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货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5471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1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载货电梯,包括轿厢,所述轿厢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安装腔体,所述底座上端还开设有与安装腔体相连通的槽;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框,所述限位框设置在轿厢的底座表面,所述限位框设置为两个且平行设置,所述限位框上端、前端开口,所述限位框内底部设置有缓冲板一,所述缓冲板一的前端为朝下的斜坡状。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限位组件,通过将推车的两侧的万向轮分别推入两个限位框中进行限位,使得在货梯升降过程中,能够增大推车放置的稳定性,从而避免推车上的货物掉落或者推车与轿厢内部进行相互磕碰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梯,尤其涉及一种载货电梯


技术介绍

1、在货物向高楼层的运转过程中,载货电梯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运输工具。一般使用载货电梯转运货物时,通常将货物放置在设有万向轮的推车上,再将推车推进载货电梯轿厢。

2、但是在推车推入过程和电梯运输过程中推车较为不稳定,推车的不稳定不仅容易导致货物的掉落,还容易导致推车和推车上的货物撞到轿厢的内壁,从而造成货物和轿厢内壁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2、本技术提供一种载货电梯,包括:

3、轿厢,所述轿厢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安装腔体,所述底座上端还开设有与安装腔体相连通的槽;

4、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框,所述限位框设置在轿厢的底座表面,所述限位框设置为两个且平行设置,所述限位框上端、前端开口,所述限位框内底部设置有缓冲板一,所述缓冲板一的前端为朝下的斜坡状。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还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底座内部安装腔体中的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的两端输出端均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均与底座内部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表面均套设有螺纹套块,两个所述螺纹套块的上端均通过槽分别与两个限位框的底端相连接。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缓冲板一底端设置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框的底板相连接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限位框的内部后侧还设置有缓冲板二,所述缓冲板二与所述限位框的内部后侧壁通过弹簧二相连接。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9、(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限位组件,通过将推车的两侧的万向轮分别推入两个限位框中进行限位,使得在货梯升降过程中,能够增大推车放置的稳定性,从而避免推车上的货物掉落或者推车与轿厢内部进行相互磕碰的情况。

10、(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调节组件,通过开启双头电机,能够使得两个限位框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从而起到调节两个限位框之间距离的作用,使得限位框能够对万向轮设置间隔不同的推车进行限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货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货电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组件(30),所述调节组件(30)包括设置在底座(11)内部安装腔体中的双头电机(31),所述双头电机(31)的两端输出端均设置有螺纹杆(32),所述螺纹杆(32)的另一端均与底座(11)内部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32)表面均套设有螺纹套块(33),两个所述螺纹套块(33)的上端均通过槽(12)分别与两个限位框(21)的底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货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一(22)底端设置有弹簧一(23),所述弹簧一(23)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框(21)的底板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载货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框(21)的内部后侧还设置有缓冲板二(24),所述缓冲板二(24)与所述限位框(21)的内部后侧壁通过弹簧二(25)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货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货电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组件(30),所述调节组件(30)包括设置在底座(11)内部安装腔体中的双头电机(31),所述双头电机(31)的两端输出端均设置有螺纹杆(32),所述螺纹杆(32)的另一端均与底座(11)内部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32)表面均套设有螺纹套块(33),两个所述螺纹套块(33)的上端均通过槽(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建法石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舒马克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