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机械换刀感应电主轴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机械换刀感应电主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4921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3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机械换刀感应电主轴,涉及主轴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第一端配置有前轴承组件,所述套筒第二端配置有后轴承组件,所述套筒内壁安装有定子,所述套筒内贯穿安装有转子,转子与前轴承组件和后轴承组件活动配合;拉杆组件,包括与转子同轴,且轴向滑动配合的拉杆杆体。本申请将换刀结构与转子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结构设计紧凑易实现,其次机械结构少,执行动作快,提高了换刀效率,减少了中间环节,且降低了机械结构提高了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并且连接套和拉爪件中部均为中空贯穿构造,与拉杆杆体之间相互连通,不仅能帮助卸刀,还能防止刀柄上的铁屑及切削液等带入主轴内,提高换刀速度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主轴,具体涉及一种机械换刀感应电主轴


技术介绍

1、加工中心的基本性能主要体现在加工效率和精度,即主轴最高转速、快速移动速度、换刀时间和精度(定位精度)上。随着电主轴制作技术的发展,对主轴精度以及加工效率有了新的挑战和要求,自动换刀主轴孕育而生,由于其换刀方便快捷,在人工成本日益高涨的今天备受广大机加工用户的青睐,已成为高精度加工中心的一项重要指标。

2、但目前自换刀主轴的换刀结构机械件过多,造成换刀执行动作多,换刀时间长,且过多机械件安装在主轴内,后期的维护检修工作更加繁琐,还增加了损坏的概率,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执行结构简单的机械换刀感应电主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机械换刀感应电主轴。

2、本申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机械换刀感应电主轴,包括:

4、套筒,所述套筒第一端配置有前轴承组件,所述套筒第二端配置有后轴承组件,所述套筒内壁安装有定子,所述套筒内贯穿安装有转子,转子与前轴承组件和后轴承组件活动配合;

5、拉杆组件,包括与转子同轴,且轴向滑动配合的拉杆杆体,所述拉杆杆体上套设碟簧和滑块,滑块将拉杆杆体上的碟簧划分为两部分,所述拉杆杆体靠近前轴承组件的一端构造有安装头,所述拉杆杆体靠近后轴承组件的一端安装有打刀盘;

6、拉爪组件,包括连接套和拉爪件,安装头与连接套嵌合安装,所述连接套上构造有拉爪装配槽,拉爪件嵌设在拉爪装配槽内,拉爪件呈内缩收紧状态位于转子内,所述连接套外周侧螺纹套设有固定环,固定环压持在拉爪上。

7、进一步地,所述前轴承组件包括与套筒螺栓连接的前轴承座,所述前轴承座外周侧安装有前轴承座外套,前轴承座和前轴承座外套之间形成有冷却水路,所述前轴承座内部安装有前轴承结构和隔环组件,所述前轴承座上螺栓连接有前轴承压板,前轴承压板抵触在隔环组件和前轴承座外套上。

8、进一步地,所述后轴承组件包括螺栓连接在套筒上的后轴承座,所述后轴承座内部安装有后轴承结构,所述后轴承组件上安装有过渡板和后轴承压套,所述过渡板上安装有编码器,转子与前轴承结构和后轴承结构的内圈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转子靠近后轴承组件一端安装有转子螺母,编码器位于转子螺母和后轴承压套之间。

10、进一步地,所述转子内部构造有台阶孔,滑块与台阶孔滑动配合,位于滑块下方的所述碟簧抵触在台阶孔台阶面上。

11、进一步地,所述拉杆杆体靠近后轴承组件的一端构造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穿槽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通过固定插销与打刀盘连接。

12、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在套筒上的端盖,所述端盖上电源出线孔、编码器出线孔、冷却入口、冷却出口、压缩空气入口和打刀盘槽。

13、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上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有旋转接头

1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套包括第一安装套和第二安装套,第一安装套和第二安装套为螺纹连接,安装头嵌合安装在第一安装套内,拉爪装配槽构造在第二安装套上。

