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植物乳植杆菌M2及其在滇黄精发酵加工中的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植物乳植杆菌M2及其在滇黄精发酵加工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5692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植物乳植杆菌M2及其在滇黄精发酵加工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揭示一种分离自发酵浆水的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并将其命名为植物乳植杆菌M2,该菌株能够有效地提高滇黄精的抗氧化能力(包括提高自由基清除能力)。基于此,本发明专利技术也揭示了含有该菌株的试剂盒,以及利用该菌株提高滇黄精的抗氧化能力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及发酵领域,涉及一株植物乳植杆菌,具体涉及植物乳植杆菌m2及其在滇黄精发酵加工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t&hemsl.)百合科黄精属草本植物,根状茎近圆柱形或近连珠状,结节有时作不规则菱状,肥厚。茎顶端作攀援状。叶轮生,每轮3-10枚,条形、条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先端拳卷。花序具花,总花梗下垂,花梗苞片膜质,微小,通常位于花梗下部。浆果红色,直径1-1.5厘米,具7-12颗种子。

2、滇黄精的干燥根状茎常常被用作药食同源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春、秋采收,以秋采者质佳。挖取根茎,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洗去泥土,置蒸笼内蒸至呈现油润时,取出晒干或烘干。或置水中煮沸后,捞出晒干或烘干。

3、传统上,滇黄精功效主治:散瘀,止血,宁心安神,解毒;主治吐血,咯血,便血,尿血,崩漏,紫斑,外伤出血,跌打损伤,心悸,失眠,疮疖痈肿,烫火伤,毒虫蛰伤。

4、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研究人员进一步明确了滇黄精具有多样的药理活性,如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开发滇黄精产品在疾病治疗和功能保健领域的应用十分有意义。

5、除传统的炮制方法外,目前对黄精进行深加工的方法之一是对其进行发酵。尽管目前已有一些关于黄精属植物发酵工艺的研究,但应用菌种多为霉菌和真菌。

6、目前关于滇黄精发酵工艺的研究相对匮乏。新的、具有优化性能的发酵菌株也是本领域需要探寻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植物乳植杆菌,具体涉及植物乳植杆菌m2及其在滇黄精发酵加工中的应用。

2、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经分离的菌株,该菌株为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28500。

3、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菌株的16s rd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4、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菌株形态特征包括:乳白色,表面光滑,易挑落。

5、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菌株具有提高滇黄精的抗氧化能力的功能;较佳地,所述提高抗氧化能力包括提高自由基清除能力。

6、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所述的菌株的细胞代谢产物、细胞培养上清或细胞裂解产物。

7、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所述的经分离的菌株,其细胞代谢产物、细胞培养上清或细胞裂解产物的应用,用于提高滇黄精的抗氧化能力;较佳地,所述提高抗氧化能力包括提高自由基清除能力。

8、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提高滇黄精的抗氧化能力的方法,以所述的菌株为发酵菌株,以含有滇黄精的发酵培养基进行厌氧发酵培养,获得抗氧化能力提高的滇黄精。

9、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酵培养基中,含有按照质量体积比1~20%的滇黄精;较佳地,所述滇黄精为粉末状滇黄精;更佳地,所述滇黄精为5~80目的粉末状滇黄精。

10、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酵培养基中,含有按照质量体积比2~18%,较佳地3~16%,3~12%,4~10%(如6%、8%)的滇黄精。

11、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滇黄精为5~80目,较佳地8~70目,更佳地10~60目,更佳地15~55目,更佳地20~50目的粉末状滇黄精。

12、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酵过程中或发酵前后,无需酶解、水提等原料提前处理过程。

13、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发酵培养基包括滇黄精、葡萄糖、脱脂奶粉、mgso4和kh2po4。

14、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葡萄糖的量10~30g/l;较佳地15~25g/l。

15、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脱脂奶粉的量10~30g/l;较佳地15~25g/l。

16、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所述mgso4的量为0.5~3g/l,较佳地0.6~2g/l;更佳地0.7~1.5g/l,更佳地0.8~1.2g/l,如1g/l。

17、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所述kh2po4的量为1~6g/l,较佳地1.2~4g/l;更佳地1.4~3g/l,更佳地1.6~2.4g/l,如2g/l的kh2po4。

18、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发酵温度为25~45℃,较佳地28~40℃,更佳地35~39℃。

19、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厌氧发酵为静置厌氧。

20、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发酵18~30h;较佳地20~28h;更佳地22~26h,如24h。

21、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植物乳植杆菌在经由菌种活化后,接种至滇黄精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

22、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从发酵产物中分离滇黄精或含有滇黄精的发酵产物或提取物。

23、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前面任一所述的方法的应用,用于提高滇黄精的抗氧化能力;较佳地,所述提高抗氧化能力包括提高自由基清除能力。

24、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发酵工艺制备得到滇黄精发酵产物,其相较滇黄精水提取物,dpph自由基清除率提高63.06%,abts+自由基清除率提高16.99%。

25、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提高滇黄精的抗氧化能力的试剂盒,其包含:前面所述的菌株。

26、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提高滇黄精的抗氧化能力的试剂盒,其包含:前面所述的细胞代谢产物、细胞培养上清或细胞裂解产物。

27、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面由于本文的公开内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经分离的菌株,该菌株为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285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分离的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的16SrD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或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菌株的细胞代谢产物、细胞培养上清或细胞裂解产物。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经分离的菌株,其细胞代谢产物、细胞培养上清或细胞裂解产物的应用,用于提高滇黄精的抗氧化能力;较佳地,所述提高抗氧化能力包括提高自由基清除能力。

5.一种提高滇黄精的抗氧化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菌株为发酵菌株,以含有滇黄精的发酵培养基进行厌氧发酵培养,获得抗氧化能力提高的滇黄精。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基中,含有按照质量体积比1~20%的滇黄精;较佳地,所述滇黄精为粉末状滇黄精;更佳地,所述滇黄精为5~80目的粉末状滇黄精。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培养基包括滇黄精、葡萄糖、脱脂奶粉、MgSO4和KH2PO4。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从发酵产物中分离滇黄精或含有滇黄精的发酵产物或提取物。

9.权利要求5至8任一所述的方法的应用,用于提高滇黄精的抗氧化能力;较佳地,所述提高抗氧化能力包括提高自由基清除能力。

10.一种用于提高滇黄精的抗氧化能力的试剂盒,其包含: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分离的菌株,该菌株为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285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分离的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的16srd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或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菌株的细胞代谢产物、细胞培养上清或细胞裂解产物。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经分离的菌株,其细胞代谢产物、细胞培养上清或细胞裂解产物的应用,用于提高滇黄精的抗氧化能力;较佳地,所述提高抗氧化能力包括提高自由基清除能力。

5.一种提高滇黄精的抗氧化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菌株为发酵菌株,以含有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清冯华峰夏玮谭浩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