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辊套拆卸装置及辊套拆卸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辊套拆卸装置及辊套拆卸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65904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辊套拆卸装置及辊套拆卸方法,涉及辅助拆装设备技术领域。辊套拆卸装置包括支撑单元和加热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形成有顶部开口的容置空间,所述开口的孔径大于镶套辊的辊套的内径,所述开口的边缘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用于伸入所述辊套的设置于轴向端部的凹槽并与所述凹槽的槽底接触;所述加热单元设置于所述支撑单元的顶部,所述加热单元具有上下贯穿设置的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的孔径大于所述辊套的外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实现辊套与辊轴的分离的同时,降低辊套的损伤几率,使得拆卸后的辊套在维护后能够继续投入使用,而避免以破坏性的方式拆卸辊套,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辅助拆装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辊套拆卸装置及辊套拆卸方法


技术介绍

1、镶套辊在双辊薄带连铸连轧等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镶套辊通常包括辊轴和套设于辊轴的辊套例如铜套,辊套与辊轴为过盈配合,例如过盈量在1至2mm,从而辊轴与辊套能够同步转动,从而满足辊压需求。辊套在长时间使用后,往往因表面与物料接触磨损而报废。此时通常采用液压千斤顶法、竖立吊装加热炉加热法及横卧吊装加热炉加热法等方法将报废的辊套从辊轴上拆卸下来,并更换新的辊套。而这些方法中,对辊套的拆卸往往是破坏性的。具体而言,辊套通常会受到径向力(例如对辊套沿径向从外至内的径向挤压力或者辊轴对辊套沿径向从内至外的径向碰撞力)和对其轴向端面的轴向支撑力,辊套受径向力时,辊套内壁面容易变形导致难以再次装配至辊轴,辊套的轴向端面损坏时,会导致轴向端面与设置于其轴向外端的侧封板之间的摩擦力不均匀,进而引发与侧封板密封性问题(例如镶套辊转动时辊套的轴向端面与侧封板密封封住液体高温金属),还会影响铸轧产品在辊长方向的尺寸一致性,影响产品品质。例如液压千斤顶法需要使镶套辊的辊套与液压千斤顶的壳体相对固定,利用液压千斤顶的顶杆顶在辊轴上,利用液压千斤顶的顶升力使得辊套和辊轴分离,这种情况下辊套的轴向端面容易损坏。

2、但是,一些情况下,虽然需要对辊套进行拆卸,但是辊套表面的磨损程度并未达到报废的程度。例如一些镶套辊设置有水冷通道,水冷通道分布于辊套和辊轴中,水冷通道用于对镶套辊进行降温,提升镶套辊的使用寿命,此时,辊套水冷通道与辊轴冷却水道需要连通并确保辊套内壁与辊轴外壁的密封性,因此对辊套内壁与辊轴外壁的圆度和光洁度要求更高。而当冷却水中杂质沉积而拆卸辊套时,辊套内壁极易变形和划伤,破坏辊套内壁与辊轴外壁的密封性,导致辊套难以再次装配至辊轴并继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如何降低拆卸辊套时对辊套的破坏可能性的问题。

2、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辊套拆卸装置,包括支撑单元和加热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形成有顶部开口的容置空间,所述开口的孔径大于镶套辊的辊套的内径,所述开口的边缘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用于伸入所述辊套的设置于轴向端部的凹槽并与所述凹槽的槽底接触;

3、所述加热单元设置于所述支撑单元的顶部,所述加热单元具有上下贯穿设置的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的孔径大于所述辊套的外径。

4、可选地,所述支撑单元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支撑座的底部,以对所述支撑座进行支撑,所述支撑架设有所述容置空间,所述开口向上贯穿所述支撑架和所述支撑座设置。

5、可选地,所述支撑座包括座板和支撑台,所述座板支撑于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台设置于座板的顶端,所述支撑台与所述凹槽插接连接,且所述支撑台的高度大于所述凹槽的深度;所述加热单元支撑于所述座板和所述支撑架中的至少一个。

6、可选地,所述支撑架的侧方设置有第一开放口,所述第一开放口在所述开口的径向与所述开口连通,所述第一开放口的宽度大于所述镶套辊的至少部分轴段的直径;

7、或者,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于所述开口的周向,所述第一架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架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架体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架体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锁紧件连接,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合围形成所述容置空间。

8、可选地,所述支撑座的侧方设置有第二开放口,所述第二开放口在所述开口的径向与所述开口连通,所述第二开放口的宽度大于所述镶套辊端部的直径,且小于所述辊套的内径;

9、或者,所述支撑座包括第一座和第二座,于所述开口的周向,所述第一座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座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座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座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锁紧件连接。

10、可选地,所述支撑单元支撑于地面,所述容置空间的底部设置有过孔,所述地面设置有凹坑,所述凹坑与所述过孔连通,所述过孔的直径大于所述镶套辊的下端的直径。

11、可选地,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加热组件和保温罩,所述加热组件围成有所述加热腔,所述保温罩设置于所述加热组件的外周。

12、可选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电加热件和感温元件,所述感温元件用于检测所述电加热件和/或所述辊套的温度。

13、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辊套拆卸方法,基于如上第一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辊套拆卸装置,所述辊套拆卸方法包括:

14、吊运镶套辊,使得所述镶套辊的辊套的凹槽的槽底支撑于所述辊套拆卸装置的支撑座;

