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式挡水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3765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32
本技术涉及水利设施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式挡水坝,包括多组承载单元,每组所述承载单元均包括梯形基座,每组所述梯形基座的顶部均开设有两组第一吊装槽,每组所述第一吊装槽的内部均设有第一吊装管。该可拆卸式挡水坝,通过多组承载单元,使第一吊装管将承载单元与吊装设备的吊装端连接,然后吊装设备带动承载单元放入流道内,此时串联销柱在适配卡槽的配合下将多组梯形基座串联固定,串联固定后的梯形基座通过自身重量形成阻断结构,阻断结构将流道内的水流阻断,有效提高了装置的一体性,降低了装置拆装过程中在流道内产生溢流物料的数量,极大减小了装置拆卸后小型流道发生堵塞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利设施,具体为一种可拆卸式挡水坝


技术介绍

1、挡水坝是一种用于在水利施工过程中将流道阻断的装置,其作为临时水利设施的一种多用在水利施工现场,以为施工车辆和施工人员在流道内提供作业空间,现有技术中的挡水坝在建造时,多通过土料、石料或混合料,经过抛填、辗压等方法堆筑成,在水利施工完成后在将其拆除,进而让修建的水利设施在流道内进行作业,但是由于装置在拆除过程中容易遗留部分砂石,且部分小型流道内流体的流速和流量较少,导致溢流的砂石容易积存到小型流道内,进而容易造成小型流道发生堵塞,从而影响了装置的实用性。

2、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可拆卸式挡水坝,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式挡水坝,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拆卸式挡水坝,包括多组承载单元,每组所述承载单元均包括梯形基座,每组所述梯形基座的顶部均开设有两组第一吊装槽,每组所述第一吊装槽的内部均设有第一吊装管,每组所述梯形基座的顶部开设有减重槽,每组所述减重槽的内壁可滑动的插接有配重柱,每组所述配重柱的顶端均设有第二吊装槽,每组所述第二吊装槽的内部均设有第二吊装管,每组所述梯形基座的左侧面均设有串联销柱,每组所述梯形基座的右侧面均开设有供相应串联销柱卡装的适配卡槽,左侧所述承载单元的上侧设置有两组引导组件,每组所述梯形基座顶部的四角均开设有引导槽,每组所述引导槽的内部均设有引导管,每组所述承载单元均包括引导圆轨,每组所述引导圆轨的外表面均可滑动的插接有升降座,每组由所述升降座的内壁均螺装有延伸支杆,每组所述引导圆轨和延伸支杆的底端均与相对应引导管的内壁螺装。

5、优选的,每组所述延伸支杆的左侧均设置有牵引支座,每组所述牵引支座的外表面均与相对应引导管的内壁螺装,每组所述牵引支座的顶端均设有牵引钢绳。

6、优选的,每组所述引导圆轨的顶端均开设有插套倾角,每组所述升降座的底部均设有扩径引导罩。

7、优选的,每组所述梯形基座的背面均设有扩面凸台,每组所述扩面凸台的顶部均设有限位立板。

8、优选的,每组所述梯形基座的正面均设有迎水契块,每组所述迎水契块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开设有导流倾角。

9、优选的,每组所述梯形基座和迎水契块的底部均设有内嵌锥块,每组前侧所述内嵌锥块的背面均与相对应内嵌锥块的正面固接。

10、(三)有益效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式挡水坝,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可拆卸式挡水坝,通过多组承载单元,使第一吊装管将承载单元与吊装设备的吊装端连接,然后吊装设备带动承载单元放入流道内,此时串联销柱在适配卡槽的配合下将多组梯形基座串联固定,串联固定后的梯形基座通过自身重量形成阻断结构,阻断结构将流道内的水流阻断,有效提高了装置的一体性,降低了装置拆装过程中在流道内产生溢流物料的数量,极大减小了装置拆卸后小型流道发生堵塞的几率。

