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压铸加工金属前盖用的脱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压铸加工金属前盖用的脱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63691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铸加工金属前盖用的脱料装置,涉及压铸加工领域,包括取料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取料机构包括多个连续排列的载板,载板一侧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阵列分布的若干滑动杆件,滑动杆件一端与载板内壁滑动连接,在多个载板中,位于奇数位置的载板形成奇数载板组,位于偶数位置的载板形成偶数载板组,奇数载板组和偶数载板组能够相对于第一方向进行相互靠近或远离,其中第一方向为载板的长度方向,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取料机构在竖直平面内进行移动;该压铸加工金属前盖用的脱料装置,通过设置连续排列的载板,以及载板上呈阵列分布的滑动杆件,使各个滑动杆件组成一个具有一定密度的取料区域,并且能够对不同形状的铸件进行取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铸加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压铸加工金属前盖用的脱料装置


技术介绍

1、压铸加工是一种较为成熟的金属成型工艺,其主要过程包括合型、浇注、压射、冷却、开型和顶出取件等过程,在进行电机端面的前盖压铸加工时,对压铸后的铸件进行取件的过程一般是通过人工或者机械手进行夹持,夹持的位置一般位于浇注口处形成的料嘴处,从而将铸件从开型后的动模或定模上取下。

2、但是,对于一些重量较大的电机前盖,由于料嘴处与前盖本体之间仅通过原横浇道所凝固后的料条相连接,而为了节省金属流动料,横浇道的横截面的面积一般较小,此外,为了便于排气,料嘴通常位于型腔的下方,成型后的铸件在上,料嘴在下,这使得在夹持料嘴处进行取料时,铸件本体在自重作用下,料条易发生一定弯曲甚至断裂,使铸件与两侧的动模或定模发生摩擦或碰撞,对铸件和模具表面造成损害,通过夹具直接夹持铸件本体的方式虽然能够避免铸件模具发生摩擦或碰撞,但是夹具需要获得足够的握持力才能稳定地夹持铸件,这需要夹具与铸件表面相应部位紧密接触和挤压,而电机前盖一般为异形结构,且形状多样化,一般的夹具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夹持部位以在获得足够握持力的同时避免对铸件表面造成损伤或压迫铸件发生较大形变,对夹持部位的位置进行确定所需的调节过程繁琐且耗时,设置与不同模具一一对应的夹具会导致用于取件的脱料装置成本大大增加,且安装调试过程同样繁琐且耗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铸加工金属前盖用的脱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压铸加工金属前盖用的脱料装置,包括取料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取料机构包括多个连续排列的载板,载板一侧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阵列分布的若干滑动杆件,所述滑动杆件一端与载板内壁滑动连接,在多个所述载板中,位于奇数位置的载板形成奇数载板组,位于偶数位置的载板形成偶数载板组,奇数载板组和偶数载板组能够相对于第一方向进行相互靠近或远离,其中第一方向为载板的长度方向;

4、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取料机构在竖直平面内进行移动。

5、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杆件由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组成,所述第二杆体位于载板内,所述载板内开设有可供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分别进行移动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载板内开设有连通各第二腔体的第一导流通道和第二导流通道,所述第一导流通道位于靠近第一腔体的一侧,第二导流通道位于远离第一腔体的一侧。

6、进一步地,所述载板上设有连通第一导流通道的第一开口和连通第二导流通道的第二开口,各载板上的第一开口均通过同一个第一导管相连通,各载板上的第二开口均通过同一个第二导管相连通。

7、进一步地,所述载板内开设有连通各第二腔体的第三导流通道,所述第三导流通道位于第一导流通道和第二导流通道之间,所述载板上设有连通第三导流通道的第三开口,各所述载板上的第三开口均通过同一个第三导管相连通。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内部分别设有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所述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相连通,所述第二杆体一侧贯穿开设有连通第四腔体的第四开口,在所述滑动杆件移动至远离载板的一端时,所述第四开口与第三导流通道相连通。

9、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腔体内滑动连接有活塞块,所述活塞块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表面与第三腔体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三腔体内设置有推挤部件,所述第一杆体上贯穿开设有呈环形阵列状分布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设置有扩张部件,所述推杆向远离第二杆体的方向移动时能够配合推挤部件使各扩张部件的至少部分移动至第一杆体外部。

