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摄像头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6124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22
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载摄像头支撑结构,其包含:一摄影模组固定件,包含一滑动部及至少一侧板部,该滑动部的中间部位形成一凹置槽,用以安装一摄影模组,该凹置槽上下缘分别形成一圆弧板,二圆弧板内侧的圆弧的圆心相同,圆心连线并通过该摄影模组的一摄像镜头的光学中心;一后盖,其前侧形成一第一连接开口,后侧开设一第二开口及数个第一螺丝孔,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及一前盖,其前侧形成一贴附平面,开设一镜头孔以贴附于挡风玻璃上,后侧对应该复数个第一螺丝孔位置形成数个第一螺丝柱、形成一第二连接开口,并具有二个平行设置的滑动导引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摄影机辅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协助行车记录器的摄影机安装,可转动摄影机却无损摄影机镜头中心位置的车载摄像头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1、请参见图1,该图为一种习知用于安装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erassistance systems,adas)的前置镜头的支架的示意图。该支架的前盖1上有枢纽结构2,枢纽结构2连接内置的摄影模组外露的摄像头3。支架的下盖4侧边安装了一个角度调整拨杆5,该角度调整拨杆5与枢纽结构2同轴连接,以便旋转时带动枢纽结构2旋转,从而改变摄像头3的视角。支架的前盖1上贴附双面胶6,用来紧密地安装于车辆挡风玻璃上。依此做法,司机可以依其需要随时改变摄像头3的视角,无须将支架自挡风玻璃上拆下。

2、这种支架的设计存在一些先天的问题。首先,前方摄像头3是安装于支架并固定在挡风玻璃上,摄像头3在调整俯仰角度以进行校正时,若枢纽结构2的转动轴心不在摄像头3的镜头中心时,调整的动作可能会造成镜头中心位置(高度)的改变,也改变了影像的取景范围。另外,枢纽结构2的设计要求支架侧面开设孔洞,导致在模具中需使用到滑块,进而增加壳体的成本。最后,枢纽结构2的固定方式通常借由螺丝锁紧,但螺丝会有松动可能,特别是当摄像头3本身重量加上车辆行驶上下晃动时,会产生可能让锁固螺丝松动的力矩造成摄像头3松动,也会影响到影像的品质。

3、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从而有本技术的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摄像头支撑结构。

2、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载摄像头支撑结构,其包含:一摄影模组固定件,包含一滑动部及该滑动部至少一侧的侧板部,该滑动部向一侧突出,其中间部位形成一凹置槽,用以安装一摄影模组,该凹置槽内开设一第一开口,该凹置槽上下缘分别形成一圆弧板,二圆弧板内侧于任一横断面截出圆弧的圆心相同,圆心处连成一直线并通过该摄影模组的一摄像镜头的光学中心;一后盖,其前侧形成一第一连接开口,后侧开设一第二开口及复数个第一螺丝孔,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及一前盖,其前侧形成一贴附平面用以贴附于挡风玻璃上,该贴附平面上开设一镜头孔,后侧对应该复数个第一螺丝孔位置形成复数个第一螺丝柱、形成一第二连接开口,并具有二个平行设置的滑动导引壁,该二个平行设置的滑动导引壁末端形成具有与该二圆弧板内侧相同弧度的圆弧抵接区。将该第一连接开口对准该第二连接开口,使用螺丝经过该第一螺丝孔锁接对应的该第一螺丝柱,将该摄影模组固定件紧密夹持于该前盖与该后盖之间;每一圆弧抵接区抵接一个圆弧板内侧,从而限定该摄影模组固定件仅能以该直线为轴心线转动。

3、在一实施例中,该前盖的后侧于该第二连接开口内侧形成复数个卡钩,该后盖的前侧于该第一连接开口内侧对应该复数个卡钩的位置形成复数个卡槽,当每一卡钩卡置入对应的卡槽中时,该前盖与该后盖可拆卸地暂时固接。

4、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后盖的前侧于该第一连接开口内侧进一步形成复数个第二螺丝柱,该前盖的后侧进一步对应该复数个第二螺丝柱位置形成复数个第二螺丝孔,使用螺丝经过该第二螺丝孔锁接对应的该第二螺丝柱。

5、依照本技术,该第一连接开口内侧可进一步形成一环状凹槽,该第二连接开口内侧进一步形成一环状凸板,该环状凸板插入该环状凹槽从而该第一连接开口与该第二连接开口密接。

