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试剂盒、试剂盒制造方法及扩增检测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试剂盒、试剂盒制造方法及扩增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65110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试剂盒、试剂盒制造方法及扩增检测方法,涉及小型扩增设备尤其是便携式扩增设备相关的试剂盒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试剂盒、试剂盒制造方法及扩增检测方法,将试剂盒分割为基体层和两个能够贴附密封的第一封闭膜和第二封闭膜,试剂盒基体层上可以方便地利用机械切削或一体化注塑等方案加工形成需要的容置腔室和连接流道,加工方便且成本低;可先在基体层上贴附第一封闭膜,使得容置腔室和连接流道单侧开口,此时可在指定的容置腔室内加入指定的液态试剂或固态试剂,再在基体层上贴附第二封闭膜,实现对多重检测场景中的各种试剂低成本易操作地预封装,使试剂盒在后续储运保存也具有很大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小型扩增设备尤其是便携式扩增设备相关的试剂盒,具体涉及一种试剂盒、试剂盒制造方法及扩增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1、分子诊断从聚合酶发现稳定应用到荧光检测方案的完善,目前已经开发的各类型分子诊断设备成本相对较高,而在这些医疗薄弱地区推广应用难度较大,分子型的poct设备具有体积小的优势,将医院或检验机构中进行的绝大部分分子诊断操作集成在单个微流控芯片上,不要求较强的专业技能,是强化医疗薄弱地区医疗能力的最优选择。

2、目前多数厂家设计的分子型poct基本都以样本进结果出的简单操作为目标,整机设计中涉及到样本处理,核酸提取纯化,以及扩增检测多个不同的步骤,为了串联起各个步骤部分厂家设计了较多的腔室并在不同腔室之间配置微流控阀,另外分子型poct在发展过程中需求更多的扩增腔室以执行更多重靶标检测,公开号为us10793849b2和us10919040b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检测试剂盒,使用者只需要将采集棉签投入接收位处后封闭,配套的设备即可全自动地完成样本提取纯化,并将纯化后的样本分配进多个不同的腔室内完成多个腔室内对应靶标的独立化扩增方案,整体操作简单,但是试剂盒内流体在不同腔室的转移依赖于外部驱动源的驱动,并且需要在不同腔室间配置流控阀,最终使整机体积较大,单个试剂盒的成本高且对于试剂盒加工精度要求也特别高;公开号为us11786906b2的专利公开的试剂盒中将不同的试剂配置在不同位置,并利用设备中相关驱动机构的驱动转移样本,流路设计较为简单但是其为了实现数字pcr的定量化检测,将扩增检测腔配置为蜂巢状结构,这种结构分配阻力较大,且扩增检测靶标量较少,很难实现相同样本3重、5重甚至更多重的检测扩展;公开号为cn110283940b的专利公开的方案中采用旋转运动中的离心力作为驱动力,设计了一种圆盘状的poct试剂盒并配置了5个扩增检测腔,能实现对其所列举的10个靶标的同时检测,然而该技术方案在实际进行量产生产会存在较多问题,例如结构中流道尺寸要求较小加工精度要求高,扩增腔内的各类试剂封装难度大,扩增腔在执行扩增过程中无可靠密封,存在严重气泡和蒸发等等,当然类似的离心驱动设计还有申请号为cn201710371949.6和cn201711091035.0所公开的方案,其采用了微流控阀和独特的回气流道配置,但是也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公开号为hk1235735a的专利公开的方案中设计了一种可以旋转切换连通关系的集成阀结构,通过旋转不同角度来连通不同腔室,而在其他角度中可以使不参与的腔室之间不相互连通,如此可以无干扰地执行提取纯化和扩增操作,然而这种方案中最重要的集成阀的加工精度直接决定着连通控制的精确性,尤其是在以微小尺寸流道为主的poct设备中,所以量化生产下的产品质量提升很困难;公开号为au2023214374a1的专利公开的技术为恒温检测技术,设备设计较为简单,但是引物探针设计比较复杂使得该设备的单人份检测成本较高。

