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埋式电排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4899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39
本技术涉及电排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埋式电排站。包括:电泵、流道、泵房;流道包括内江接口、外江接口、引流通道;内江接口与内江相连通;外江接口与外江相连通;引流通道的一端与内江接口相连通,另一端与外江接口相连通;引流通道内开设有能够容纳电泵的空腔;电泵设有叶轮的一端伸入引流通道内并与内江接口相对应;泵房设置在电泵远离内江接口的一端。现有技术中,电泵与流道的设置并不合理,造成电泵的大部分结构凸出于地面以上,进而导致泵房只能建设在地面以上。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对流道的结构进行调整,使得电泵的大部分结构重合进流道内,进而使得泵房能够建设在地面以下,从而有效降低地上空间的占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排站,尤其涉及一种下埋式电排站


技术介绍

1、电排站是防旱排涝的水利设施。建设在内地人工河道与自然河川之间。通常将位于电排站一侧的自然河川称为外江,将位于电排站另一侧的人工河道称为内江。电排站就是起到在内江存在洪涝风险时,将内江水通过电泵排至外江,或在内江存在干旱风险时,将外江水排入内江内。由此,电泵起到引导水体流向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使电泵能够正常运行,需要在电泵上方建设泵房,用以工作人员的日常维护。

2、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排站泵房结构【申请号:cn202120527161.1、公开号:cn214940637u】。该专利公开的泵房结构为装配式钢材连接结构,主要采用钢板焊接而成,通过螺栓等连接梁柱节点并完全固定,达到柱梁节点连接与泵房各框架钢板之间的连接。虽然该专利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泵房结构,但整体结构的排布并不合理。原因在于:该专利的技术方案并未变动电泵与流道,受流道的结构构成及电泵与流道之间关系的干预,造成电泵的大部分结构凸出于地面以上。导致泵房需要建设在地面以上,占用了较大的地上空间。当建设空间局促,例如:电排站两侧均为民居时。考虑到两侧居民的通行需求,该专利的结构排布明显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下埋式电排站。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下埋式电排站,包括:电泵、流道、泵房;流道包括内江接口、外江接口、引流通道;内江接口与内江相连通;外江接口与外江相连通;引流通道的一端与内江接口相连通,另一端与外江接口相连通;引流通道内开设有能够容纳电泵的空腔;电泵设有叶轮的一端伸入引流通道内并与内江接口相对应;泵房设置在电泵远离内江接口的一端。

4、在实际状态下,通过对流道结构构成的调整,使得流道能够分割为内江接口、外江接口及能够容纳电泵的引流通道。进一步使得电泵与流道之间的位置关系能够调整。由此,使得电泵的大部分结构能够重合进引流通道内,进而使得电泵与流道整体呈下埋状态,从而为泵房的建设提供了额外的空间。最终使得泵房也能够建设在地面以下。由此,有效的避免了泵房过度占用地上空间,从而能够适应建设空间过于局促的特殊情况。

5、进一步的,内江接口沿水平方向开设;内江接口由靠近内江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收敛;内江接口上还开设有对接部;对接部与电泵设有叶轮的一端相对应;对接部的一端与引流通道相连通,另一端与内江接口相连通。

6、进一步的,内江接口上设置有第一倾斜曲面;第一倾斜曲面设置在内江接口靠近内江的一端;第一倾斜曲面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α为锐角。

7、进一步的,内江接口上还设置有第二倾斜曲面;第二倾斜曲面设置在内江接口远离内江的一端;第二倾斜曲面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β为锐角。

8、进一步的,对接部沿竖直方向开设;对接部呈喇叭口状。

9、进一步的,引流通道沿水平方向向所述外江延伸;电泵设置在引流通道的一端。

10、进一步的,引流通道内开设有叶轮槽;叶轮槽沿竖直方向开设;叶轮槽包覆在叶轮的四周;叶轮槽的一端与空腔相连通,另一端与内江接口相连通。

11、进一步的,引流通道内还开设有扩流口;扩流口呈漏斗状;扩流口与叶轮槽相对应。

12、进一步的,还包括连通通道;连通通道设置在引流通道与外江接口之间;连通通道的一端与引流通道相连通,另一端与外江接口相连通。

13、进一步的,连通通道包括水平部、倾斜部;水平部的一端与引流通道相连通,另一端与倾斜部相连通;水平部与倾斜部之间设置有夹角;倾斜部与外江接口相连通。

1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5、通过调整流道的结构及电泵与流道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得电泵的大部分结构与流道重合,从而避免电泵的结构过度向地上凸出,进而使得泵房能够建设在地面以下。由此,有效的减少了泵房对地上空间的占用,从而对建设空间局促的特殊情况能够有效适用。

16、通过外江接口、引流通道的特殊构型,使得水体流动更加顺畅,有效避免了旋涡状水流的出现。

17、通过倾斜部的设置,使得外江接口继续向下,从而为位于外江接口上方的维护房提供额外的建设空间,进而降低外江接口上层建筑的整体高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埋式电排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泵(1)、流道(2)、泵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埋式电排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江接口(21)沿水平方向开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埋式电排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江接口(21)上设置有第一倾斜曲面(2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埋式电排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江接口(21)上还设置有第二倾斜曲面(21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埋式电排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211)沿竖直方向开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埋式电排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通道(24)沿水平方向向所述外江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下埋式电排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通道(24)内开设有叶轮槽(24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下埋式电排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通道(24)内还开设有扩流口(242);

9.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下埋式电排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通通道(23);p>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下埋式电排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通道(23)包括水平部(231)、倾斜部(23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埋式电排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泵(1)、流道(2)、泵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埋式电排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江接口(21)沿水平方向开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埋式电排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江接口(21)上设置有第一倾斜曲面(2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埋式电排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江接口(21)上还设置有第二倾斜曲面(21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埋式电排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211)沿竖直方向开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超耿笑天黄海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承天水利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