固定杆的继续滑出,避免石块将固定杆挡住,导致其无法滑出起到固定的作用。

8、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轴的内侧为圆柱体,便于与所述滚轮活动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外侧端部为矩形体,便于活动安装在所述滑槽的内部,并且便于对所述弹性球进行挤压。

9、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将连接轴的内侧设置呈圆形的,是为了方便滚轮的转动,同时将连接轴的外侧设置成矩形,是为了让连接轴能更好的在滑槽内滑动,同时也是为了让矩形的连接轴更好的挤压底部的弹性球。

10、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固定杆的弯曲表面固定安装有导向块,即所述导向块设置在所述固定杆的上部,所述导向块的两端设置成向内倾斜的斜面,所述导向块处于所述固定杆和所述矩形槽之间。

11、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在固定杆的一面安装导向块,使得插杆在带着固定杆复位时,可以通过两侧呈倾斜状的导向块将前方的泥土等杂质推开,让导向块起到导向的作用,进而减少泥土等杂质阻挡固定杆和插杆复位的情况发生。

12、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矩形槽的端部下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部通过弹簧连接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的底端活动处于所述固定框的内部,所述延伸杆的上部内侧呈弧形,所述矩形槽的端部上侧固定安装有弹性块,所述弹性块的表面开设有缩孔。

13、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当固定杆滑出矩形槽时,会先和延伸杆的弧形面接触,通过固定框内的弹簧,使得延伸杆的弧形面始终和固定杆的表面相贴合,进而启动封闭矩形槽的作用,同时大大减少泥土等杂质进入矩形槽内的情况发生,且弧形的延伸杆和固定杆起到适配方便滑动的作用,且固定杆在向进行内复位时,最终延伸杆不再和固定杆接触,进而让延伸杆挤压顶动插杆内的弹性块,使得弹性块内的气体通过缩孔吹出,让吹出的气体对延伸杆表面残留的泥土等杂质进行清洁。

14、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延伸杆的内侧通过弹性件滑动连接有矩形杆,所述矩形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球,所述矩形杆和所述连接球对应设置有若干个。

15、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安装连接球,让连接球和固定杆接触,进而让连接球起到减小摩擦方便固定杆移动的作用,由于固定杆是弧形的,所以通过安装若干个连接球可以更好的挤压弹性块,使得弹性块内的气体可以高效快速的喷出。

16、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地震勘探仪节点器的顶部开设有和所述放置槽相通的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通过弹性件滑动连接有滑动柱,所述伺服电缸的输出端一侧固定安装有l型连杆,所述l型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托板,所述托板的上表面和所述滑动柱的底面相贴合,所述通槽的顶部扭簧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为铁片,所述滑动柱的表面固定设有若干个金属材质的凸台。

17、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当伺服电缸的输出端带着l型连杆和托板向远离放置槽的方向滑动时,托板会带动滑动柱一起移动,使得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维地震与地质体模型拓扑一致建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探测模块、传输模块和建模模块,所述探测模块为地震勘探仪节点器(1),用于探测地下地震波信息进行收集,所述传输模块为信号中转站,用于记录和上传采集到的数据信息,所述建模模块为建模计算机,用于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建模展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地震与地质体模型拓扑一致建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7)的前端两侧开设有对称的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两侧内壁上开设有滑槽(13),两个所述滑槽(13)的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连接轴(14),两个所述连接轴(14)之间转动连接有滚轮(11),所述滑槽(1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性球(15),所述弹性球(15)的表面开设有缩孔,所述弹性球(15)的一侧与所述连接轴(14)的端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维地震与地质体模型拓扑一致建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7)的上端表面两侧开设有对称的矩形槽(17),所述插杆(7)的内部两侧镶嵌安装有连接管(16),所述连接管(16)的一端和所述矩形槽(17)连通,所述连接管(16)的另一端和所述弹性球(15)的缩孔相通,所述矩形槽(17)的尾端内壁滑动连接有密封板(18),所述密封板(18)的外侧端面固定安装有弧形的固定杆(19),所述固定杆(19)的自由端向远离所述滚轮(11)的方向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维地震与地质体模型拓扑一致建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14)的内侧为圆柱体,便于与所述滚轮(11)活动连接,所述连接轴(14)的外侧端部为矩形体,便于活动安装在所述滑槽(13)的内部,并且便于对所述弹性球(15)进行挤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维地震与地质体模型拓扑一致建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9)的弯曲表面固定安装有导向块(20),即所述导向块(20)设置在所述固定杆(19)的上部,所述导向块(20)的两端设置成向内倾斜的斜面,所述导向块(20)处于所述固定杆(19)和所述矩形槽(17)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三维地震与地质体模型拓扑一致建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槽(17)的端部下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框(21),所述固定框(21)的内部通过弹簧连接有延伸杆(22),所述延伸杆(22)的底端活动处于所述固定框(21)的内部,所述延伸杆(22)的上部内侧呈弧形,所述矩形槽(17)的端部上侧固定安装有弹性块(23),所述弹性块(23)的表面开设有缩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三维地震与地质体模型拓扑一致建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杆(22)的内侧通过弹性件滑动连接有矩形杆(24),所述矩形杆(2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球(25),所述矩形杆(24)和所述连接球(25)对应设置有若干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地震与地质体模型拓扑一致建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勘探仪节点器(1)的顶部开设有和所述放置槽(3)相通的通槽(28),所述通槽(28)的内部通过弹性件滑动连接有滑动柱(29),所述伺服电缸(4)的输出端一侧固定安装有L型连杆(26),所述L型连杆(26)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托板(27),所述托板(27)的上表面和所述滑动柱(29)的底面相贴合,所述通槽(28)的顶部扭簧连接有端盖(31),所述端盖(31)为铁片,所述滑动柱(29)的表面固定设有若干个金属材质的凸台(3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地震与地质体模型拓扑一致建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空心套圈(32),所述空心套圈(32)的表面开设有缩孔。

10.一种三维地震与地质体模型拓扑一致建模的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地震与地质体模型拓扑一致建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探测模块、传输模块和建模模块,所述探测模块为地震勘探仪节点器(1),用于探测地下地震波信息进行收集,所述传输模块为信号中转站,用于记录和上传采集到的数据信息,所述建模模块为建模计算机,用于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建模展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地震与地质体模型拓扑一致建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7)的前端两侧开设有对称的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两侧内壁上开设有滑槽(13),两个所述滑槽(13)的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连接轴(14),两个所述连接轴(14)之间转动连接有滚轮(11),所述滑槽(1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性球(15),所述弹性球(15)的表面开设有缩孔,所述弹性球(15)的一侧与所述连接轴(14)的端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维地震与地质体模型拓扑一致建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7)的上端表面两侧开设有对称的矩形槽(17),所述插杆(7)的内部两侧镶嵌安装有连接管(16),所述连接管(16)的一端和所述矩形槽(17)连通,所述连接管(16)的另一端和所述弹性球(15)的缩孔相通,所述矩形槽(17)的尾端内壁滑动连接有密封板(18),所述密封板(18)的外侧端面固定安装有弧形的固定杆(19),所述固定杆(19)的自由端向远离所述滚轮(11)的方向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维地震与地质体模型拓扑一致建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14)的内侧为圆柱体,便于与所述滚轮(11)活动连接,所述连接轴(14)的外侧端部为矩形体,便于活动安装在所述滑槽(13)的内部,并且便于对所述弹性球(15)进行挤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维地震与地质体模型拓扑一致建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9)的弯曲表面固定安装有导向块(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涛李文军许子坤谢振马彦龙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