3、从以上的分析来看分子型poct设备的开发对于基层和医疗能力薄弱地区的医疗水平提升具有强大优势是各个厂家的共识,然而目前设计的分子型poct单人检测成本并不低,且大多数试剂盒很难执行多靶标的多重检测,市场上能够执行单人多靶标检测的设备体积又非常大,而且加工成本高、加工精度要求也很高,设计一款成本较低加工简单且精度要求低还能够执行多重检测的试剂盒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试剂盒、试剂盒制造方法及扩增检测方法,将试剂盒分割基体层和两个能够贴附密封的第一封闭膜和第二封闭膜,试剂盒基体层上可以方便地利用机械切削或一体化注塑等方案加工形成需要的容置腔室和连接流道,加工方便且成本低;可先在基体层上贴附第一封闭膜,使得容置腔室和连接流道单侧开口,此时可在指定的容置腔室内加入指定的液态试剂或固态试剂,再在基体层上贴附第二封闭膜,实现对多重检测场景中的各种试剂低成本易操作地预封装,使试剂盒在后续储运保存也具有很大优势。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试剂盒,包括多腔本体,所述多腔本体包括基体层、第一封闭膜和第二封闭膜,所述基体层厚度方向的两侧为两相对的结合面,所述第一封闭膜和第二封闭膜分别与基体层的两结合面对应连接,所述基体层上配置有容置腔室和连接流道,所述容置腔室和连接流道为在基体层结合面形成结合开口的非封闭结构,多个容置腔室相互间隔并可通过连接流道流体性连通,所述第一封闭膜和第二封闭膜相互配合封闭容置腔室和连接流道的结合开口;所述容置腔室包括缓冲腔、体系腔、扩增腔、分液驱动腔,所述缓冲腔、体系腔、扩增腔内可配置液态试剂或固态试剂;所述连接流道包括可连通扩增腔与分液驱动腔的第一流道、可连通体系腔与扩增腔的第二流道、以及连通缓冲腔与体系腔的转移流道。

4、所述基体层包含凸起处理部和平面主体部,所述凸起处理部一侧为与平面主体部平齐的平齐侧、另一侧为凸出平面主体部的突出侧;所述体系腔和缓冲腔为配置于凸起处理部呈槽状的容置腔室,所述体系腔和缓冲腔对应平齐侧形成开口、对应突出侧封闭;所述扩增腔和分液驱动腔为配置于平面主体部呈镂空结构的容置腔室。

5、所述扩增腔内配置对应不少于一组与靶标对应的引物探针试剂,或者所述扩增腔内配置对应不少于一组与靶标对应的引物探针试剂、以及不少于一组与内标对应的引物探针试剂;所述引物探针试剂按照使扩增腔中扩增体系液内的正向引物浓度和反向引物浓度为0.4μm~0.8μm、探针浓度为0.2μm~0.4μm配置;所述体系腔内配置扩增反应试剂。

6、所述基体层的非结合面上设有可与缓冲腔连通的驱动注气口和加样口、可与体系腔连通的通气口。

7、所述分液驱动腔与第一封闭膜和第二封闭膜合围形成分液驱动单元,所述第一封闭膜和/或第二封闭膜可在受到压力时产生形变、在失去压力后恢复;所述第一封闭膜和第一封闭膜可透光。

8、还包括多腔压紧件和用于控制转移流道通断的流控阀,所述凸起处理部处设有阀槽,所述阀槽的装配开口与突出侧对应,所述多腔压紧件与多腔本体匹配时可限制流动阀于阀槽内,所述流控阀与阀槽的槽底之间形成有控制区域;所述转移流道与阀槽的匹配处自平齐侧向突出侧延伸形成两平行的回转流道,两回转流道连通控制区域形成回转结构,所述流控阀可在阀控件的作用下开启或封闭回转结构。

