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茯苓生长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64262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35
本技术涉及茯苓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茯苓生长栽培装置,包括栽种槽箱,所述蓄水盒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保水棉板,所述茯苓育种板的顶部开设有隔离带,所述栽种槽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雾化喷管,所述储液箱的内部设有除虫罐,所述储液箱的内前壁固定安装有微型水泵。该茯苓生长栽培装置,通过引水棉条将蓄水盒中的部分营养液引入存储在保水棉板中,筛网架上的松木基质层与保水棉板接触,保证水分和营养成分进入,同时雾化喷管定期雾化喷洒,其中多余水分下沉进入保水棉板和蓄水盒,避免茯苓根系结构水分过剩,同时在隔离带中灌注灭蚁溶剂,避免白蚁啃食茯苓,再定期对茯苓育种板喷洒杀虫溶液,进而实现防止虫害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茯苓种植,具体为一种茯苓生长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1、茯苓生长栽培装置,即可形成一定产业链的采用人工种植茯苓方式的设备,茯苓属真菌科,是我国传统的一味中药药材,其味甘、淡、性平无毒,入心、脾、肺,肾四经,具有渗湿利水,益脾胃保肾,安神生津等功效,因此具有很高的药用和养生食用价值,随着现代中医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中药药材的需求日渐增大,中药材的种植体系已逐渐形成产业化,为避免传统大规模户外田地所带来的温度、雨水和土壤酸碱度造成的产量影响,现代化的茯苓生长栽培装置能够进一步改善茯苓的种植生长环境,从而提高茯苓产量,缩短生长周期,相较于传统种植方式更加满足日常的药用需求。

2、经检索,根据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8736338u的技术专利中公开了茯苓室内栽培供养装置,该专利中的茯苓室内栽培供养装置是通过将茯苓种植在交错分布的垫板结构上,避免多株茯苓种植时其受光和洒水受到影响,但是茯苓种植需要注意根系的水分过剩,保证根系正常呼吸,而该茯苓室内栽培供养装置的垫板结构中没有设置排水结构,不能有效避免茯苓菌株根系水分堆积导致腐烂的问题,并且茯苓生长时易受白蚁螨类虫害,该茯苓室内栽培供养装置无法做进一步除虫处理,因此在种植结构上还有待进一步改进,故而提出一种茯苓生长栽培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根系排水呼吸和预防虫害的茯苓生长栽培装置。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茯苓生长栽培装置,包括栽种槽箱,所述栽种槽箱的内部铺设有松木基质层,所述松木基质层的顶部铺设有茯苓育种板,所述栽种槽箱的内部设置有蚁虫防治结构,所述栽种槽箱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储液箱;

5、所述蚁虫防治结构包括蓄水盒、保水棉板、筛网架、隔离带、调节锥杆、雾化喷管、除虫罐、微型水泵和三通旋塞阀,所述栽种槽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蓄水盒,所述蓄水盒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保水棉板,所述保水棉板的顶部设置有筛网架,所述茯苓育种板的顶部开设有隔离带,所述栽种槽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调节锥杆,所述栽种槽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雾化喷管,所述储液箱的内部设有除虫罐,所述储液箱的内前壁固定安装有微型水泵,所述储液箱的内部设置有三通旋塞阀。

6、进一步,所述蓄水盒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保水棉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数量的引水棉条,所述松木基质层铺设于筛网架的内底壁,且松木基质层的木屑结构小于筛网架的筛网孔径。

7、进一步,所述栽种槽箱的内前壁与内后壁均开设有风槽,两个所述风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纱网,所述茯苓育种板为珍珠棉泡沫板结构,且茯苓育种板的顶部开设有若干数量的菌株方槽。

8、进一步,所述隔离带为回字型结构,并位于若干菌株方槽的外侧,所述茯苓育种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排液管,所述隔离带的内部灌注有灭蚁溶剂,所述栽种槽箱的内左壁与内右壁均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滑槽,四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螺纹锥杆。

9、进一步,所述筛网架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杆,四个所述支杆的相背一侧分别贯穿四个滑槽,并分别与四个螺纹锥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所述调节锥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调节锥杆的外部分别与四个螺纹锥杆的顶部啮合。

