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骨科用多功能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骨科用多功能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66639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科用多功能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涉及骨科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机构一、固定机构二,所述固定机构一位于固定机构二的右侧,所述固定机构一包括有升降调节板,所述升降调节板的后侧固定安装有调节背板一,所述升降调节板的上方设置有上盖机构,所述升降调节板的下方设置有下盖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二的后侧设置有调节背板二,所述固定机构二排除调节背板二以外的结构均与固定机构一一致,所述调节背板二的右侧开设有活动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节背板二、调节背板一、定位孔、活动槽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使结构相同的固定机构一与固定机构二可进行角度调节,从而方便适应患者不同角度受伤肢体的固定,提高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骨科医疗辅助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骨科用多功能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1、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肢体受创一般是指肢体骨折,骨折患者需要骨科医生进行急救,肢体骨折患者救治时需要先固定患者的肢体,防止患者因自身疼痛移动骨折部分造成二次受伤。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2、因为现有的肢体骨折固定方式一般是通过使用绷带和固定板的方式相互捆扎将肢体固定,而在实际固定时,患者肢体会由于疼痛而无法伸直,只能以某种角度弯折保持,而固定板的长度以及角度无法进行调节,固定时无法进行实时调整,造成使用的不便,同时针对下肢或较为肥胖的患者进行肢体固定时,由于直径较大,因此用到的固定板数量也较多,从而导致出现只能由两名以及两名以上的医护人员才能进行快速固定,单独的医护人员无法及时对肢体进行快速固定,影响急救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骨科用多功能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骨科用多功能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机构一、固定机构二,所述固定机构一位于固定机构二的右侧,所述固定机构一包括有升降调节板,所述升降调节板的后侧固定安装有调节背板一,所述升降调节板的上方设置有上盖机构,所述升降调节板的下方设置有下盖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二的后侧设置有调节背板二,所述固定机构二排除调节背板二以外的结构均与固定机构一一致,所述调节背板二的右侧开设有活动槽,所述调节背板一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延伸活动板,所述延伸活动板的左侧外壁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所述延伸活动板活动安装在活动槽的内壁上下两侧之间,所述调节背板二的顶部右侧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内壁右侧螺纹安装有定位螺纹插杆,所述定位螺纹插杆的右端贯穿至活动槽的内腔且与定位孔螺纹连接,所述定位螺纹插杆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旋钮。

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升降调节板的内部开设有升降调节舱,所述升降调节舱的内壁顶部活动安装有升降螺纹杆,所述升降螺纹杆的底端贯穿至升降调节板的下方且固定安装有升降旋钮,所述升降螺纹杆的外壁螺纹安装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顶杆,两个所述顶杆的顶端均贯穿至升降调节板的顶部,两个所述顶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活动轴。

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盖机构包括有上弧板一,所述上弧板一的后侧底端与活动轴活动连接,所述上弧板一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内腔滑动安装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的前侧固定安装有上弧板二,所述固定盒的顶端螺纹安装有紧固丝杆,所述紧固丝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紧固旋钮,所述紧固丝杆的底端贯穿至固定盒的内腔且与伸缩板的顶部搭接。

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盒的内壁后侧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前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伸缩板的内部开设有伸缩槽,所述伸缩槽的内壁后侧固定安装有限位环,所述伸缩杆贯穿于限位环的内圈至伸缩槽的内腔。

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弧板二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帆布带,所述固定帆布带的顶部后侧固定安装有魔术贴钩面,所述固定帆布带的顶部前侧固定安装有魔术贴毛面。

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下盖机构包括有下弧板一,所述下弧板一固定安装在升降调节板的底部,所述下弧板一的前端固定安装有调节盒,所述调节盒的内腔滑动连接有调节滑板,所述调节滑板的前侧固定安装有下弧板二,所述调节盒的底部螺纹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贯穿至调节盒的内腔,所述螺纹杆的底端设置有旋钮。

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调节盒的内壁前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方框,所述调节滑板的后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调节滑板贯穿限位方框的内圈至调节盒的内腔,所述限位板位于调节盒的内腔。

1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下弧板二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固定帆布带贯穿于导向杆并向上对折。

1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下弧板一与下弧板二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纱布定位机构。

1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四个所述纱布定位机构均包括有夹持板,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夹持板的相背面均开设有纱布夹槽,四个所述纱布夹槽的内壁底部均贯穿螺纹安装有夹持螺纹杆,四根所述夹持螺纹杆的底端分别贯穿至四个夹持板的底端且固定安装有夹持旋钮,四根所述夹持螺纹杆的顶端分别贯穿至四个纱布夹槽的内腔且固定安装有夹盘。

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4、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骨科用多功能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通过调节背板二、调节背板一、定位孔、活动槽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使结构相同的固定机构一与固定机构二可进行角度调节,从而方便适应患者不同角度受伤肢体的固定,提高适用性。

15、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骨科用多功能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通过升降调节板、上盖机构、下盖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使结构相同的固定机构一与固定机构二均可进行不同高度以及不同宽度的调节,从而方便适用于不同体型患者的肢体,且固定方法简单快捷,单人即可操作。