15、通过所述辊套拆卸装置的加热单元在所述辊套的外周对所述辊套进行加热。

16、可选地,所述辊套拆卸方法还包括:利用所述镶套辊的辊轴的重力使得所述辊轴向下运动而与所述辊套分离;

17、和/或,所述加热单元升温的速率大于2℃/分钟且小于4℃/分钟。

18、相对于相关的现有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辊套拆卸装置及辊套拆卸方法中,通常以支撑单元作为整个辊套拆卸装置的支撑基础,利用支撑座对辊套的凹槽的槽底的支撑实现对整个镶套辊的支撑,并利用加热单元在镶套辊的辊套的外周对辊套进行加热,利用辊套与辊轴的温差使得二者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大,降低二者相对分离的阻力,利用例如辊轴的自身重力使得辊轴逐渐向下运动,将开口的孔径设置为大于镶套辊的辊套的内径,从而辊轴上用于安装辊套的轴段可以经容置空间的顶部开口而进入容置空间,实现辊轴与辊套的分离。这样,支撑单元不必与镶套辊的辊套的轴向端面接触而实现对辊套的轴向位置固定,从而降低辊套的轴向端面因受力而损坏的可能性,并且,无需对辊套进行径向挤压以实现对辊套的径向位置固定,从而可以降低辊套内壁的损坏可能性,此外,可以利用辊轴的自身重力使得辊套与辊轴相对运动而分离,二者的分离运动较为平缓,避免二者相对运动时辊轴偏斜导致辊套的内壁与辊轴的外壁在周向的接触力不均匀而造成辊套的损伤。总体而言,本专利技术能够在实现辊套与辊轴的分离的同时,降低辊套的损伤几率,使得拆卸后的辊套在维护后能够继续投入使用,而避免以破坏性的方式拆卸辊套,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辊套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单元(1)和加热单元(2),所述支撑单元(1)形成有顶部开口(131)的容置空间(13),所述开口(131)的孔径大于镶套辊(3)的辊套(32)的内径,所述开口(131)的边缘设有支撑座(12),所述支撑座(12)用于伸入所述辊套(32)的设置于轴向端部的凹槽(322)并与所述凹槽(322)的槽底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套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1)还包括支撑架(11),所述支撑架(11)位于所述支撑座(12)的底部,以对所述支撑座(12)进行支撑,所述支撑架(11)设有所述容置空间(13),所述开口(131)向上贯穿所述支撑架(11)和所述支撑座(12)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套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2)包括座板(121)和支撑台(122),所述座板(121)支撑于所述支撑架(11),所述支撑台(122)设置于座板(121)的顶端,所述支撑台(122)与所述凹槽(322)插接连接,且所述支撑台(122)的高度大于所述凹槽(322)的深度;所述加热单元(2)支撑于所述座板(121)和所述支撑架(11)中的至少一个。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套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1)的侧方设置有第一开放口(114),所述第一开放口(114)在所述开口(131)的径向与所述开口(131)连通,所述第一开放口(114)的宽度大于所述镶套辊(3)的至少部分轴段的直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辊套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2)的侧方设置有第二开放口,所述第二开放口在所述开口(131)的径向与所述开口(131)连通,所述第二开放口的宽度大于所述镶套辊(3)端部的直径,且小于所述辊套(32)的内径;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辊套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1)支撑于地面,所述容置空间(13)的底部设置有过孔(115),所述地面设置有凹坑,所述凹坑与所述过孔(115)连通,所述过孔(115)的直径大于所述镶套辊(3)的下端的直径。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辊套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2)包括加热组件(21)和保温罩(22),所述加热组件(21)围成有所述加热腔,所述保温罩(22)设置于所述加热组件(21)的外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辊套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21)包括电加热件和感温元件,所述感温元件用于检测所述电加热件和/或所述辊套(32)的温度。

9.一种辊套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辊套拆卸装置,所述辊套拆卸方法包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辊套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套拆卸方法还包括:利用所述镶套辊(3)的辊轴(31)的重力使得所述辊轴(31)向下运动而与所述辊套(32)分离;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套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单元(1)和加热单元(2),所述支撑单元(1)形成有顶部开口(131)的容置空间(13),所述开口(131)的孔径大于镶套辊(3)的辊套(32)的内径,所述开口(131)的边缘设有支撑座(12),所述支撑座(12)用于伸入所述辊套(32)的设置于轴向端部的凹槽(322)并与所述凹槽(322)的槽底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套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1)还包括支撑架(11),所述支撑架(11)位于所述支撑座(12)的底部,以对所述支撑座(12)进行支撑,所述支撑架(11)设有所述容置空间(13),所述开口(131)向上贯穿所述支撑架(11)和所述支撑座(12)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套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2)包括座板(121)和支撑台(122),所述座板(121)支撑于所述支撑架(11),所述支撑台(122)设置于座板(121)的顶端,所述支撑台(122)与所述凹槽(322)插接连接,且所述支撑台(122)的高度大于所述凹槽(322)的深度;所述加热单元(2)支撑于所述座板(121)和所述支撑架(11)中的至少一个。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套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1)的侧方设置有第一开放口(114),所述第一开放口(114)在所述开口(131)的径向与所述开口(131)连通,所述第一开放口(11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霆孙小平臧智群郭海涛李开平张科立陈先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