10、进一步,所述储液箱的内部设有水槽,所述水槽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号输水管,所述一号输水管的顶部与三通旋塞阀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除虫罐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二号输水管,所述二号输水管的顶部与三通旋塞阀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三通旋塞阀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三号输水管,所述三号输水管的右端与微型水泵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微型水泵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四号输水管,所述四号输水管的顶部与雾化喷管的左端固定连接。

11、有益效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该茯苓生长栽培装置,先在栽种槽箱设置具有一定储水量的蓄水盒,利用保水棉板的吸水保湿特性,通过引水棉条将蓄水盒中的部分营养液引入存储在保水棉板中,筛网架上的松木基质层通过筛网结构与保水棉板直接接触,保证水分和营养成分进入,同时配合雾化喷管和微型水泵对茯苓育种板定期雾化喷洒,保证茯苓生长所需水分,其中多余水分可随重力因素下沉进入保水棉板和蓄水盒,从而避免茯苓根系结构水分过剩的情况,同时在茯苓育种板上设置圈形防护结构的隔离带,隔离带中灌注灭蚁溶剂,避免滋生和吸引白蚁啃食茯苓,同时定期利用除虫罐中的杀虫溶液对茯苓育种板雾化喷洒,进而实现防止虫害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茯苓生长栽培装置,包括栽种槽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栽种槽箱(1)的内部铺设有松木基质层(2),所述松木基质层(2)的顶部铺设有茯苓育种板(3),所述栽种槽箱(1)的内部设置有蚁虫防治结构(4),所述栽种槽箱(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储液箱(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茯苓生长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盒(40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保水棉板(4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数量的引水棉条,所述松木基质层(2)铺设于筛网架(403)的内底壁,且松木基质层(2)的木屑结构小于筛网架(403)的筛网孔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茯苓生长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栽种槽箱(1)的内前壁与内后壁均开设有风槽,两个所述风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纱网,所述茯苓育种板(3)为珍珠棉泡沫板结构,且茯苓育种板(3)的顶部开设有若干数量的菌株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茯苓生长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带(404)为回字型结构,并位于若干菌株方槽的外侧,所述茯苓育种板(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排液管,所述隔离带(404)的内部灌注有灭蚁溶剂,所述栽种槽箱(1)的内左壁与内右壁均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滑槽,四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螺纹锥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茯苓生长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架(40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杆,四个所述支杆的相背一侧分别贯穿四个滑槽,并分别与四个螺纹锥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所述调节锥杆(40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调节锥杆(405)的外部分别与四个螺纹锥杆的顶部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茯苓生长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5)的内部设有水槽,所述水槽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号输水管,所述一号输水管的顶部与三通旋塞阀(409)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除虫罐(40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二号输水管,所述二号输水管的顶部与三通旋塞阀(409)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三通旋塞阀(40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三号输水管,所述三号输水管的右端与微型水泵(408)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微型水泵(40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四号输水管,所述四号输水管的顶部与雾化喷管(406)的左端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茯苓生长栽培装置,包括栽种槽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栽种槽箱(1)的内部铺设有松木基质层(2),所述松木基质层(2)的顶部铺设有茯苓育种板(3),所述栽种槽箱(1)的内部设置有蚁虫防治结构(4),所述栽种槽箱(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储液箱(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茯苓生长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盒(40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保水棉板(4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数量的引水棉条,所述松木基质层(2)铺设于筛网架(403)的内底壁,且松木基质层(2)的木屑结构小于筛网架(403)的筛网孔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茯苓生长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栽种槽箱(1)的内前壁与内后壁均开设有风槽,两个所述风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纱网,所述茯苓育种板(3)为珍珠棉泡沫板结构,且茯苓育种板(3)的顶部开设有若干数量的菌株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茯苓生长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带(404)为回字型结构,并位于若干菌株方槽的外侧,所述茯苓育种板(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排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胜泽王圣铕谢婷詹美容吴承文陈承茂罗情情吴木兰
申请(专利权)人: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