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户用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66728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2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户用储能系统,包括箱体、电池系统、BMS电池管理系统、逆变器和箱盖,电池系统包括若干串/并联的电池模组和FPC采集电路板,两相邻电池模组之间均设有云母片,云母片与两侧圆柱电芯之间均留有泄压空间,FPC采集电路板罩设于若干电池模组的上侧和前侧,与每个电池模组的汇流铜排连接,BMS电池管理系统和逆变器均与电池系统电性连接,FPC采集电路板与BMS电池管理系统通讯连接。本技术通过在电池模组之间设置云母片和泄压空间,可将电池模组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或单个电池模组热失效产生的热量通过塑胶支架上侧空隙扩散出去,保证储能系统各处温度均衡,保证单体电池的一致性,延长了储能电池的使用寿命,有效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储能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户用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1、户用储能是分布式能源(der)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式供能可实现输配电成本节约,实现更低成本,提高电能质量和能源效率。对于家庭而言,可通过提高自发自用比例、参与辅助服务等方式降低用电成本,同时在面临重大灾害等因素导致电网电力中端时作为应急备用电源,提升家庭供电可靠性;对于电网而言,vre(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占比快速提升,将进一步拉大发电曲线与用电曲线的差异,配置储能可将电力在时间上转移以辅助电网平衡发电能力与用电需求。

2、但是目前户用储能装置存在质量难以保障、售后服务良莠不齐的致命缺陷。通常横向放置在地面,占用室内空间大;现有户用储能装置在工作中产生大量的热量因受空间影响而累积,造成户用储能电池系统各处温度不均衡,从而影响单体电池的一致性,进而影响系统的使用寿命;现有户用储能装置的热失效防护性不够,常有因个别电芯因热失效影响整个储能系统损坏,甚至引发爆炸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户用储能装置占用空间大、温度不均衡,影响单体电池的一致性,热失效防护不够的问题,本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新型户用储能系统,采用壁挂安装形式,节省了安装空间;采用云母片隔热,可有效防止单个电池模组热失效产生的热量扩散到相邻电池模组,同时云母片与汇流铜排之间均留有泄压空间,可保证储能系统各处温度均衡,保证单体电池的一致性,延长了储能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单个电池模组热失效产生的热量也可以迅速从塑胶支架上侧连接板与连接板之间的空隙扩散出去,可有效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新型户用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电池系统、bms电池管理系统、逆变器和箱盖,所述电池系统设于箱体内,底部与箱体内底面之间留有3mm的泄压空间,所述电池系统包括若干依次并排连接且串/并联的电池模组和fpc采集电路板,所述电池模组内设有若干阵列均布的圆柱电芯,且相邻圆柱电芯之间均留有1.1~1.5mm的间隙,两相邻电池模组之间均设有云母片,用于隔热,所述云母片与两侧圆柱电芯之间均留有泄压空间,且泄压空间的上端均设有空隙让电池模组工作产生的热量快速扩散出去,所述fpc采集电路板为l型折弯板,罩设于若干电池模组的上侧和前侧,与每个电池模组的汇流铜排连接,所述逆变器设于箱体内底板上电池系统的左侧,所述bms电池管理系统设于逆变器上平面上,所述bms电池管理系统和逆变器通讯连接,且均与电池系统电性连接,所述fpc采集电路板与bms电池管理系统通讯连接,用于采集各电池模组的充/放电电压及温度,并将采集数据发送给bms电池管理系统,所述bms电池管理系统根据fpc采集电路板的反馈信息控制电池系统的充/放电电压,控制电池系统充/放时的温度不要过热,从而保护电池系统,所述箱体右侧壁上设有两个低压接口和两个高压接口,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与高压接口电性连接,所述bms电池管理系统与低压接口通讯连接,所述高压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充/放电连接,低压接口用于与用户数据处理系统连接,向用户实时反馈所述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情况。

4、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系统还包括支撑板、绝缘板、前防护侧板、后防护侧板、绝缘罩、高压绝缘罩和连接螺杆,若干依次并排连接的电池模组的左、右两端从内往外均依次设有云母片、绝缘板和支撑板,所述前防护侧板和后防护侧板分别设于电池模组的前侧和后侧,所述fpc采集电路板罩设于电池模组的上侧和前防护侧板外侧,所述绝缘罩为l型折弯板,罩设于fpc采集电路板的外侧,所述高压绝缘罩外形与左侧的支撑板外侧的电源接线盒形状一致,并罩设于该电源接线盒外端面上,所述电池系统通过四根连接螺杆锁紧固定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从左往右依次连接的汇流铜排、左塑胶支架、若干阵列均布的圆柱电芯、右塑胶支架和汇流铜排,所述圆柱电芯的两端分别插设于左塑胶支架、右塑胶支架内的电芯插槽板上,所述左塑胶支架左侧端面、右塑胶支架右侧端面均高出汇流铜排外侧面6~6.7mm,所述电芯插槽板外侧面上每列圆柱电芯对应位置均设有汇流铜排,所述汇流铜排与每个圆柱电芯端部电性连接,将若干圆柱电芯串/并联;

6、所述左塑胶支架、右塑胶支架的上侧面上与每列汇流铜排对应位置均设有凹槽,所述汇流铜排上端均设有朝内的折弯边,所述折弯边与凹槽相插接,所述左塑胶支架、右塑胶支架的上侧面上设有多个均布的朝外凸出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均设于两相邻凹槽之间;

7、所述云母片两端面分别与两相邻电池模组相对的塑胶支架端面相贴合,上端与连接板对应位置均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两侧连接板相卡接,可防止云母片产生窜动,所述云母片的两侧面分别与对应侧汇流铜排之间的距离设为6~6.7mm,即为泄压空间,所述泄压空间可将局部圆柱电芯发生热失效时产生的热量迅速从塑胶支架上端连接板与连接板之间的空隙散出去,所述云母片起到绝缘隔热的作用,可防止热量扩散到旁边的电池模组,引起意外爆炸事故的发生。

