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锻造机锻造台用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锻造机锻造台用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64506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锻造机锻造台用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脚以支撑板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四个所述支撑脚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位于左侧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一种锻造机锻造台用夹持装置,当在对较大尺寸或者形状不规则的金属材料进行锻造加工的过程中,通过夹持杆自身具有的弹性将金属材料外壁进行夹持,通过第一转动轴使第一滑动架进行滑动,通过受力杆将金属材料的两侧进行夹持固定,从而避免在对金属材料夹持时发生晃动,提高金属材料锻造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具体为一种锻造机锻造台用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1、锻造机是指用锤击等方法,使在可塑状态下的金属材料成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并改变它的物理性质的机器。锻造机中进行锻造的锻锤,在加工性能上与压力机械非常相似,但作为前者的锻锤,其加工产生的反作用力不由床身承受,而由机诫的基础承受,这一点与后者的压力机有根本性的不同。

2、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锻压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

3、申请号为202320011476.x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锻造机锻造台用夹持装置,当在对较大尺寸或者形状不规则的金属材料进行锻造加工的过程中,该装置的局限性较大,不利于对不规则的金属材料进行夹持,从而当在进行锻造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导致金属材料在被夹持的过程中发生晃动,从而可能导致锻造后的金属材料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锻造机锻造台用夹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锻造机锻造台用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脚以支撑板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四个所述支撑脚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位于左侧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贯穿于第一连接杆,且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固定杆以支撑板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固定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轴,位于前后两侧所述第一固定轴远离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固定杆的一端与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受力块,还包括:

2、夹持翻转装置,包括与第一转动轴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架,所述第一滑动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液压杆以第一滑动架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液压杆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左右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珠,所述固定架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于固定架,且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外壁设置有转动架。

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架的外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凹槽以转动架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凹槽的内壁与转珠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架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贯穿于转动架,且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壁设置有第二滑动架,所述第三电机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三电机以转动架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

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滑动架的内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弧形杆,所述弧形杆的内壁开设有通孔,所述弧形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弧形杆以第二滑动架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弧形杆远离第二滑动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夹持杆,所述夹持杆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夹持杆的一端与弧形杆固定连接,所述夹持杆具有一定的弹性,从而防止将金属材料夹伤。

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滑动架的外壁设置有受力杆,所述受力杆的背面通过转轴与通孔滑动连接,所述受力杆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远离受力杆的一端与第二滑动架固定连接,所述受力杆受到挤压向左侧滑动时,所述受力杆通过弧形杆使夹持杆对金属材料进行夹持。

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受力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轴,所述受力块的底部设置有弧形架,所述弧形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三连接杆以弧形架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三连接杆远离弧形架的一端与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架的顶部为圆弧状,可以将吸附在第二固定轴外表面上的铁屑进行清理。

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固定轴贯穿于弧形架,且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第一滑动块的一端与弧形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块的外壁设置有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一弹簧可以辅助受力块向上滑动。

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滑动块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二滑动块以第一滑动块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滑动块靠近第一滑动块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远离第二滑动块的一端与第一滑动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块向下滑动时,所述第二滑动块沿着第一固定轴向外侧滑动。

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滑动块远离第一滑动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远离第二滑动块的一端设置有防溅外壳,所述第二转动杆与防溅外壳底部转动连接,所述防溅外壳的内壁与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防溅外壳用于阻挡锻造时飞溅的铁屑。

1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锻造机锻造台用夹持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一种锻造机锻造台用夹持装置,当在对较大尺寸或者形状不规则的金属材料进行锻造加工的过程中,通过夹持杆自身具有的弹性将金属材料外壁进行夹持,通过第一转动轴使第一滑动架进行滑动,通过受力杆将金属材料的两侧进行夹持固定,从而避免在对金属材料夹持时发生晃动,提高金属材料锻造效率。

12、(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受力块和防溅外壳,当金属材料放置在受力块上后,通过金属材料自身的重力将受力块向下压动,受力块通过第一转动杆使第二滑动块滑动,从而通过第二转动杆将防溅外壳顶起,通过防溅外壳阻挡锻造时的铁屑飞溅。

13、(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夹持翻转装置,通过主动轮与转动架的内壁转动连接,从而使转动架发生转动,可以有利于帮助金属材料的翻转,从而提高装置的利用率。

