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性点间隙工频放电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63443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30
本技术提供一种中性点间隙工频放电测试装置,包括操作控制单元、试验变单元和车载平台;车载平台包括均为可移动式结构的主车载平台和辅车载平台,主车载平台和辅车载平台可拆卸连接,主车载平台和辅车载平台均设置有接线端子;试验变单元设置在辅车载平台上,操作控制单元设置在主车载平台上,操作控制单元通过信号线和接线端子与试验变单元信号连接。本技术中性点间隙工频放电测试装置可以便于移动和接线简单,可有效解决变压器中性点间隙工频放电击穿电压的试验现场实施不便,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测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中性点间隙工频放电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1、对于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时的变压器,当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会在变压器中性点产生高电压,从而影响变压器的绝缘性能。为此,当中性点不接地时,会在变压器中性点与大地中间设置放电间隙,当因接地故障而在变压器中性点产生高电压时,通过放电间隙击穿的方式保证中性点的电位不会影响到变压器的绝缘性能,以提高变压器的安全。

2、目前进行变压器中性点间隙工频放电试验,都是采用试验变压器和手动调压器等仪器进行试验,采用手工调压直至中性点间隙放电,人员观察试验电压的方式进行作业。此试验装置的弊端有:

3、1、采用人工通过抬扛搬运试验装置,费力且存在误伤可能性。

4、2、设备线缆连接复杂:每次试验时需整理线缆,通过线缆与设备接线,存在错误接线的风险,导致人身安全风险。

5、3、试验装置在夜间使用不便,检测效率低下。

6、该缺点导致变压器中性点间隙工频放电击穿电压的试验现场实施不便,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中性点间隙工频放电测试装置,该测试装置可以便于移动和接线简单,可有效解决变压器中性点间隙工频放电击穿电压的试验现场实施不便,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中性点间隙工频放电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控制单元、试验变单元和车载平台;所述车载平台包括均为可移动式结构的主车载平台和辅车载平台,主车载平台和辅车载平台可拆卸连接,主车载平台和辅车载平台均设置有接线端子;所述试验变单元设置在辅车载平台上,所述操作控制单元设置在主车载平台上,操作控制单元通过信号线和接线端子与试验变单元信号连接。

3、在上述方案中,本技术的操作控制单元和试验变单元可通过可拆卸连接的主车载平台和辅车载平台实现自由搬运,在试验过程中,可便捷将试验变单元移动至离试验试品更近的区域,将操作控制单元移动至安全距离试验区域。另外,操作控制单元和试验变单元之间采用信号线和接线端子的连接方式,不仅可提高两个单元之间接线的可靠性,而且可提高接线的快速便利性,有效解决变压器中性点间隙工频放电击穿电压的试验现场实施不便,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4、所述接线端子为航插端子,主车载平台的航插端子与操作控制单元连接,辅车载平台的航插端子与试验变单元连接。

5、操作控制单元与试验变单元之间的信号线通过航插端子连接,实现操作控制单元与试验变单元之间的信号连接。本技术使用航插端子,可将主车载平台的航插端子与操作控制单元的接线集成化,将辅车载平台的航插端子与试验变单元的接线集成化,无需试验当场直接用信号线与试验变单元和操作控制单元接驳,从而提高接线的稳定性和便利性。

6、所述试验变单元包括试验主体和绝缘连接件;所述试验主体通过绝缘连接件与绝缘连接件连接。

7、所述绝缘连接件包括绝缘托盘和绝缘支柱;所述绝缘支柱设置在辅车载平台上并与绝缘托盘连接;所述试验主体设置在绝缘托盘上。

8、所述主车载平台和辅车载平台的底部均设置有带刹车的万向轮。

9、该中性点间隙工频放电测试装置还包括太阳能挡板;所述太阳能挡板与操作控制单元铰接。本技术的太阳能挡板可自由翻转。

10、所述太阳能挡板的侧部设置有led灯带,太阳能挡板的正面设置有用于led灯带供电的太阳能光伏板;所述太阳能光伏板与led灯带连接。太阳能挡板可在白天试验场景中翻转起来即可实现太阳能储能,又能对操作控制单元起到遮挡太阳光作用,便于操作控制单元的操作和查看。另外,太阳能光伏板可对led灯带提供电能,也可通过操作控制单元可调整led灯带的亮度和控制led灯带的开关,适用于工频放电测试装置夜间使用。

