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屋面模架系统的坡角调节机构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屋面模架系统的坡角调节机构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65300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厂房建造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屋面模架系统的坡角调节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升降行走架、屋顶模架和建筑模板,所述屋顶模架包括底架、顶架和调节机构,所述底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行走架上;所述建筑模板可拆式固定在所述顶架的顶侧;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顶架和所述底架之间,并与二者以能够滑动且转动的方式固定连接,且滑动或转动所述顶架时,所述顶架的重心能够不发生横向偏移。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顶架和底架之间设置与二者滑动和转动连接的调节机构,并让顶架在滑动或转动调节时可以保持重心不发生横向偏移,使得顶架对底架的施压保持稳定,可以减少底架连接件的材料用量,从而有助于本造厂机的轻量化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厂房建造,尤其涉及一种屋面模架系统的坡角调节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厂房建造领域中,为减少模架耗材和搭设投入,提高厂房施工工效,提出了一种集成化、模块化、可周转循环对厂房进行施工的工业化程度高的建筑施工设备,屋面模架系统是此建筑施工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起到搭载屋顶建筑模板并调节建筑模板布设角度的作用。

2、专利公开号为cn117248738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厂房建造装备及其使用方法,在厂房施工建造时,移动式厂房建造装备,代替厂房传统钢管模架,可周转循环施工,减少厂房施工人员投入适应性强,节约厂房施工成本及施工周期,解决了厂房传统钢管脚手架搭设步骤繁琐、工序穿插慢、模架安全性差的问题。

3、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实现厂房倾斜顶面的建造,在上、下连接柱之间设置了第一可调丝杆和第二可调丝杆,利用第一可调丝杆调节上连接柱的角度,利用第二可调丝杆对上、下连接柱进行限位固定,但是,在对上连接柱进行转动调节时,其重心会发生偏移,即在对不同倾斜角度的厂房顶面进行建造时,下连接柱的受力点会发生横向偏移,导致其容易发生倾覆,因而需要对整个下连接柱的连接机构进行统一加固,不利于造厂机的轻量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屋面模架系统的坡角调节机构及其使用方法,能够避免顶架在调节时其重心发生横向偏移,有助于造厂机的轻量化设计。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屋面模架系统的坡角调节机构,包括升降行走架、屋顶模架和建筑模板,其中,

3、所述屋顶模架相对设置有两个,所述屋顶模架包括底架、顶架和调节机构,其中,

4、所述底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行走架上;

5、所述顶架设置在所述底架的顶部,且所述建筑模板可拆式固定在所述顶架的顶侧;

6、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顶架和所述底架之间,并与二者以能够滑动且转动的方式固定连接,且滑动或转动所述顶架时,所述顶架的重心能够不发生横向偏移。

7、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三个第一可调丝杆和万向连接器,其中,

8、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可调丝杆转动设置在所述底架上,并能够沿厂房的宽度方向转动,另外一个所述第一可调丝杆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架上,且三个所述第一可调丝杆在水平面上呈等腰三角形分布;

9、每个所述第一可调丝杆的伸缩端上固定设置有一个所述万向连接器,所述万向连接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固定在所述顶架上。

10、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顶架上开设有多个滑孔;

11、所述万向连接器包括球头、球套、连接杆和固定螺母,其中,

12、每个所述第一可调丝杆的伸缩端上固定设置有一个所述球头;

13、所述球套套在所述球头上,并与之转动连接;

14、所述连接杆固定设置在所述球套上,并贯穿且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孔内;

15、所述固定螺母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上,并与所述顶架选择性地抵持固定。

16、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滑孔为矩形孔;

17、所述万向连接器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并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孔内,且所述限位块为矩形的块状结构。

18、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滑孔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限位槽;

19、所述万向连接器还包括限位珠,所述限位珠滑动设置在所述限位块内,并选择性地抵持所述固定螺母和所述限位槽。

20、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顶架包括角度架、高度架和高度杆,其中,

21、所述万向连接器和所述滑孔设置在所述角度架上;