9、多个扩增腔沿基体层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分液驱动腔、多个第一流道和多个第二流道均与多个扩增腔一一对应,每个扩增腔通过对应的第一流道与对应的分液驱动腔连接、通过对应的第二流道与分配流道连接;所述分配流道包括沿基体层竖直方向设置的集流转移段、水平方向设置集流分配段,所述集流转移段一端连接于体系腔、另一端连接集流分配段,所述扩增腔设于集流分配段与体系腔之间,多个所述第二流道的一端连通于集流分配段,另一端沿竖直方向延伸至对应的扩增腔的底部,再匹配扩增腔底部轮廓弯曲延伸至对应扩增腔的中部,最后沿水平方向延伸至与对应扩增腔的中部连通,所述第二流道的两端沿竖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腔本体,所述多腔本体包括基体层、第一封闭膜和第二封闭膜,所述基体层厚度方向的两侧为两相对的结合面,所述第一封闭膜和第二封闭膜分别与基体层的两结合面对应连接,所述基体层上配置有容置腔室和连接流道,所述容置腔室和连接流道为在基体层结合面形成结合开口的非封闭结构,多个容置腔室相互间隔并可通过连接流道流体性连通,所述第一封闭膜和第二封闭膜相互配合封闭容置腔室和连接流道的结合开口;所述容置腔室包括缓冲腔、体系腔、扩增腔、分液驱动腔,所述缓冲腔、体系腔、扩增腔内可配置液态试剂或固态试剂;所述连接流道包括可连通扩增腔与分液驱动腔的第一流道、可连通体系腔与扩增腔的第二流道、以及连通缓冲腔与体系腔的转移流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层包含凸起处理部和平面主体部,所述凸起处理部一侧为与平面主体部平齐的平齐侧、另一侧为凸出平面主体部的突出侧;所述体系腔和缓冲腔为配置于凸起处理部呈槽状的容置腔室,所述体系腔和缓冲腔对应平齐侧形成开口、对应突出侧封闭;所述扩增腔和分液驱动腔为配置于平面主体部呈镂空结构的容置腔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增腔内配置对应不少于一组与靶标对应的引物探针试剂,或者所述扩增腔内配置对应不少于一组与靶标对应的引物探针试剂、以及不少于一组与内标对应的引物探针试剂;所述引物探针试剂按照使扩增腔中扩增体系液内的正向引物浓度和反向引物浓度为0.4μM~0.8μM、探针浓度为0.2μM~0.4μM配置;所述体系腔内配置扩增反应试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层的非结合面上设有可与缓冲腔连通的驱动注气口和加样口、可与体系腔连通的通气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驱动腔与第一封闭膜和第二封闭膜合围形成分液驱动单元,所述第一封闭膜和/或第二封闭膜可在受到压力时产生形变、在失去压力后恢复;所述第一封闭膜和第一封闭膜可透光。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腔压紧件和用于控制转移流道通断的流控阀,所述凸起处理部处设有阀槽,所述阀槽的装配开口与突出侧对应,所述多腔压紧件与多腔本体匹配时可限制流动阀于阀槽内,所述流控阀与阀槽的槽底之间形成有控制区域;所述转移流道与阀槽的匹配处自平齐侧向突出侧延伸形成两平行的回转流道,两回转流道连通控制区域形成回转结构,所述流控阀可在阀控件的作用下开启或封闭回转结构。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多个扩增腔沿基体层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分液驱动腔、多个第一流道和多个第二流道均与多个扩增腔一一对应,每个扩增腔通过对应的第一流道与对应的分液驱动腔连接、通过对应的第二流道与分配流道连接;所述分配流道包括沿基体层竖直方向设置的集流转移段、水平方向设置集流分配段,所述集流转移段一端连接于体系腔、另一端连接集流分配段,所述扩增腔设于集流分配段与体系腔之间,多个所述第二流道的一端连通于集流分配段,另一端沿竖直方向延伸至对应的扩增腔的底部,再匹配扩增腔底部轮廓弯曲延伸至对应扩增腔的中部,最后沿水平方向延伸至与对应扩增腔的中部连通,所述第二流道的两端沿竖直方向形成有高度差;多个所述第一流道一端连接于对应扩增腔的顶部,另一端连接于分液驱动腔。

8.一种试剂盒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试剂盒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室包括缓冲腔、体系腔和扩增腔,在试剂加载步骤中,向体系腔内加入扩增反应试剂,向扩增腔内加入液态的引物探针试剂,对扩增腔内的引物探针试剂进行烘干,得到烘干态的引物探针试剂。

10.一种扩增检测方法,使用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试剂盒执行,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操作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腔本体,所述多腔本体包括基体层、第一封闭膜和第二封闭膜,所述基体层厚度方向的两侧为两相对的结合面,所述第一封闭膜和第二封闭膜分别与基体层的两结合面对应连接,所述基体层上配置有容置腔室和连接流道,所述容置腔室和连接流道为在基体层结合面形成结合开口的非封闭结构,多个容置腔室相互间隔并可通过连接流道流体性连通,所述第一封闭膜和第二封闭膜相互配合封闭容置腔室和连接流道的结合开口;所述容置腔室包括缓冲腔、体系腔、扩增腔、分液驱动腔,所述缓冲腔、体系腔、扩增腔内可配置液态试剂或固态试剂;所述连接流道包括可连通扩增腔与分液驱动腔的第一流道、可连通体系腔与扩增腔的第二流道、以及连通缓冲腔与体系腔的转移流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层包含凸起处理部和平面主体部,所述凸起处理部一侧为与平面主体部平齐的平齐侧、另一侧为凸出平面主体部的突出侧;所述体系腔和缓冲腔为配置于凸起处理部呈槽状的容置腔室,所述体系腔和缓冲腔对应平齐侧形成开口、对应突出侧封闭;所述扩增腔和分液驱动腔为配置于平面主体部呈镂空结构的容置腔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增腔内配置对应不少于一组与靶标对应的引物探针试剂,或者所述扩增腔内配置对应不少于一组与靶标对应的引物探针试剂、以及不少于一组与内标对应的引物探针试剂;所述引物探针试剂按照使扩增腔中扩增体系液内的正向引物浓度和反向引物浓度为0.4μm~0.8μm、探针浓度为0.2μm~0.4μm配置;所述体系腔内配置扩增反应试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层的非结合面上设有可与缓冲腔连通的驱动注气口和加样口、可与体系腔连通的通气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驱动腔与第一封闭膜和第二封闭膜合围形成分液驱动单元,所述第一封闭膜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牧孜王星梁淑萍孙倩宋晓强李红东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天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