14、(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受力杆和夹持杆,当受力杆受到金属材料的挤压后,受力杆向左侧滑动的同时,通过弧形杆使夹持杆向内侧翻转,从而通过受力杆与金属材料外壁进行接触夹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锻造机锻造台用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脚(101),所述支撑脚(10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脚(101)以支撑板(1)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四个所述支撑脚(101)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02),位于左侧所述第一连接杆(10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03),所述第一电机(103)贯穿于第一连接杆(102),且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104),所述支撑板(1)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05),所述固定杆(105)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固定杆(105)以支撑板(1)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固定杆(10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轴(106),位于前后两侧所述第一固定轴(106)远离固定杆(1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07),所述第二连接杆(107)远离固定杆(105)的一端与第一转动轴(104)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受力块(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造机锻造台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305)的外壁开设有凹槽(3051),所述凹槽(305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凹槽(3051)以转动架(305)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凹槽(3051)的内壁与转珠(303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架(305)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3052),所述第三电机(3052)的输出端贯穿于转动架(305),且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2053),所述第二转动轴(2053)的外壁设置有第二滑动架(3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锻造机锻造台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架(306)的内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弧形杆(3061),所述弧形杆(3061)的内壁开设有通孔(3062),所述弧形杆(306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弧形杆(3061)以第二滑动架(306)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弧形杆(3061)远离第二滑动架(306)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夹持杆(3063),所述夹持杆(3063)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064),所述第二弹簧(3064)远离夹持杆(3063)的一端与弧形杆(306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锻造机锻造台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架(306)的外壁设置有受力杆(3065),所述受力杆(3065)的背面通过转轴与通孔(3062)滑动连接,所述受力杆(3065)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3066),所述第三弹簧(3066)远离受力杆(3065)的一端与第二滑动架(306)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造机锻造台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块(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轴(201),所述受力块(2)的底部设置有弧形架(203),所述弧形架(20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204),所述第三连接杆(20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三连接杆(204)以弧形架(203)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三连接杆(204)远离弧形架(203)的一端与支撑板(1)底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锻造机锻造台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轴(201)贯穿于弧形架(203),且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块(202),所述第一滑动块(2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08),所述第一弹簧(208)远离第一滑动块(202)的一端与弧形架(20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块(202)的外壁设置有第二滑动块(20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锻造机锻造台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块(206)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二滑动块(206)以第一滑动块(202)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滑动块(206)靠近第一滑动块(202)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205),所述第一转动杆(205)远离第二滑动块(206)的一端与第一滑动块(202)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锻造机锻造台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块(206)远离第一滑动块(20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207),所述第二转动杆(207)远离第二滑动块(206)的一端设置有防溅外壳(209),所述第二转动杆(207)与防溅外壳(209)底部转动连接,所述防溅外壳(209)的内壁与支撑板(1)滑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锻造机锻造台用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脚(101),所述支撑脚(10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脚(101)以支撑板(1)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四个所述支撑脚(101)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02),位于左侧所述第一连接杆(10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03),所述第一电机(103)贯穿于第一连接杆(102),且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104),所述支撑板(1)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05),所述固定杆(105)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固定杆(105)以支撑板(1)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固定杆(10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轴(106),位于前后两侧所述第一固定轴(106)远离固定杆(1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07),所述第二连接杆(107)远离固定杆(105)的一端与第一转动轴(104)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受力块(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造机锻造台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305)的外壁开设有凹槽(3051),所述凹槽(305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凹槽(3051)以转动架(305)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凹槽(3051)的内壁与转珠(303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架(305)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3052),所述第三电机(3052)的输出端贯穿于转动架(305),且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2053),所述第二转动轴(2053)的外壁设置有第二滑动架(3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锻造机锻造台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架(306)的内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弧形杆(3061),所述弧形杆(3061)的内壁开设有通孔(3062),所述弧形杆(306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弧形杆(3061)以第二滑动架(306)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弧形杆(3061)远离第二滑动架(306)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夹持杆(3063),所述夹持杆(3063)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064),所述第二弹簧(3064)远离夹持杆(3063)的一端与弧形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琦杨蓉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琦盛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