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新型膜结构吸声组件的声屏障单元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5858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20
本技术提供一种含有新型膜结构吸声组件的声屏障单元板,其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吸声组件,所述外壳包括面板、背板和连接所述面板和背板的上侧板、下侧板,所述吸声组件设置在所述上侧板和下侧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组件包括微孔板层和薄膜层,所述微孔板层和所述薄膜层前后设置,薄膜层设置在所述微孔板层的一侧,所述微孔板层嵌设在所述上侧板和所述下侧板之间,其采用新型吸声衬件,其用环保的金属材料或塑料薄膜等替代现有的玻璃棉岩棉等环境污染较大的材料,不但解决了现有的吸声材料的环境污染问题,其原料来源易得,容易制作,更换简单,成本低廉而且吸声系数高,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噪声防护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含有新型膜结构吸声组件的声屏障单元板


技术介绍

1、声屏障是指在声源和接收者之间插入一个设施,使声波传播有一个显著的附加衰减,从而减弱接收者所在的一定区域内的噪声影响。分为交通隔音屏障、设备噪音衰减隔音屏障、工业厂界隔音屏障、公路和高速公路上是使用各类型声屏障最多的地方。

2、根据材料来分,声屏障一般可分为金属声屏障、非金属声屏障和通透声屏障,金属声屏障和非金属声屏障一般均包括外壳及设置在外壳内的吸声衬件,现有的吸声衬件一般是由玻璃棉、岩棉或者三聚氰胺等制作而成,但玻璃棉、岩棉等制作过程对人体伤害大,其材料本身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湿热等的影响,时间长了也会粉化,其粉化颗粒和纤维对环境也存在着较大的污染,因此如何设计寻找一种含有环境友好、吸声系数高、吸声效果好的吸声组件的声屏障成为行业内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含有新型膜结构吸声组件的声屏障单元板。

2、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含有新型膜结构吸声组件的声屏障单元板,其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吸声组件,所述外壳包括设置有透声孔的面板、背板和连接所述面板和背板的上侧板、下侧板,所述吸声组件嵌设在所述上侧板和下侧板之间,所述吸声组件包括微孔板层和薄膜层,所述薄膜层设置在所述微孔板层的一侧。

3、优选的,所述微孔板层嵌设在所述上侧板和下侧板之间,所述薄膜层周边由框架固定并嵌设在所述上侧板和下侧板之间,所述薄膜层与所述微孔板层之间的间距大于1cm。

4、优选的,所述微孔板层靠近所述面板侧,所述薄膜层靠近所述背板侧,所述微孔板层与所述面板之间距离为5~100mm,所述薄膜层与所述背板距离为30~50mm,所述微孔板为中间部分凸起的非平面结构,所述凸起部分朝向所述面板。

5、优选的,所述薄膜为双层结构,所述微孔板设置在所述面板和所述薄膜之间,所述薄膜的双层结构之间的间隙为5~50mm。。

6、优选的,所述薄膜为双层结构,所述微孔板设置在所述薄膜的双层结构之间。

7、优选的,所述微孔板由两个或以上的微孔板段拼接组成。

8、优选的,所述微孔板由三个微孔板段拼接组成,至少两个所述微孔板段的高度不相等。

9、优选的,所述微孔板层与所述薄膜层之间形成的空腔为变截面空腔,所述变截面空腔为包括一个或数个两头窄中间宽或者两头宽中间窄的渐变结构单元。

10、优选的,所述微孔板层的厚度为0.5~1.5mm,所述薄膜层厚度为20~50μm。

11、优选的,所述薄膜层上设置有微孔,所述薄膜材料为pe、pvc、pp、pvf中的一种或两种。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含有新型膜结构吸声组件的声屏障单元板,其采用新型吸声衬件,其用环保的金属材料和塑料薄膜替代现有的玻璃棉岩棉等环境污染较大的材料,不但解决了现有的吸声材料的环境污染问题,其原料来源易得,容易制作,更换简单,成本低廉而且吸声系数高,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有新型膜结构吸声组件的声屏障单元板,其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吸声组件,所述外壳包括设置有透声孔的面板、背板和连接所述面板和背板的上侧板、下侧板,所述吸声组件嵌设在所述上侧板和下侧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组件包括微孔板层和薄膜层,所述薄膜层设置在所述微孔板层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新型膜结构吸声组件的声屏障单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板层嵌设在所述上侧板和下侧板之间,所述薄膜层周边由框架固定并嵌设在所述上侧板和下侧板之间,所述薄膜层与所述微孔板层之间的间距大于1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有新型膜结构吸声组件的声屏障单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板层靠近所述面板侧,所述薄膜层靠近所述背板侧,所述微孔板层与所述面板之间距离为5~100mm,所述薄膜层与所述背板距离为30~50mm,所述微孔板为中间部分凸起的非平面结构,所述凸起部分朝向所述面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有新型膜结构吸声组件的声屏障单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为双层结构,所述微孔板设置在所述面板和所述薄膜之间,所述薄膜的双层结构之间的间隙为5~5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有新型膜结构吸声组件的声屏障单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为双层结构,所述微孔板设置在所述薄膜的双层结构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新型膜结构吸声组件的声屏障单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板由两个或以上的微孔板段拼接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有新型膜结构吸声组件的声屏障单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板由三个微孔板段拼接组成,至少两个所述微孔板段的高度不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含有新型膜结构吸声组件的声屏障单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板层与所述薄膜层之间形成的空腔为变截面空腔,所述变截面空腔为包括一个或数个两头窄中间宽或者两头宽中间窄的渐变结构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新型膜结构吸声组件的声屏障单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板层的厚度为0.5~1.5mm,所述薄膜层厚度为20~5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新型膜结构吸声组件的声屏障单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层上设置有微孔,所述薄膜材料为PE、PVC、PP、PVF中的一种或两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新型膜结构吸声组件的声屏障单元板,其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吸声组件,所述外壳包括设置有透声孔的面板、背板和连接所述面板和背板的上侧板、下侧板,所述吸声组件嵌设在所述上侧板和下侧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组件包括微孔板层和薄膜层,所述薄膜层设置在所述微孔板层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新型膜结构吸声组件的声屏障单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板层嵌设在所述上侧板和下侧板之间,所述薄膜层周边由框架固定并嵌设在所述上侧板和下侧板之间,所述薄膜层与所述微孔板层之间的间距大于1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有新型膜结构吸声组件的声屏障单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板层靠近所述面板侧,所述薄膜层靠近所述背板侧,所述微孔板层与所述面板之间距离为5~100mm,所述薄膜层与所述背板距离为30~50mm,所述微孔板为中间部分凸起的非平面结构,所述凸起部分朝向所述面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有新型膜结构吸声组件的声屏障单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为双层结构,所述微孔板设置在所述面板和所述薄膜之间,所述薄膜的双层结构之间的间隙为5~5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漫康毅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中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