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光热复合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3696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3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光热复合组件,涉及光伏板用光热复合组件技术领域,装置主体顶部设有硅晶板,且硅晶板顶部与导光片连接,并且导光片与传输电阻线接,传输电阻顶部设有隔热垫,且传输电阻与蓄电池连接;装置主体左侧设有循环水箱,且循环水箱与第一单向阀连接,并且第一单向阀通过出液阀与循环管道连接,且吸液阀与第二单向阀连接。由于设置了隔热垫等设备,且传输电阻和蓄电池等电子元件都在隔热垫底部,从而使导光片和硅晶板温度过高而发生火灾时,也会由于隔热垫的阻挡而阻止火势蔓延至传输电阻和蓄电池处,在循环管道冷却蓄电池和传输电阻等设备时,由于隔热垫的设置,会使装置主体底部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从而增加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板用光热复合组件,具体为一种光伏光热复合组件


技术介绍

1、光伏板光热复合组件又称光伏板组件,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由于没有活动的部分,故可以长时间操作而不会导致任何损耗;简单的光伏电池可为手表及计算机提供能源,较复杂的光伏系统可为房屋提供照明,并为电网供电;光伏板组件可以制成不同形状,而组件又可连接,以产生更多电力;但现有的光伏光热复合组件,却有着一些不足之处,就比如:

2、公开号:cn110148647a的一种超薄轻型光伏光热复合组件,该设备在光电池制绒面填充胶,提升了光电池的电能转换效率;超薄轻型光伏组件与不同结构热交换器组合,满足了本专利技术使用功能、性价比、环境适应性的要求,拓展了应用领域;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该设备的导光板和硅晶板等设备的底部并没有做太多的防火措施,可能会使到在导光板和硅晶板其顶部出现热量过大的情况出现火灾时,会使火灾蔓延至蓄电池处,从而可能会引发爆炸等意外,且由于可能会出现隔热效率不高的情况,从而导致蓄电池等其他电子元件的温度过高而产生意外;

3、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光伏光热复合组件,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清理具有定位打孔装置的数控机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由于现有的光伏光热复合组件的导光板和硅晶板等设备的底部并没有做太多的防火措施,可能会使到在导光板和硅晶板其顶部出现热量过大的情况出现火灾时,会使火灾蔓延至蓄电池处,从而可能会引发爆炸等意外,且由于可能会出现隔热效率不高的情况,从而导致蓄电池等其他电子元件的温度过高而产生意外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光热复合组件,包括装置主体、与装置主体底部进行连接的出液阀和吸液阀,装置主体顶部设有硅晶板,且硅晶板顶部与导光片进行连接,并且导光片与传输电阻进行线接,传输电阻顶部设有隔热垫,且传输电阻与蓄电池进行连接;

3、装置主体左侧设有循环水箱,且循环水箱与第一单向阀进行连接,并且第一单向阀通过出液阀与循环管道进行连接,循环管道与吸液阀进行连接,且吸液阀与第二单向阀进行连接,并且第二单向阀与循环水箱进行连接。

4、由于设置了隔热垫等设备,且传输电阻和蓄电池等电子元件都在隔热垫底部,从而使导光片和硅晶板温度过高而发生火灾时,也会由于隔热垫的阻挡而阻止火势蔓延至传输电阻和蓄电池处,并且在循环管道冷却蓄电池和传输电阻等设备时,由于隔热垫的设置,会使装置主体底部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从而增加了该设备的散热效率。

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隔热垫包括防火层、隔热层、固定垫和透气层,其中防火层底部设有隔热层,且隔热层底部与固定垫进行连接,并且固定垫底部与透气层进行连接,隔热垫的左右两侧与装置主体进行连接。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隔热垫有效的防止装置主体顶部的热量进入装置主体底部,从而增加了该设备在传输电阻和蓄电池的效率。

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隔热垫底部与蓄电池进行连接,并且蓄电池底部设有透气钢板,且透气钢板位于循环管道的顶部。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循环管道通过透气钢板中的细孔将冷气传输至装置主体内部,从而增加了该设备在冷却时的效率。