10、进一步地,所述推挤部件为气囊,所述气囊由第一囊体和第二囊体组成,所述第一囊体一侧与推杆端部抵接,所述第二囊体位于各扩张部件中部,所述扩张部件包括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两端与滑动槽内壁滑动连接,各个所述支撑条相靠近的一侧均与第二气囊表面固定。

11、进一步地,所述推挤部件包括若干连杆,各个所述连杆一端与推杆端部固定连接,各个所述连杆另一端分别一一对应的与扩张部件相连接,所述扩张部件为弹性杆,所述弹性杆一端与连杆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弹性杆另一端与第一杆体一侧转动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取料机构还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位于奇数位置的各所述载板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与位于偶数位置的各所述载板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台,两个所述滑台一侧滑动连接有同一个导轨,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连接有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互靠近或远离。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一端贯穿第二支架并与第二支架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一端贯穿第一支架并与第一支架内壁滑动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压铸加工金属前盖用的脱料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压铸加工金属前盖用的脱料装置,通过设置连续排列的载板,以及载板上呈阵列分布的滑动杆件,使各个滑动杆件组成一个具有一定密度的取料区域,并且能够对不同形状的铸件进行取料。

16、2、该压铸加工金属前盖用的脱料装置,通过奇数载板组和偶数载板组能够相对于第一方向进行相互靠近或远离,使得各个滑动杆件能够有至少一个抵接在铸件表面,使每一层的载板上的滑动杆件都能保证与铸件侧边紧密接触,提高取料机构对铸件的固定效果,避免铸件在自重作用下,料条易发生一定弯曲甚至断裂,使铸件与两侧的动模或定模发生摩擦或碰撞,对铸件和模具表面造成损害的问题。

17、3、该压铸加工金属前盖用的脱料装置,通过设置推挤部件和扩张部件,使扩张部件向第一杆体外延伸,进而尽可能地与铸件表面接触,提高取料机构对铸件的固定作用以获得足够的握持力,进一步保证了取料机构的取料效果。