13、2、该可拆卸式挡水坝,通过配重柱,使承载单元安装过程中配重柱并未组装到梯形基座内,承载单元放置完成后通过第二吊装管将配重柱与吊装设备的吊装端连接,然后吊装设备带动配重柱插入梯形基座顶部开设的减重槽内,有效降低了装置吊装运输过程中的重量,极大提高了装置布设后的自重,从而影响了装置的实用性。

14、3、该可拆卸式挡水坝,通过引导组件,使吊装设备带动承载单元向流道内放置时,承载单元带动升降座套装到引导圆轨表面,升降座在沿引导圆轨移动过程中将相邻承载单元贴合放置,同时串联销柱卡装到适配卡槽内,有效提高了装置的安装精度,极大加强了装置安装过程中的便利性,从而增强了装置的适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卸式挡水坝,包括多组承载单元(1),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承载单元(1)均包括梯形基座(2),每组所述梯形基座(2)的顶部均开设有两组第一吊装槽,每组所述第一吊装槽的内部均设有第一吊装管(3),每组所述梯形基座(2)的顶部开设有减重槽,每组所述减重槽的内壁可滑动的插接有配重柱(4),每组所述配重柱(4)的顶端均设有第二吊装槽,每组所述第二吊装槽的内部均设有第二吊装管(5),每组所述梯形基座(2)的左侧面均设有串联销柱(6),每组所述梯形基座(2)的右侧面均开设有供相应串联销柱(6)卡装的适配卡槽(7),左侧所述承载单元(1)的上侧设置有两组引导组件(8),每组所述梯形基座(2)顶部的四角均开设有引导槽,每组所述引导槽的内部均设有引导管(9),每组所述承载单元(1)均包括引导圆轨(10),每组所述引导圆轨(10)的外表面均可滑动的插接有升降座(11),每组由所述升降座(11)的内壁均螺装有延伸支杆(12),每组所述引导圆轨(10)和延伸支杆(12)的底端均与相对应引导管(9)的内壁螺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挡水坝,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延伸支杆(12)的左侧均设置有牵引支座(13),每组所述牵引支座(13)的外表面均与相对应引导管(9)的内壁螺装,每组所述牵引支座(13)的顶端均设有牵引钢绳(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挡水坝,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引导圆轨(10)的顶端均开设有插套倾角,每组所述升降座(11)的底部均设有扩径引导罩(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挡水坝,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梯形基座(2)的背面均设有扩面凸台(16),每组所述扩面凸台(16)的顶部均设有限位立板(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挡水坝,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梯形基座(2)的正面均设有迎水契块(18),每组所述迎水契块(18)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开设有导流倾角(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挡水坝,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梯形基座(2)和迎水契块(18)的底部均设有内嵌锥块(20),每组前侧所述内嵌锥块(20)的背面均与相对应内嵌锥块(20)的正面固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式挡水坝,包括多组承载单元(1),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承载单元(1)均包括梯形基座(2),每组所述梯形基座(2)的顶部均开设有两组第一吊装槽,每组所述第一吊装槽的内部均设有第一吊装管(3),每组所述梯形基座(2)的顶部开设有减重槽,每组所述减重槽的内壁可滑动的插接有配重柱(4),每组所述配重柱(4)的顶端均设有第二吊装槽,每组所述第二吊装槽的内部均设有第二吊装管(5),每组所述梯形基座(2)的左侧面均设有串联销柱(6),每组所述梯形基座(2)的右侧面均开设有供相应串联销柱(6)卡装的适配卡槽(7),左侧所述承载单元(1)的上侧设置有两组引导组件(8),每组所述梯形基座(2)顶部的四角均开设有引导槽,每组所述引导槽的内部均设有引导管(9),每组所述承载单元(1)均包括引导圆轨(10),每组所述引导圆轨(10)的外表面均可滑动的插接有升降座(11),每组由所述升降座(11)的内壁均螺装有延伸支杆(12),每组所述引导圆轨(10)和延伸支杆(12)的底端均与相对应引导管(9)的内壁螺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洁茹邹金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粤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