22、所述高度架位于所述角度架的顶侧,且所述建筑模板可拆式固定在所述高度架的顶侧;

23、所述高度架的底侧固定设置有多个所述高度杆,所述角度架上开设有调高孔,所述高度杆和所述调高孔滑动连接。

24、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二可调丝杆,所述第二可调丝杆转动设置在所述底架上,其输出端转动设置在所述高度架上。

25、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可调丝杆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二可调丝杆相对设置在三个所述第一可调丝杆的两侧。

26、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厂房建造方法,采用上述的可调节型造厂机,包括以下步骤:

27、s1,将所述升降行走架安装在厂房建造位置的一端;

28、s2,利用对所述调节机构的调节对所述建筑模板的安装角度进行调节,使其适应于施工图纸,其中,顶架的重心与所述底架的重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重合;

29、s3,将所述建筑模板安装在所述顶架上;

30、s4,利用所述建筑模板和所述升降行走架分别对所述厂房的屋顶和墙体进行浇筑;

31、s5,所述厂房的屋顶和墙体凝固后,降低所述升降行走架的高度,并沿所述厂房的长度方向对所述升降行走架进行移动;

32、s6,重复s4-s5,完成所述厂房的建造。

33、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升降行走架位于所述厂房长度方向的两端时,所述顶架绕所述厂房的宽度方向转动,所述升降行走架位于其他位置时,所述顶架绕所述厂房的长度方向转动,用于建造屋顶呈四棱台状的所述厂房。

3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屋面模架系统的坡角调节机构及其使用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5、(1)通过在顶架和底架之间设置与二者滑动和转动连接的调节机构,并让顶架在滑动或转动调节时可以保持重心不发生横向偏移,使得顶架对底架的施压保持稳定,可以减少底架连接件的材料用量,从而有助于本造厂机的轻量化设计;

36、(2)通过设置三个呈等腰三角形分布的第一可调丝杆,并让第一可调丝杆通过万向连接器与顶架相连接,让其中两个第一可调丝杆可以绕厂房的宽度方向与底架进行转动,从而可以实现顶架的多方向转动,从而提升了本造厂机的适应范围;

37、(3)通过设置第二可调丝杆,并让高度架和角度架进行滑动连接,可以利用对第二可调丝杆的伸缩调节高度架相对角度架的高度,不仅有利于本造厂机的精细化调节,还可以使本造厂机适应于不对称式屋顶的厂房的建造。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屋面模架系统的坡角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行走架(1)、屋顶模架(2)和建筑模板(3),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模架系统的坡角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3)包括三个第一可调丝杆(231)和万向连接器(232),其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屋面模架系统的坡角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22)上开设有多个滑孔(20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屋面模架系统的坡角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孔(201)为矩形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屋面模架系统的坡角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孔(201)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限位槽(20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屋面模架系统的坡角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22)包括角度架(221)、高度架(222)和高度杆(223),其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屋面模架系统的坡角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3)还包括第二可调丝杆(233),所述第二可调丝杆(233)转动设置在所述底架(21)上,其输出端转动设置在所述高度架(222)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屋面模架系统的坡角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可调丝杆(233)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二可调丝杆(233)相对设置在三个所述第一可调丝杆(231)的两侧。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坡角调节机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厂房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行走架(1)位于所述厂房长度方向的两端时,所述顶架(22)绕所述厂房的宽度方向转动,所述升降行走架(1)位于其他位置时,所述顶架(22)绕所述厂房的长度方向转动,用于建造屋顶呈四棱台状的所述厂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面模架系统的坡角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行走架(1)、屋顶模架(2)和建筑模板(3),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模架系统的坡角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3)包括三个第一可调丝杆(231)和万向连接器(232),其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屋面模架系统的坡角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22)上开设有多个滑孔(20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屋面模架系统的坡角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孔(201)为矩形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屋面模架系统的坡角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孔(201)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限位槽(20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屋面模架系统的坡角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22)包括角度架(221)、高度架(222)和高度杆(223),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杰夏健平任瑞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贵州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