6、依照本技术,该第一连接开口内侧可进一步形成一环状凸板,该第二连接开口内侧进一步形成一环状凹槽,该环状凸板插入该环状凹槽从而该第一连接开口与该第二连接开口密接。

7、依照本技术,该圆弧板之一对应该复数个第一螺丝柱处可开设复数个连通槽,让每一第一螺丝柱穿过一个连通槽与对应的该第一螺丝孔对接,但不影响该摄影模组固定件的转动。

8、依照本技术,每一第一螺丝孔可进一步向该容置空间处延伸一螺丝导管,每一螺丝导管末端形成圆弧面,用以紧贴该圆弧板外侧。

9、依照本技术,该后盖内部可进一步形成至少一对限位肋条,用以夹持该摄影模组固定件,避免该摄影模组固定件于该至少一对限位肋条间移动。

10、依照本技术,该贴附平面可进一步形成至少一凹陷区,每一凹陷区用以贴附一双面胶。

11、依照本技术,当该摄影模组固定件安装该摄影模组并固接于该前盖与该后盖间时,该摄影模组的电力线或信号线可依序通过该第一开口与该第二开口以向车载摄像头支撑结构的外部延伸。

12、本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

13、第一、本技术的车载摄像头支撑结构由摄影模组固定件、后盖与前盖等元件所组成,模具制作时不需要侧面滑块,可由一模多穴射出,减少营运成本。

14、第二、摄影模组固定件的旋转中心亦为摄像镜头的光学中心,在调整摄像镜头俯仰角度时不会偏宜移其中心点高度。

15、第三、摄影模组固定件与前盖的滑动导引壁相抵接,借此滑动调整其角度。螺丝可将后盖、摄影模组固定件与前盖锁固,组装作业具方便性。车辆行驶中的上下晃动产生的力矩不影响螺丝锁固,车载摄像头支撑结构整体具有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摄像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摄像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前盖的后侧在该第二连接开口内侧形成复数个卡钩,该后盖的前侧在该第一连接开口内侧对应该复数个卡钩的位置形成复数个卡槽,当每一卡钩卡置入对应的卡槽中时,该前盖与该后盖可拆卸地暂时固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摄像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后盖的前侧在该第一连接开口内侧形成复数个第二螺丝柱,该前盖的后侧对应该复数个第二螺丝柱位置形成复数个第二螺丝孔,凭借螺丝经过该第二螺丝孔锁接对应的该第二螺丝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摄像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开口内侧形成一环状凹槽,该第二连接开口内侧形成一环状凸板,该环状凸板插入该环状凹槽从而该第一连接开口与该第二连接开口密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摄像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开口内侧形成一环状凸板,该第二连接开口内侧形成一环状凹槽,该环状凸板插入该环状凹槽从而该第一连接开口与该第二连接开口密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摄像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圆弧板之一对应该复数个第一螺丝柱处开设复数个连通槽,让每一第一螺丝柱穿过一个连通槽与对应的该第一螺丝孔对接,但不影响该摄影模组固定件的转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摄像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螺丝孔向该容置空间处延伸一螺丝导管,每一螺丝导管末端形成圆弧面,用以紧贴该圆弧板外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摄像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后盖内部形成至少一对限位肋条,用以夹持该摄影模组固定件,避免该摄影模组固定件在该至少一对限位肋条间移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摄像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贴附平面形成至少一凹陷区,每一凹陷区用以贴附一双面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摄像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摄影模组固定件安装该摄影模组并固接于该前盖与该后盖间,该摄影模组的电力线或信号线能够依序通过该第一开口与该第二开口以向车载摄像头支撑结构的外部延伸。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摄像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摄像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前盖的后侧在该第二连接开口内侧形成复数个卡钩,该后盖的前侧在该第一连接开口内侧对应该复数个卡钩的位置形成复数个卡槽,当每一卡钩卡置入对应的卡槽中时,该前盖与该后盖可拆卸地暂时固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摄像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后盖的前侧在该第一连接开口内侧形成复数个第二螺丝柱,该前盖的后侧对应该复数个第二螺丝柱位置形成复数个第二螺丝孔,凭借螺丝经过该第二螺丝孔锁接对应的该第二螺丝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摄像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开口内侧形成一环状凹槽,该第二连接开口内侧形成一环状凸板,该环状凸板插入该环状凹槽从而该第一连接开口与该第二连接开口密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摄像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开口内侧形成一环状凸板,该第二连接开口内侧形成一环状凹槽,该环状凸板插入该环状凹槽从而该第一连接开口与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镇州
申请(专利权)人:欧特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