16、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骨科用多功能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通过纱布定位机构可将纱布固定在固定机构一以及固定机构二内,从而在对患者进行肢体固定的同时还能对患者肢体进行止血,同时可随时对染血的纱布进行拆除,方便更换新的纱布,提高装置的功能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用多功能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机构一(1)、固定机构二(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一(1)位于固定机构二(2)的右侧,所述固定机构一(1)包括有升降调节板(12),所述升降调节板(12)的后侧固定安装有调节背板一(11),所述升降调节板(12)的上方设置有上盖机构(13),所述升降调节板(12)的下方设置有下盖机构(14),所述固定机构二(2)的后侧设置有调节背板二(21),所述固定机构二(2)排除调节背板二(21)以外的结构均与固定机构一(1)一致,所述调节背板二(21)的右侧开设有活动槽(212),所述调节背板一(1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延伸活动板(111),所述延伸活动板(111)的左侧外壁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112),所述延伸活动板(111)活动安装在活动槽(212)的内壁上下两侧之间,所述调节背板二(21)的顶部右侧开设有调节槽(211),所述调节槽(211)的内壁右侧螺纹安装有定位螺纹插杆(213),所述定位螺纹插杆(213)的右端贯穿至活动槽(212)的内腔且与定位孔(112)螺纹连接,所述定位螺纹插杆(213)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旋钮(2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用多功能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板(12)的内部开设有升降调节舱(121),所述升降调节舱(121)的内壁顶部活动安装有升降螺纹杆(122),所述升降螺纹杆(122)的底端贯穿至升降调节板(12)的下方且固定安装有升降旋钮(123),所述升降螺纹杆(122)的外壁螺纹安装有升降板(124),所述升降板(124)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顶杆(125),两个所述顶杆(125)的顶端均贯穿至升降调节板(12)的顶部,两个所述顶杆(12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活动轴(1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用多功能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机构(13)包括有上弧板一(131),所述上弧板一(131)的后侧底端与活动轴(126)活动连接,所述上弧板一(131)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盒(132),所述固定盒(132)的内腔滑动安装有伸缩板(135),所述伸缩板(135)的前侧固定安装有上弧板二(136),所述固定盒(132)的顶端螺纹安装有紧固丝杆(133),所述紧固丝杆(13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紧固旋钮(134),所述紧固丝杆(133)的底端贯穿至固定盒(132)的内腔且与伸缩板(135)的顶部搭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骨科用多功能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盒(132)的内壁后侧固定安装有伸缩杆(1321),所述伸缩杆(1321)的前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322),所述伸缩板(135)的内部开设有伸缩槽(1351),所述伸缩槽(1351)的内壁后侧固定安装有限位环(1352),所述伸缩杆(1321)贯穿于限位环(1352)的内圈至伸缩槽(1351)的内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骨科用多功能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弧板二(136)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帆布带(137),所述固定帆布带(137)的顶部后侧固定安装有魔术贴钩面(138),所述固定帆布带(137)的顶部前侧固定安装有魔术贴毛面(13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骨科用多功能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机构(14)包括有下弧板一(141),所述下弧板一(141)固定安装在升降调节板(12)的底部,所述下弧板一(141)的前端固定安装有调节盒(142),所述调节盒(14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调节滑板(144),所述调节滑板(144)的前侧固定安装有下弧板二(147),所述调节盒(142)的底部螺纹安装有螺纹杆(143),所述螺纹杆(143)的顶端贯穿至调节盒(142)的内腔,所述螺纹杆(143)的底端设置有旋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骨科用多功能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盒(142)的内壁前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方框(146),所述调节滑板(144)的后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45),所述调节滑板(144)贯穿限位方框(146)的内圈至调节盒(142)的内腔,所述限位板(145)位于调节盒(142)的内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骨科用多功能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弧板二(147)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导向杆(148),所述固定帆布带(137)贯穿于导向杆(148)并向上对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骨科用多功能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弧板一(141)与下弧板二(147)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纱布定位机构(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用多功能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机构一(1)、固定机构二(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一(1)位于固定机构二(2)的右侧,所述固定机构一(1)包括有升降调节板(12),所述升降调节板(12)的后侧固定安装有调节背板一(11),所述升降调节板(12)的上方设置有上盖机构(13),所述升降调节板(12)的下方设置有下盖机构(14),所述固定机构二(2)的后侧设置有调节背板二(21),所述固定机构二(2)排除调节背板二(21)以外的结构均与固定机构一(1)一致,所述调节背板二(21)的右侧开设有活动槽(212),所述调节背板一(1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延伸活动板(111),所述延伸活动板(111)的左侧外壁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112),所述延伸活动板(111)活动安装在活动槽(212)的内壁上下两侧之间,所述调节背板二(21)的顶部右侧开设有调节槽(211),所述调节槽(211)的内壁右侧螺纹安装有定位螺纹插杆(213),所述定位螺纹插杆(213)的右端贯穿至活动槽(212)的内腔且与定位孔(112)螺纹连接,所述定位螺纹插杆(213)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旋钮(2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用多功能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板(12)的内部开设有升降调节舱(121),所述升降调节舱(121)的内壁顶部活动安装有升降螺纹杆(122),所述升降螺纹杆(122)的底端贯穿至升降调节板(12)的下方且固定安装有升降旋钮(123),所述升降螺纹杆(122)的外壁螺纹安装有升降板(124),所述升降板(124)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顶杆(125),两个所述顶杆(125)的顶端均贯穿至升降调节板(12)的顶部,两个所述顶杆(12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活动轴(1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用多功能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机构(13)包括有上弧板一(131),所述上弧板一(131)的后侧底端与活动轴(126)活动连接,所述上弧板一(131)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盒(132),所述固定盒(132)的内腔滑动安装有伸缩板(135),所述伸缩板(135)的前侧固定安装有上弧板二(136),所述固定盒(132)的顶端螺纹安装有紧固丝杆(133),所述紧固丝杆(13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紧固旋钮(134),所述紧固丝杆(133)的底端贯穿至固定盒(132)的内腔且与伸缩板(135)的顶部搭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骨科用多功能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盒(132)的内壁后侧固定安装有伸缩杆(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鹏孙鹏鹏邓钰泓金瑛邹刚杨晋朱劲松熊华章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