11、所述主车载平台设置有便于推拉的拉杆,拉杆与主车载平台可转动连接。

12、所述操作控制单元设置有操作界面按钮部件和用于显示和操作的触摸屏。

13、本技术中性点间隙工频放电测试装置用于间隙工频击穿试验中的电压检测过程是这样的:中性点间隙工频放电测试装置通过车载平台推至试验区域,将试验变单元通过辅车载平台放置在离试验试品更近的区域,将主车载平台和辅车载平台拆卸,踩下辅车载平台的带刹车万向轮,将变压器连至试验变单元输出侧。将设置有操作控制单元的主车载平台移动至安全距离试验区域,踩下主车载平台的带刹车万向轮,收起拉杆,打开太阳能挡板,并通过信号线与航插端子连接,实现操作控制单元与试验变单元之间的信号连接,即可进行操作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可通过操作界面按钮部件和触屏显示来进行操作试验。

14、本技术中性点间隙工频放电测试装置的车载化设计,有效解决变压器中性点间隙工频放电击穿电压试验检测效率低下问题,从而减少安装实施的人工费用,达到降本增效。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本技术中性点间隙工频放电测试装置可以便于移动和接线简单,可有效解决变压器中性点间隙工频放电击穿电压的试验现场实施不便,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性点间隙工频放电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控制单元、试验变单元和车载平台;所述车载平台包括均为可移动式结构的主车载平台和辅车载平台,主车载平台和辅车载平台可拆卸连接,主车载平台和辅车载平台均设置有接线端子;所述试验变单元设置在辅车载平台上,所述操作控制单元设置在主车载平台上,操作控制单元通过信号线和接线端子与试验变单元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性点间隙工频放电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为航插端子,主车载平台的航插端子与操作控制单元连接,辅车载平台的航插端子与试验变单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性点间隙工频放电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操作控制单元与试验变单元之间的信号线通过航插端子连接,实现操作控制单元与试验变单元之间的信号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性点间隙工频放电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变单元包括试验主体和绝缘连接件;所述试验主体通过绝缘连接件与绝缘连接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性点间隙工频放电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连接件包括绝缘托盘和绝缘支柱;所述绝缘支柱设置在辅车载平台上并与绝缘托盘连接;所述试验主体设置在绝缘托盘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性点间隙工频放电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载平台和辅车载平台的底部均设置有带刹车的万向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性点间隙工频放电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性点间隙工频放电测试装置还包括太阳能挡板;所述太阳能挡板与操作控制单元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性点间隙工频放电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挡板的侧部设置有LED灯带,太阳能挡板的正面设置有用于LED灯带供电的太阳能光伏板;所述太阳能光伏板与LED灯带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性点间隙工频放电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载平台设置有便于推拉的拉杆,拉杆与主车载平台可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性点间隙工频放电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控制单元设置有操作界面按钮部件和用于显示和操作的触摸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性点间隙工频放电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控制单元、试验变单元和车载平台;所述车载平台包括均为可移动式结构的主车载平台和辅车载平台,主车载平台和辅车载平台可拆卸连接,主车载平台和辅车载平台均设置有接线端子;所述试验变单元设置在辅车载平台上,所述操作控制单元设置在主车载平台上,操作控制单元通过信号线和接线端子与试验变单元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性点间隙工频放电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为航插端子,主车载平台的航插端子与操作控制单元连接,辅车载平台的航插端子与试验变单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性点间隙工频放电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操作控制单元与试验变单元之间的信号线通过航插端子连接,实现操作控制单元与试验变单元之间的信号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性点间隙工频放电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变单元包括试验主体和绝缘连接件;所述试验主体通过绝缘连接件与绝缘连接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性点间隙工频放电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志锦李锴锋罗楷奋陈楚良钟伟鹏赖绍熙石棋钟铭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威恒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