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4865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39
一种灌肠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灌肠器二次加药不便的问题;包括上下轴向的进液管,进液管下侧设有左低右高的灌肠管,灌肠管左侧设有排水管,进液管内同轴设有固定块,固定块内左右两侧分别设有V形的移动板,两个移动板可相对或相背滑动,两个移动板上分别开设有上下轴向且可连通的通槽,固定块下端同轴滑动连接有防逆流板,固定块上开设有上下贯通且可与通槽连通的让位槽,排水管上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挡板;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灌肠辅助器械,特别是一种灌肠器


技术介绍

1、目前儿童直肠给药多采用注射器拔去针头,连接静脉一次性输液器进行滴注,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小儿患者肠道脆弱,后续可能需要二次加药,但是现有灌肠器通常是一根直管,注液和排液使用同一管路,容易造成排泄物泄漏问题,无法较好的二次添加药液,且现有装置一般是一边灌肠一边排泄,容易造成床单衣物等的污染,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和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灌肠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灌肠器二次加药不便的问题。

2、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上下轴向的进液管,进液管下侧设有左低右高的灌肠管,灌肠管左侧设有排水管,进液管内同轴设有固定块,固定块内左右两侧分别设有v形的移动板,两个移动板可相对或相背滑动,两个移动板上分别开设有上下轴向且可连通的通槽,固定块下端同轴滑动连接有防逆流板,固定块上开设有上下贯通且可与通槽连通的让位槽,排水管上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挡板。

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4、设有的固定块、移动槽、移动板、弹簧、通槽、让位槽、防逆流板、拉簧、进液管和灌肠管,能够在进行灌肠注水时,保证进液管与外界连通,在不需要注水,患者排泄时,使进液管关闭,不再与外界连通,避免在完成注水后,排泄物从进液管内排出,方便了对小儿患者进行二次加药,增加了本装置使用时的便利性,设有的挡板、螺杆、排液管和灌肠管,能够使注入患者体内的水在患者体内停留一段时间,增加了灌肠液体与患者体内废物的混合时间,充分混合后再使患者进行排泄,增加了本装置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肠器,包括上下轴向的进液管(1),其特征在于,进液管(1)下侧设有左低右高的灌肠管(2),灌肠管(2)左侧设有排水管(3),进液管(1)内同轴设有固定块(4),固定块(4)内左右两侧分别设有V形的移动板(5),两个移动板(5)可相对或相背滑动,两个移动板(5)上分别开设有上下轴向且可连通的通槽(6),固定块(4)下端同轴滑动连接有防逆流板(7),固定块(4)上开设有上下贯通且可与通槽(6)连通的让位槽,排水管(3)上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挡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肠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移动板(5)相背端和固定块(4)之间分别设有弹簧(9),两个移动板(5)相对端均为倾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管(3)上螺纹连接有螺杆(10),螺杆(10)插入挡板(8)内且与挡板(8)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块(4)内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板(5)位于移动槽内且可在移动槽内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逆流板(7)上端和固定块(4)之间设有拉簧(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块(4)下端开设有与让位槽连通的移动槽,防逆流板(7)位于移动槽内且可在移动槽内移动,固定块(4)下端开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且与移动槽连通的排水槽(1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肠器,包括上下轴向的进液管(1),其特征在于,进液管(1)下侧设有左低右高的灌肠管(2),灌肠管(2)左侧设有排水管(3),进液管(1)内同轴设有固定块(4),固定块(4)内左右两侧分别设有v形的移动板(5),两个移动板(5)可相对或相背滑动,两个移动板(5)上分别开设有上下轴向且可连通的通槽(6),固定块(4)下端同轴滑动连接有防逆流板(7),固定块(4)上开设有上下贯通且可与通槽(6)连通的让位槽,排水管(3)上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挡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肠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移动板(5)相背端和固定块(4)之间分别设有弹簧(9),两个移动板(5)相对端均为倾斜面。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珊珊牛珊珊李新刘会芳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