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缸体缸盖密封联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5187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41
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缸体缸盖密封联结结构,涉及缸体缸盖联结结构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的部分发动机缸体和缸盖的联结都是加一个垫圈后平面对接,而发动机内部温度高,压力大,垫圈容易损坏的问题,包括主体;其特征在于:主体上呈排列状开设有活动孔A,且主体的底部呈环绕状固定连接有下密封条,并且下密封条上开设有漏油孔;通过设置主体顶部的限位块与上缸盖的限位孔的滑动连接,和主体底部的限位块与下缸体的限位孔的滑动连接,使主体顶部与上缸盖贴合,底部与下缸体贴合,而限位孔的L状设计,使主体与上缸盖和下缸体的贴合与分离,都需要进行一次水平移动一次垂直移动才可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缸体缸盖联结结构,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缸体缸盖密封联结结构


技术介绍

1、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其中就有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发动机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发动机的机体是构成发动机的骨架,是发动机各机构和各系统的安装基础,其内、外安装着发动机的所有主要零件和附件,承受各种载荷,机体组主要由气缸体、汽缸套、气缸盖和气缸垫等零件组成,而无论是柴油、汽油发动机缸体和缸盖的联结都是平面对接,在中间加一个垫圈,但由于发动机内部温度高,压力大,在发生漏油情况后,垫圈容易损坏,严重的还会使发动机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缸体缸盖密封联结结构,以解决现有的部分发动机缸体和缸盖的联结都是加一个垫圈后平面对接,而发动机内部温度高,压力大,垫圈容易损坏的问题。

2、本技术一种发动机缸体缸盖密封联结结构,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发动机缸体缸盖密封联结结构,包括主体;其特征在于:主体上呈排列状开设有活动孔a,且主体的底部呈环绕状固定连接有下密封条,并且下密封条上开设有漏油孔;所述主体的顶部呈环绕状固定连接有上密封条,且上密封条上开设有漏油口,并且漏油口的底部与漏油孔相通;所述主体上呈环绕状开设有固定孔a,且主体的四周呈环绕状固定连接有加固板,并且加固板上呈对称状开设有加固孔a;所述主体的上侧两侧分别呈环绕状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呈l状;所述主体的顶部安装有上缸盖,且上缸盖上开设有活动孔b,并且活动孔b与活动孔a相通;所述上缸盖上呈环绕状开设有上密封槽,且上密封槽内滑动连接有上密封条;所述上缸盖上呈环绕状开设有固定孔b,且固定孔b与固定孔a相通;所述固定孔b内滑动连接有固定螺栓,且固定孔b的固定螺栓还滑动连接在固定孔a内;所述上缸盖的四周呈环绕状开设有加固孔b,且加固孔b与加固孔a相通;所述加固孔b内设有螺纹,且加固孔b内螺纹连接有螺栓,并且加固孔b内的螺栓还滑动连接在加固孔a内;所述主体的底部安装有下缸体,且下缸体上开设有活动孔c,并且活动孔c与活动孔b和活动孔a相通;所述下缸体上开设有下密封槽,且下密封槽内滑动连有下密封条。

4、进一步的,所述上缸盖上呈环绕状开设有限位孔,且上缸盖的限位孔内滑动连接有主体顶部的限位块。

5、进一步的,所述下缸体上也呈环绕状开设有限位孔,且下缸体的限位孔内滑动连接有主体底部的限位块。

6、进一步的,所述下缸体上呈环绕状开设有固定孔c,且固定孔c与固定孔b和固定孔a相通,并且固定孔c内也滑动连接有固定孔b的固定螺栓。

7、进一步的,所述下缸体的四周呈环绕状开设有加固孔c,且加固孔c内设螺纹。

8、进一步的,所述加固孔c与加固孔a相通,且加固孔c内螺纹连接有螺栓,并且加固孔c内的螺栓还滑动连接在加固孔a内。

9、进一步的,所述下密封槽内呈环绕状开设有漏油槽,且漏油槽与储油仓相通,并且储油仓的顶部开设有抽油口。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1、本技术通过设置主体顶部的限位块与上缸盖的限位孔的滑动连接,和主体底部的限位块与下缸体的限位孔的滑动连接,使主体顶部与上缸盖贴合,底部与下缸体贴合,而限位孔的l状设计,使主体与上缸盖和下缸体的贴合与分离,都需要进行一次水平移动一次垂直移动才可以,并且贯穿了固定孔c和固定孔b与固定孔a的固定螺栓,都能提高主体与上缸盖的连接牢固性和紧密型。