15、进一步地,所述拉爪件上构造有定位缺口,所述固定环上构造有插设至定位缺口内的定位凸键。

16、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

17、本申请将换刀结构与转子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结构设计紧凑易实现,其次机械结构少,执行动作快,提高了换刀效率,减少了中间环节,且降低了机械结构提高了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并且连接套和拉爪件中部均为中空贯穿构造,与拉杆杆体之间相互连通,不仅能帮助卸刀,还能防止刀柄上的铁屑及切削液等带入主轴内,提高换刀速度和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换刀感应电主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换刀感应电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承组件(2)包括与套筒(1)螺栓连接的前轴承座(201),所述前轴承座(201)外周侧安装有前轴承座外套(202),前轴承座(201)和前轴承座外套(202)之间形成有冷却水路(203),所述前轴承座(201)内部安装有前轴承结构(204)和隔环组件(205),所述前轴承座(201)上螺栓连接有前轴承压板(206),前轴承压板(206)抵触在隔环组件(205)和前轴承座外套(20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换刀感应电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轴承组件(3)包括螺栓连接在套筒(1)上的后轴承座(301),所述后轴承座(301)内部安装有后轴承结构(302),所述后轴承组件(3)上安装有过渡板(303)和后轴承压套(304),所述过渡板(303)上安装有编码器(9),转子(5)与前轴承结构(204)和后轴承结构(302)的内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换刀感应电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5)靠近后轴承组件(3)一端安装有转子螺母(10),编码器(9)位于转子螺母(10)和后轴承压套(30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换刀感应电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5)内部构造有台阶孔(11),滑块(603)与台阶孔(11)滑动配合,位于滑块(603)下方的所述碟簧(602)抵触在台阶孔(11)台阶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换刀感应电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杆体(601)靠近后轴承组件(3)的一端构造有安装孔(605),所述安装孔(605)内穿槽有固定杆(12),所述固定杆(12)上通过固定插销与打刀盘(7)连接,所述的打刀盘(7)套设与转子(5)尾端外圆上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换刀感应电主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套筒(1)上的端盖(13),所述端盖(13)上电源出线孔(1301)、编码器出线孔(1302)、冷却入口(1303)、冷却出口(1304)、压缩空气入口(1305)和打刀盘槽(130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换刀感应电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上安装有固定架(14),所述固定架(14)上安装有旋转接头(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换刀感应电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801)包括第一安装套(8011)和第二安装套(8012),第一安装套(8011)和第二安装套(8012)为螺纹连接,安装头(604)嵌合安装在第一安装套(8011)内,拉爪装配槽(802)构造在第二安装套(801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换刀感应电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爪件(803)上构造有定位缺口(8031),所述固定环(804)上构造有插设至定位缺口(8031)内的定位凸键(804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换刀感应电主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换刀感应电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承组件(2)包括与套筒(1)螺栓连接的前轴承座(201),所述前轴承座(201)外周侧安装有前轴承座外套(202),前轴承座(201)和前轴承座外套(202)之间形成有冷却水路(203),所述前轴承座(201)内部安装有前轴承结构(204)和隔环组件(205),所述前轴承座(201)上螺栓连接有前轴承压板(206),前轴承压板(206)抵触在隔环组件(205)和前轴承座外套(20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换刀感应电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轴承组件(3)包括螺栓连接在套筒(1)上的后轴承座(301),所述后轴承座(301)内部安装有后轴承结构(302),所述后轴承组件(3)上安装有过渡板(303)和后轴承压套(304),所述过渡板(303)上安装有编码器(9),转子(5)与前轴承结构(204)和后轴承结构(302)的内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换刀感应电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5)靠近后轴承组件(3)一端安装有转子螺母(10),编码器(9)位于转子螺母(10)和后轴承压套(30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换刀感应电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5)内部构造有台阶孔(11),滑块(603)与台阶孔(11)滑动配合,位于滑块(603)下方的所述碟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农乃昌李存杰韩钊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爱贝科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