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黄石爬鮡的人工繁殖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黄石爬鮡的人工繁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65511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黄石爬鮡的人工繁殖方法,涉及鱼类养殖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S1亲鱼采集:选择从天然水域捕捞的野生黄石爬鮡;S2亲鱼驯养:将S1的亲鱼通过充氧运输至养殖地,使用高锰酸钾水浸泡10~30min,浸泡过程中给氧,浸泡完后区分出雌雄亲鱼,分别放入驯养池内流水状态下养殖,严格把控水质管理,日常投喂消毒后的健康活饵料;S3待产亲鱼培育。本发明专利技术选择天然水域野生亲鱼,在严格的水质管理下进行驯养,提高亲鱼的存活率,然后筛选出发育良好的待产亲鱼,进一步优化亲鱼质量,提高存活率,之后对雌鱼给予规律性的流水刺激,以促进其性腺同步发育,从而达到同步产卵的目的,有助于提高受精卵质量和存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鱼类养殖,具体为一种黄石爬鮡的人工繁殖方法


技术介绍

1、黄石爬鮡,俗名石爬子、黄石爬,鮡科石爬鮡属鱼类动物,是长江上游特有小型底栖鱼类。其生活环境、繁殖习性和进化地位特殊,是鰋鮡鱼类中除原鮡属外最原始的种类,是研究鱼类进化的重要对象。一般生活于人迹罕至的山涧、溪流和小河的急流地区,常吸附在砾石上以匍匐的方式活动,主食水生昆虫及其幼虫,如蜉蝣幼虫、石蝇、石蚕、水丝蚓、赤虫等,也摄食少量的植物碎片及有机碎屑。

2、目前黄石爬鮡分布范围逐渐缩小,再加上其产量低、性成熟时间长、人工繁殖难突破等因素,进一步限制了其种群增长。

3、目前关于黄石爬鮡的研究报道较少,鮡科鱼类的人工繁殖技术已是业界公认的难题。因此,研究黄石爬鮡的人工繁殖方法进行人工增殖放流对恢复野生种群数量、保护物种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黄石爬鮡的人工繁殖方法,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石爬鮡的人工繁殖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黄石爬鮡的人工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亲鱼采集:选择从天然水域捕捞的野生黄石爬鮡;

4、s2亲鱼驯养:将s1的亲鱼通过充氧运输至养殖地,使用高锰酸钾水浸泡10~30min,浸泡过程中给氧,浸泡完后区分出雌雄亲鱼,分别放入驯养池内流水状态下养殖,严格把控水质管理,日常投喂消毒后的健康活饵料;

5、s3待产亲鱼培育:挑选发育良好的雌雄亲鱼,按照雌雄比1:3合并到温差不超过0.5℃的培育池内进行培育,对雌鱼给予规律性的流水刺激,同时降低缸内光照强度,以促进其性腺同步发育,直至获得性成熟亲鱼;

6、s4人工催产:采用lhrh-a3、hcg、pg三合一激素混合催产,注射剂量为lhrh-a310ug/kg+hcg 800iu/kg+pg 8mg/kg,雌鱼胸鳍基部一次性注射,雄鱼不注射,注射后放回培育池给予连续的流水刺激,与雄鱼自由交配,直至鱼卵产出;

7、s5鱼卵孵化:将鱼卵从培育池收集,放入孵化缸孵化,孵化用水为亲鱼捕捞水域水,经蓄水池沉淀处理、室外曝气池曝气处理,并用100目筛绢过滤,以防敌害生物进入孵化缸,孵化过程中定期清洗筛绢,并控制好水流速度和充气量,定期观察胚胎的发育状况;

8、s6鱼苗培育:鱼苗出膜后,密切观察卵黄吸收情况,15~20日龄以卤虫开口,40~50日龄使用卤虫和剪碎的水蚯蚓搭配投喂。

9、优选的,所述s2中高锰酸钾水的浓度为15~20mg/l,浸泡时间依亲鱼状态调整,所述驯养池为消毒杀菌后静置5d再使用。

10、优选的,所述s2中驯养池养殖条件为:水体流速1.5~2m/s,溶解氧7~9mg/l,ph7.0~8.5,透明度50cm,水温17~20℃,光照强度450~550lx。

11、优选的,所述s3中挑选的亲鱼用高锰酸钾对鱼体消毒后放入培育池。

12、优选的,所述s5的孵化条件为:水温14~17℃,ph7.8~8,溶解氧7mg/l,光照强度550~650lx。

13、优选的,所述s6中,40~45日龄时采用少量剪碎的水蚯蚓搭配卤虫进行投喂,45~50日龄时采用少量卤虫搭配剪碎的水蚯蚓进行投喂。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专利技术选择天然水域野生亲鱼,在严格的水质管理下进行驯养,提高亲鱼的存活率,然后筛选出发育良好的待产亲鱼,进一步优化亲鱼质量,提高存活率,之后对雌鱼给予规律性的流水刺激,以促进其性腺同步发育,从而达到同步产卵的目的,有助于提高受精卵质量和存活率。

16、(2)本专利技术采用人工催产、授精、孵化的方式,大大提高卵子和精子的结合率,从而提高受精卵的形成率,提升繁殖效率。

17、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以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黄石爬鮡的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石爬鮡的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高锰酸钾水的浓度为15~20mg/L,浸泡时间依亲鱼状态调整,所述驯养池为消毒杀菌后静置5d再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石爬鮡的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驯养池养殖条件为:水体流速1.5~2m/s,溶解氧7~9mg/L,pH7.0~8.5,透明度50cm,水温17~20℃,光照强度450~550lx。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石爬鮡的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挑选的亲鱼用高锰酸钾对鱼体消毒后放入培育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石爬鮡的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的孵化条件为:水温14~17℃,pH7.8~8,溶解氧7mg/L,光照强度550~650lx。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石爬鮡的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40~45日龄时采用少量剪碎的水蚯蚓搭配卤虫进行投喂,45~50日龄时采用少量卤虫搭配剪碎的水蚯蚓进行投喂。</p>...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石爬鮡的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石爬鮡的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高锰酸钾水的浓度为15~20mg/l,浸泡时间依亲鱼状态调整,所述驯养池为消毒杀菌后静置5d再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石爬鮡的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驯养池养殖条件为:水体流速1.5~2m/s,溶解氧7~9mg/l,ph7.0~8.5,透明度50cm,水温17~20℃,光照强度450~550lx。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维顾正选邓元亮丁瑶张欢徐华建刘茂春邵宇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足木足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