12、2、本技术在发动机发生漏油情况时,通过主体上的上密封条和上密封槽的滑动连接,与主体上的下密封条和下密封槽的滑动连接,配合下密封条上的漏油孔,将漏出的油从漏油槽内排至储油仓内,防止漏出的油将上密封槽和下密封槽以外的垫圈污染,造成垫圈的损坏,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缸体缸盖密封联结结构,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主体(1)上呈排列状开设有活动孔A(101),且主体(1)的底部呈环绕状固定连接有下密封条(103),并且下密封条(103)上开设有漏油孔(1031);所述主体(1)的顶部呈环绕状固定连接有上密封条(104),且上密封条(104)上开设有漏油口(1041),并且漏油口(1041)的底部与漏油孔(1031)相通;所述主体(1)上呈环绕状开设有固定孔A(105),且主体(1)的四周呈环绕状固定连接有加固板(106),并且加固板(106)上呈对称状开设有加固孔A(1061);所述主体(1)的上侧两侧分别呈环绕状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07),且限位块(107)呈L状;所述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上缸盖(2),且上缸盖(2)上开设有活动孔B(201),并且活动孔B(201)与活动孔A(101)相通;所述上缸盖(2)上呈环绕状开设有上密封槽(204),且上密封槽(204)内滑动连接有上密封条(104);所述上缸盖(2)上呈环绕状开设有固定孔B(205),且固定孔B(205)与固定孔A(105)相通;所述固定孔B(205)内滑动连接有固定螺栓,且固定孔B(205)的固定螺栓还滑动连接在固定孔A(105)内;所述上缸盖(2)的四周呈环绕状开设有加固孔B(206),且加固孔B(206)与加固孔A(1061)相通;所述加固孔B(206)内设有螺纹,且加固孔B(206)内螺纹连接有螺栓,并且加固孔B(206)内的螺栓还滑动连接在加固孔A(1061)内;所述主体(1)的底部安装有下缸体(3),且下缸体(3)上开设有活动孔C(301),并且活动孔C(301)与活动孔B(201)和活动孔A(101)相通;所述下缸体(3)上开设有下密封槽(303),且下密封槽(303)内滑动连有下密封条(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发动机缸体缸盖密封联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缸盖(2)上呈环绕状开设有限位孔(4),且上缸盖(2)的限位孔(4)内滑动连接有主体(1)顶部的限位块(10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发动机缸体缸盖密封联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缸体(3)上也呈环绕状开设有限位孔(4),且下缸体(3)的限位孔(4)内滑动连接有主体(1)底部的限位块(10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发动机缸体缸盖密封联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缸体(3)上呈环绕状开设有固定孔C(305),且固定孔C(305)与固定孔B(205)和固定孔A(105)相通,并且固定孔C(305)内也滑动连接有固定孔B(205)的固定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发动机缸体缸盖密封联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缸体(3)的四周呈环绕状开设有加固孔C(306),且加固孔C(306)内设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发动机缸体缸盖密封联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孔C(306)与加固孔A(1061)相通,且加固孔C(306)内螺纹连接有螺栓,并且加固孔C(306)内的螺栓还滑动连接在加固孔A(1061)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发动机缸体缸盖密封联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密封槽(303)内呈环绕状开设有漏油槽(3031),且漏油槽(3031)与储油仓(5)相通,并且储油仓(5)的顶部开设有抽油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缸体缸盖密封联结结构,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主体(1)上呈排列状开设有活动孔a(101),且主体(1)的底部呈环绕状固定连接有下密封条(103),并且下密封条(103)上开设有漏油孔(1031);所述主体(1)的顶部呈环绕状固定连接有上密封条(104),且上密封条(104)上开设有漏油口(1041),并且漏油口(1041)的底部与漏油孔(1031)相通;所述主体(1)上呈环绕状开设有固定孔a(105),且主体(1)的四周呈环绕状固定连接有加固板(106),并且加固板(106)上呈对称状开设有加固孔a(1061);所述主体(1)的上侧两侧分别呈环绕状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07),且限位块(107)呈l状;所述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上缸盖(2),且上缸盖(2)上开设有活动孔b(201),并且活动孔b(201)与活动孔a(101)相通;所述上缸盖(2)上呈环绕状开设有上密封槽(204),且上密封槽(204)内滑动连接有上密封条(104);所述上缸盖(2)上呈环绕状开设有固定孔b(205),且固定孔b(205)与固定孔a(105)相通;所述固定孔b(205)内滑动连接有固定螺栓,且固定孔b(205)的固定螺栓还滑动连接在固定孔a(105)内;所述上缸盖(2)的四周呈环绕状开设有加固孔b(206),且加固孔b(206)与加固孔a(1061)相通;所述加固孔b(206)内设有螺纹,且加固孔b(206)内螺纹连接有螺栓,并且加固孔b(206)内的螺栓还滑动连接在加固孔a(1061)内;所述主体(1)的底部安装有下缸体(3),且下缸体(3)上开设有活动孔c(301),并且活动孔c(301)与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会永杜斌彭浩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