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蓄电池与传输电阻进行线接,且传输电阻底部与装置主体内部的透气钢板进行连接。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传输电阻在与装置主体进行连接时更加的牢固,增加了该设备在安装时的稳定性。

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装置主体左侧与循环水箱进行连接,且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穿过循环水箱位于其底部右侧。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循环管道能够通过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更好的向循环水箱进行给水工作,增加了该设备在冷却时的效率。

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装置主体顶部设有防护框,且防护框与装置主体进行连接,并且防护框与硅晶板外侧进行贴合,并且硅晶板通过固定栅线与导光片进行连接。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导光片在与硅晶板进行连接时可以更加的牢固,从而增加了该设备在安装时的稳定性。

1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装置主体底部设有固定器,且固定器内部设有数个固定螺栓,并且固定螺栓与固定器构成螺纹连接。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该设备在与其他设备进行连接时,可通过固定器与其连接,随后通过固定螺栓将其固定,从而增加了该设备在与其他设备进行连接时的牢固性。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8、1、由于设置了隔热垫等设备,且传输电阻和蓄电池等电子元件都在隔热垫底部,从而使导光片和硅晶板温度过高而发生火灾时,也会由于隔热垫的阻挡而阻止火势蔓延至传输电阻和蓄电池处,并且在循环管道冷却蓄电池和传输电阻等设备时,由于隔热垫的设置,会使装置主体底部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从而增加了该设备的散热效率;

19、2、通过固定器和固定螺栓等设置,能够使该设备在与其他设备进行连接时,可通过固定器与其连接,随后通过固定螺栓将其固定,从而增加了该设备在与其他设备进行连接时的牢固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光热复合组件,包括装置主体(1)、与装置主体(1)底部进行连接的出液阀(9)和吸液阀(1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顶部设有硅晶板(2),且硅晶板(2)顶部与导光片(3)进行连接,并且导光片(3)与传输电阻(4)进行线接,所述传输电阻(4)顶部设有隔热垫(6),且传输电阻(4)与蓄电池(5)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光热复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垫(6)包括防火层(17)、隔热层(18)、固定垫(19)和透气层(20),其中防火层(17)底部设有隔热层(18),且隔热层(18)底部与固定垫(19)进行连接,并且固定垫(19)底部与透气层(20)进行连接,所述隔热垫(6)的左右两侧与装置主体(1)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光热复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垫(6)底部与蓄电池(5)进行连接,并且蓄电池(5)底部设有透气钢板,且透气钢板位于循环管道(10)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光热复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5)与传输电阻(4)进行线接,且传输电阻(4)底部与装置主体(1)内部的透气钢板进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光热复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左侧与循环水箱(7)进行连接,且第一单向阀(8)和第二单向阀(12)穿过循环水箱(7)位于其底部右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光热复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顶部设有防护框(13),且防护框(13)与装置主体(1)进行连接,并且防护框(13)与硅晶板(2)外侧进行贴合,并且硅晶板(2)通过固定栅线(16)与导光片(3)进行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光热复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底部设有固定器(14),且固定器(14)内部设有数个固定螺栓(15),并且固定螺栓(15)与固定器(14)构成螺纹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光热复合组件,包括装置主体(1)、与装置主体(1)底部进行连接的出液阀(9)和吸液阀(1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顶部设有硅晶板(2),且硅晶板(2)顶部与导光片(3)进行连接,并且导光片(3)与传输电阻(4)进行线接,所述传输电阻(4)顶部设有隔热垫(6),且传输电阻(4)与蓄电池(5)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光热复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垫(6)包括防火层(17)、隔热层(18)、固定垫(19)和透气层(20),其中防火层(17)底部设有隔热层(18),且隔热层(18)底部与固定垫(19)进行连接,并且固定垫(19)底部与透气层(20)进行连接,所述隔热垫(6)的左右两侧与装置主体(1)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光热复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垫(6)底部与蓄电池(5)进行连接,并且蓄电池(5)底部设有透气钢板,且透气钢板位于循环管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旭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