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车辆的液冷系统和自动驾驶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65579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18
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动驾驶车辆的液冷系统和自动驾驶车辆,液冷系统包括连接形成循环冷却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组、电力转换装置组、散热器模组、水泵和加热器、水壶,可以满足自动驾驶车辆的散热需求,实现高效的冷却效果,同时还可以降低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散热,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驾驶车辆的液冷系统和自动驾驶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自动驾驶设备的应用,尤其是l3级以上自动驾驶设备,对芯片算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芯片算力的增加,芯片的热功耗越来越大,目前常采用主动风冷或者接入车辆电机冷却回路进行冷却两种方式进行散热。

2、其中,主动风冷是指采用大尺寸、风扇转速高的风扇。大尺寸、高转速风扇的噪声大,影响乘客舒适性;风扇长期高转速运行,耐久性和可靠性难以保证,一旦风扇失效,自动驾驶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同时,风冷采用空气作为冷却介质,空气具有密度小、比热容低,流入散热器的风温与流出散热器的风温温差大,会造成不同区域的冷却能力不同,造成温度分布不均匀;且风扇和散热器会对安装空间要求高,限制自动驾驶设备的安装位置。

3、自动驾驶设备接入车辆电机冷却回路冷却时,会增加电机冷却回路的热负荷,同时增加电机冷却回路的流阻,影响电机的冷却效果;通常电机冷却回路冷却液温度高,会使自动驾驶设备的芯片长期在较高的温度下运行,降低了自动驾驶设备的可靠性。

4、由此,目前采用主动风冷或者接入车辆电机冷却回路进行冷却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自动驾驶设备的散热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驾驶车辆的液冷系统和自动驾驶车辆,可以满足自动驾驶车辆的散热需求,实现高效的冷却效果。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驾驶车辆的液冷系统,所述液冷系统包括:

3、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组;

4、电力转换装置组,与所述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组通过第一组冷却管路连通;

5、散热器模组,与所述电力转换装置组之间通过第二组冷却管路连通;

6、水泵和加热器,所述水泵和所述加热器之间通过第三组冷却管路连通,所述加热器与所述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组通过第四组冷却管路连通;

7、水壶,连接在所述散热器模组和所述水泵之间。

8、进一步地,所述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组包括第一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和第二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所述电力转换装置组包括第一电力转换装置和第二电力转换装置;

9、所述加热器通过第一带温感三通接头与所述第一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和所述第二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连通,所述第一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和所述第一电力转换装置通过第一冷却管路连通,所述第二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和所述第二电力转换装置通过第二冷却管路连通,所述散热器模组通过第二带温感三通接头与所述第一电力转换装置和所述第二电力转换装置连通。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组冷却管路包括第一冷却管路和第二冷却管路,所述第三组冷却管路包括第六冷却管路;

11、所述第二组冷却管路包括第三冷却管路、第四冷却管路和第五冷却管路,所述第三冷却管路连通所述散热器模组和所述第二带温感三通接头,所述第四冷却管路连通所述第一电力转换装置和所述第二带温感三通接头,所述第五冷却管路连通所述第二电力转换装置和所述第二带温感三通接头;

12、所述第四组冷却管路包括第七冷却管路、第八冷却管路和第九冷却管路,所述第七冷却管路连通所述加热器和所述第一带温感三通接头,所述第八冷却管路连通所述第一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和所述第一带温感三通接头,所述第九冷却管路连通所述第二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和所述第一带温感三通接头。

13、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模组包括第一散热器件和第二散热器件,所述第一散热器件和所述第二散热器件之间通过第十冷却管路连通,所述第二散热器件和所述水壶之间通过第十一冷却管路连通,所述水壶与所述水泵之间通过第十二冷却管路连通。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带温感三通接头包括第一三通接头和用于检测进口水温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三通接头内部。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带温感三通接头包括第二三通接头和用于检测出口水温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三通接头内部。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器件包括第一散热器、第一风扇组和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上设有第一引空调风风口和第一引环境风风口;

17、所述第二散热器件包括第二散热器、第二风扇组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上设有第二引空调风风口和第二引环境风风口。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环境风风口和所述第二引环境风风口离地面间距大于等于60cm,所述第一引环境风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引空调风风口的背面,所述第二引环境风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引空调风风口的背面。

19、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器为ptc加热器。

20、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自动驾驶车辆,所述自动驾驶车辆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液冷系统。

2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驾驶车辆的液冷系统和自动驾驶车辆,液冷系统包括连接形成循环冷却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组、电力转换装置组、散热器模组、水泵和加热器、水壶,可以满足自动驾驶车辆的散热需求,实现高效的冷却效果,同时还可以降低噪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驾驶车辆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组包括第一自动驾驶域控制器(1)和第二自动驾驶域控制器(2),所述电力转换装置组包括第一电力转换装置(3)和第二电力转换装置(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冷却管路包括第一冷却管路(12)和第二冷却管路(13),所述第三组冷却管路包括第六冷却管路(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模组包括第一散热器件(10)和第二散热器件(11),所述第一散热器件(10)和所述第二散热器件(11)之间通过第十冷却管路(21)连通,所述第二散热器件(11)和所述水壶(9)之间通过第十一冷却管路(22)连通,所述水壶(9)与所述水泵(7)之间通过第十二冷却管路连通(2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温感三通接头(5)包括第一三通接头(51)和用于检测进口水温的第一温度传感器(52),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52)设置在所述第一三通接头(51)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带温感三通接头(6)包括第二三通接头(61)和用于检测出口水温的第二温度传感器(62),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62)设置在所述第二三通接头(61)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器件(10)包括第一散热器(101)、第一风扇组(102)和第一风道(103),所述第一风道(103)上设有第一引空调风风口(104)和第一引环境风风口(10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环境风风口(105)和所述第二引环境风风口(115)离地面间距大于等于60cm,所述第一引环境风风口(105)设置在所述第一引空调风风口(104)的背面,所述第二引环境风风口(115)设置在所述第二引空调风风口(114)的背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8)为PTC加热器。

10.一种自动驾驶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驾驶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冷系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驾驶车辆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组包括第一自动驾驶域控制器(1)和第二自动驾驶域控制器(2),所述电力转换装置组包括第一电力转换装置(3)和第二电力转换装置(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冷却管路包括第一冷却管路(12)和第二冷却管路(13),所述第三组冷却管路包括第六冷却管路(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模组包括第一散热器件(10)和第二散热器件(11),所述第一散热器件(10)和所述第二散热器件(11)之间通过第十冷却管路(21)连通,所述第二散热器件(11)和所述水壶(9)之间通过第十一冷却管路(22)连通,所述水壶(9)与所述水泵(7)之间通过第十二冷却管路连通(2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温感三通接头(5)包括第一三通接头(51)和用于检测进口水温的第一温度传感器(52),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52)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涛孙江元陈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