8、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左前侧壁上设有泄压阀,用于电池发生热失效时及时泄压。

9、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底部右侧两边均设有挂耳,用于将所述储能系统与墙壁壁挂安装,节省安装空间。

1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采用bms电池管理系统和逆变器,可以控制电池系统各圆柱电芯的充/放电电压和充/放电时的温度,从而保护电池系统充/放电时不会过热,提高电池系统的安全性; 2、通过在电池模组之间设置云母片隔热,可有效防止单个电池模组热失效产生的热量扩散到相邻电池模组;3、通过在云母片与汇流铜排之间设置泄压空间,可将电池模组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塑胶支架上侧连接板与连接板之间的空隙扩散出去,保证储能系统各处温度均衡,保证单体电池的一致性,延长了储能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单个电池模组热失效产生的热量也可以迅速从塑胶支架上侧连接板与连接板之间的空隙扩散出去,可有效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4、通过设置挂耳,使本技术可以与墙壁壁挂安装,节省了安装空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户用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电池系统、BMS电池管理系统、逆变器和箱盖,所述电池系统设于箱体内,底部与箱体内底面之间留有3mm的泄压空间,所述电池系统包括若干依次并排连接且串/并联的电池模组和FPC采集电路板,所述电池模组内设有若干阵列均布的圆柱电芯,且相邻圆柱电芯之间均留有1.1~1.5mm的间隙,两相邻电池模组之间均设有云母片,用于隔热,所述云母片与两侧圆柱电芯之间均留有泄压空间,且泄压空间的上端均设有空隙让电池模组工作产生的热量快速扩散出去,所述FPC采集电路板为L型折弯板,罩设于若干电池模组的上侧和前侧,与每个电池模组的汇流铜排连接,所述逆变器设于箱体内底板上电池系统的左侧,所述BMS电池管理系统设于逆变器上平面上,所述BMS电池管理系统和逆变器通讯连接,且均与电池系统电性连接,所述FPC采集电路板与BMS电池管理系统通讯连接,用于采集各电池模组的充/放电电压及温度,并将采集数据发送给BMS电池管理系统,所述BMS电池管理系统根据FPC采集电路板的反馈信息控制电池系统的充/放电电压,及充/放时的温度不要过热,从而保护电池系统,所述箱体右侧壁上设有两个低压接口和两个高压接口,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与高压接口电性连接,所述BMS电池管理系统与低压接口通讯连接,所述高压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充/放电连接,低压接口用于与用户数据处理系统连接,向用户实时反馈所述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户用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系统还包括支撑板、绝缘板、前防护侧板、后防护侧板、绝缘罩、高压绝缘罩和连接螺杆,若干依次并排连接的电池模组的左、右两端从内往外均依次设有云母片、绝缘板和支撑板,所述前防护侧板和后防护侧板分别设于电池模组的前侧和后侧,所述FPC采集电路板罩设于电池模组的上侧和前防护侧板外侧,所述绝缘罩为L型折弯板,罩设于FPC采集电路板的外侧,所述高压绝缘罩外形与左侧的支撑板外侧的电源接线盒形状一致,并罩设于该电源接线盒外端面上,所述电池系统通过四根连接螺杆锁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户用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从左往右依次连接的汇流铜排、左塑胶支架、若干阵列均布的圆柱电芯、右塑胶支架和汇流铜排,所述圆柱电芯的两端分别插设于左塑胶支架、右塑胶支架内的电芯插槽板上,所述左塑胶支架左侧端面、右塑胶支架右侧端面均高出汇流铜排外侧面6~6.7mm,所述电芯插槽板外侧面上每列圆柱电芯对应位置均设有汇流铜排,所述汇流铜排与每个圆柱电芯端部电性连接,将若干圆柱电芯串/并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户用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左前侧壁上设有泄压阀,用于电池发生热失效时及时泄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户用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底部右侧两边均设有挂耳,用于将所述储能系统与墙壁壁挂安装,节省安装空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户用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电池系统、bms电池管理系统、逆变器和箱盖,所述电池系统设于箱体内,底部与箱体内底面之间留有3mm的泄压空间,所述电池系统包括若干依次并排连接且串/并联的电池模组和fpc采集电路板,所述电池模组内设有若干阵列均布的圆柱电芯,且相邻圆柱电芯之间均留有1.1~1.5mm的间隙,两相邻电池模组之间均设有云母片,用于隔热,所述云母片与两侧圆柱电芯之间均留有泄压空间,且泄压空间的上端均设有空隙让电池模组工作产生的热量快速扩散出去,所述fpc采集电路板为l型折弯板,罩设于若干电池模组的上侧和前侧,与每个电池模组的汇流铜排连接,所述逆变器设于箱体内底板上电池系统的左侧,所述bms电池管理系统设于逆变器上平面上,所述bms电池管理系统和逆变器通讯连接,且均与电池系统电性连接,所述fpc采集电路板与bms电池管理系统通讯连接,用于采集各电池模组的充/放电电压及温度,并将采集数据发送给bms电池管理系统,所述bms电池管理系统根据fpc采集电路板的反馈信息控制电池系统的充/放电电压,及充/放时的温度不要过热,从而保护电池系统,所述箱体右侧壁上设有两个低压接口和两个高压接口,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与高压接口电性连接,所述bms电池管理系统与低压接口通讯连接,所述高压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充/放电连接,低压接口用于与用户数据处理系统连接,向用户实时反馈所述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情况。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升易冬成刘强军练兵张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远东锂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