18、4、该压铸加工金属前盖用的脱料装置,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互远离一定距离,该距离小于同一载板上相邻两个滑动杆件之间的距离,以用来改变用于与铸件进行接触区域的滑动杆件的位置,以改变该区域的滑动杆件的密度,在对一些结构相对复杂,以及对于一些一模多腔的压铸模具中的铸件进行取料操作时,进一步适应不同形状的铸件,以提高取料机构的适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铸加工金属前盖用的脱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料机构(1)和第一驱动机构(2),所述取料机构(1)包括多个连续排列的载板(11),载板(11)一侧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阵列分布的若干滑动杆件(12),所述滑动杆件(12)一端与载板(11)内壁滑动连接,在多个所述载板(11)中,位于奇数位置的载板(11)形成奇数载板组,位于偶数位置的载板(11)形成偶数载板组,奇数载板组和偶数载板组能够相对于第一方向进行相互靠近或远离,其中第一方向为载板(11)的长度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加工金属前盖用的脱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件(12)由第一杆体(1201)和第二杆体(1202)组成,所述第二杆体(1202)位于载板(11)内,所述载板(11)内开设有可供第一杆体(1201)和第二杆体(1202)分别进行移动的第一腔体(1101)和第二腔体(1102),所述载板(11)内开设有连通各第二腔体(1102)的第一导流通道(1103)和第二导流通道(1104),所述第一导流通道(1103)位于靠近第一腔体(1101)的一侧,第二导流通道(1104)位于远离第一腔体(1101)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铸加工金属前盖用的脱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11)上设有连通第一导流通道(1103)的第一开口(1105)和连通第二导流通道(1104)的第二开口(1106),各载板(11)上的第一开口(1105)均通过同一个第一导管(1107)相连通,各载板(11)上的第二开口(1106)均通过同一个第二导管(1108)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铸加工金属前盖用的脱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11)内开设有连通各第二腔体(1102)的第三导流通道(1109),所述第三导流通道(1109)位于第一导流通道(1103)和第二导流通道(1104)之间,所述载板(11)上设有连通第三导流通道(1109)的第三开口(1110),各所述载板(11)上的第三开口(1110)均通过同一个第三导管(1111)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压铸加工金属前盖用的脱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1201)和第二杆体(1202)内部分别设有第三腔体(1203)和第四腔体(1204),所述第三腔体(1203)和第四腔体(1204)相连通,所述第二杆体(1202)一侧贯穿开设有连通第四腔体(1204)的第四开口(1205),在所述滑动杆件(12)移动至远离载板(11)的一端时,所述第四开口(1205)与第三导流通道(1109)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压铸加工金属前盖用的脱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腔体(1204)内滑动连接有活塞块(1206),所述活塞块(1206)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1207),所述推杆(1207)表面与第三腔体(1203)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三腔体(1203)内设置有推挤部件,所述第一杆体(1201)上贯穿开设有呈环形阵列状分布的活动槽(1208),所述活动槽(1208)内设置有扩张部件,所述推杆(1207)向远离第二杆体(1202)的方向移动时能够配合推挤部件使各扩张部件的至少部分移动至第一杆体(1201)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压铸加工金属前盖用的脱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挤部件为气囊(1209),所述气囊(1209)由第一囊体(1210)和第二囊体(1211)组成,所述第一囊体(1210)一侧与推杆(1207)端部抵接,所述第二囊体(1211)位于各扩张部件中部,所述扩张部件包括支撑条(1212),所述支撑条(1212)两端与滑动槽内壁滑动连接,各个所述支撑条(1212)相靠近的一侧均与第二气囊(1209)表面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压铸加工金属前盖用的脱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挤部件包括若干连杆(1213),各个所述连杆(1213)一端与推杆(1207)端部固定连接,各个所述连杆(1213)另一端分别一一对应的与扩张部件相连接,所述扩张部件为弹性杆(1214),所述弹性杆(1214)一端与连杆(1213)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弹性杆(1214)另一端与第一杆体(1201)一侧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加工金属前盖用的脱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机构(1)还包括第一支架(13)和第二支架(14),所述第一支架(13)与位于奇数位置的各所述载板(11)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14)与位于偶数位置的各所述载板(11)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3)与第二支架(14)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台(15),两个所述滑台(15)一侧滑动连接有同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铸加工金属前盖用的脱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料机构(1)和第一驱动机构(2),所述取料机构(1)包括多个连续排列的载板(11),载板(11)一侧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阵列分布的若干滑动杆件(12),所述滑动杆件(12)一端与载板(11)内壁滑动连接,在多个所述载板(11)中,位于奇数位置的载板(11)形成奇数载板组,位于偶数位置的载板(11)形成偶数载板组,奇数载板组和偶数载板组能够相对于第一方向进行相互靠近或远离,其中第一方向为载板(11)的长度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加工金属前盖用的脱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件(12)由第一杆体(1201)和第二杆体(1202)组成,所述第二杆体(1202)位于载板(11)内,所述载板(11)内开设有可供第一杆体(1201)和第二杆体(1202)分别进行移动的第一腔体(1101)和第二腔体(1102),所述载板(11)内开设有连通各第二腔体(1102)的第一导流通道(1103)和第二导流通道(1104),所述第一导流通道(1103)位于靠近第一腔体(1101)的一侧,第二导流通道(1104)位于远离第一腔体(1101)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铸加工金属前盖用的脱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11)上设有连通第一导流通道(1103)的第一开口(1105)和连通第二导流通道(1104)的第二开口(1106),各载板(11)上的第一开口(1105)均通过同一个第一导管(1107)相连通,各载板(11)上的第二开口(1106)均通过同一个第二导管(1108)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铸加工金属前盖用的脱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11)内开设有连通各第二腔体(1102)的第三导流通道(1109),所述第三导流通道(1109)位于第一导流通道(1103)和第二导流通道(1104)之间,所述载板(11)上设有连通第三导流通道(1109)的第三开口(1110),各所述载板(11)上的第三开口(1110)均通过同一个第三导管(1111)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压铸加工金属前盖用的脱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1201)和第二杆体(1202)内部分别设有第三腔体(1203)和第四腔体(1204),所述第三腔体(1203)和第四腔体(1204)相连通,所述第二杆体(1202)一侧贯穿开设有连通第四腔体(1204)的第四开口(1205),在所述滑动杆件(12)移动至远离载板(11)的一端时,所述第四开口(1205)与第三导流通道(1109)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亚辽郭亮李纯博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汇鑫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