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气体回流的石墨转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3246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29
本技术属于石墨转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气体回流的石墨转子,包括石墨飞轮、石墨杆和防逆流块;石墨飞轮上开设有喷孔,石墨杆与石墨飞轮连接,石墨杆上设有与喷孔连接的通孔;通孔包括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第二进气通道靠近于石墨飞轮设置,且防逆流块设于第二进气通道内并可沿第二进气通道的长度方向滑动;防逆流块的侧端设有侧孔,且防逆流块背向于第一进气通道一侧设有与侧孔连通的开孔;当气体逆流由喷孔进入至开孔内后,气体带动防逆流块往靠近第一进气通道的方向移动并将第一进气通道封闭。如此,通过防逆流块,实现防止气体的逆流,保证石墨转子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石墨转子,尤其涉及一种防气体回流的石墨转子


技术介绍

1、石墨转子,又称为石墨转子叶轮,是除气机的关键部件。石墨转子由转子杆、喷头两部分组成。传动系统带动石墨转子作旋转运动,氩气或氮气经由转子杆、喷头吹入铝熔体,其工作原理为高速旋转的转子将吹入铝熔体中的氮气(或氩气)破碎成大量的弥散气泡,并使其分散在金属液中。气泡在熔体中靠气体分压差和表面吸附原理,吸收熔体中的氢,吸附氧化夹渣,并随气泡上升而被带出熔体表面,使熔体得以净化。

2、现有的石墨转子在进行工作时不能阻止气体回流,会影响石墨转子的工作,严重时会影响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气体回流的石墨转子,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石墨转子在进行工作时不能阻止气体回流,会影响石墨转子的工作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气体回流的石墨转子,包括石墨飞轮、石墨杆和防逆流块;所述石墨飞轮上开设有喷孔,所述石墨杆与所述石墨飞轮连接,所述石墨杆上设有与所述喷孔连接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所述第二进气通道靠近于所述石墨飞轮设置,且所述防逆流块设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内并可沿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防逆流块的侧端设有侧孔,且所述防逆流块背向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一侧设有与所述侧孔连通的开孔;所述通孔内进气时,气体由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内进入,并将所述防逆流块往靠近所述石墨飞轮的方向推动,气体进入所述第二进气通道,随后进入所述侧孔,并从所述开孔进入至所述石墨飞轮内,最后由所述喷孔喷出气体;当气体逆流由所述喷孔进入至所述开孔内后,气体带动所述防逆流块往靠近所述第一进气通道的方向移动并将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封闭。

3、可选地,所述石墨杆内设有台阶,所述台阶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和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连接孔,连接孔的直径小于所述防逆流块的直径。

4、可选地,所述石墨杆的端部设有用于防止所述防逆流块脱出的挡块,所述挡块设于所述通孔内,并位于所述石墨杆靠近于所述石墨飞轮的一端。

5、可选地,所述侧孔和所述开孔连通呈t形设置。

6、可选地,还包括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用于所述石墨飞轮与所述石墨杆的连接固定,所述连接机构设置于所述石墨杆靠近于所述石墨飞轮的一端。

7、可选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外壳、按压杆、连接杆、扣合杆和多干个弹性件;所述连接杆设于所述石墨飞轮背向所述喷孔的一端,且所述连接杆的侧端设有扣槽;所述外壳固定于所述石墨杆的侧端,所述外壳朝向所述石墨飞轮的一端具有开口;所述按压杆一端设置于所述外壳外,另一端伸入所述外壳内与所述扣合杆连接;所述扣合杆的侧端设有与所述扣槽适配的扣合部;各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均与所述扣合杆连接,另一端均与所述外壳的侧端连接,并提供弹力将所述扣合部压紧于所述扣槽内。

8、可选地,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滑杆,所述滑杆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扣合杆远离所述扣合部的一端与所述滑杆连接;按压所述按压杆,所述按压杆带动所述扣合杆沿所述滑杆的长度方向移动并挤压各所述弹性件。

9、可选地,各所述弹性件均为弹簧。

10、可选地,所述按压杆位于所述外壳之外的一端设有按压部。

11、可选地,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罩壳,所述罩壳与所述外壳连接,并将所述按压杆伸出于所述外壳之外的部分盖设于所述罩壳之内。

1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气体回流的石墨转子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使用时,气体由通孔内进气,气体进入至第一进气通道内,在气压的作用下将防逆流块往靠近石墨飞轮的方向推动,使得第一进气通道与第二进气通道连通,然后,气体进入至第二进气通道内,接着,气体从防逆流块的侧端进入侧孔内,并从与侧孔连通的开孔进入至石墨飞轮内,最后由喷孔喷出气体。当气体逆流时,气体由喷孔进入至开孔内后,气体进入至侧孔内,带动防逆流块往靠近第一进气通道的方向移动,并将第一进气通道封闭,此时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不连通,逆流的气体无法进入至第一进气通道内。如此,通过防逆流块,实现防止气体的逆流,保证石墨转子的正常工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气体回流的石墨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石墨飞轮、石墨杆和防逆流块;所述石墨飞轮上开设有喷孔,所述石墨杆与所述石墨飞轮连接,所述石墨杆上设有与所述喷孔连接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所述第二进气通道靠近于所述石墨飞轮设置,且所述防逆流块设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内并可沿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防逆流块的侧端设有侧孔,且所述防逆流块背向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一侧设有与所述侧孔连通的开孔;所述通孔内进气时,气体由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内进入,并将所述防逆流块往靠近所述石墨飞轮的方向推动,气体进入所述第二进气通道,随后进入所述侧孔,并从所述开孔进入至所述石墨飞轮内,最后由所述喷孔喷出气体;当气体逆流由所述喷孔进入至所述开孔内后,气体带动所述防逆流块往靠近所述第一进气通道的方向移动并将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气体回流的石墨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杆内设有台阶,所述台阶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和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连接孔,连接孔的直径小于所述防逆流块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气体回流的石墨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杆的端部设有用于防止所述防逆流块脱出的挡块,所述挡块设于所述通孔内,并位于所述石墨杆靠近于所述石墨飞轮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气体回流的石墨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孔和所述开孔连通呈T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气体回流的石墨转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用于所述石墨飞轮与所述石墨杆的连接固定,所述连接机构设置于所述石墨杆靠近于所述石墨飞轮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气体回流的石墨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外壳、按压杆、连接杆、扣合杆和多干个弹性件;所述连接杆设于所述石墨飞轮背向所述喷孔的一端,且所述连接杆的侧端设有扣槽;所述外壳固定于所述石墨杆的侧端,所述外壳朝向所述石墨飞轮的一端具有开口;所述按压杆一端设置于所述外壳外,另一端伸入所述外壳内与所述扣合杆连接;所述扣合杆的侧端设有与所述扣槽适配的扣合部;各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均与所述扣合杆连接,另一端均与所述外壳的侧端连接,并提供弹力将所述扣合部压紧于所述扣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气体回流的石墨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滑杆,所述滑杆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扣合杆远离所述扣合部的一端与所述滑杆连接;按压所述按压杆,所述按压杆带动所述扣合杆沿所述滑杆的长度方向移动并挤压各所述弹性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气体回流的石墨转子,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弹性件均为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气体回流的石墨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杆位于所述外壳之外的一端设有按压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气体回流的石墨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罩壳,所述罩壳与所述外壳连接,并将所述按压杆伸出于所述外壳之外的部分盖设于所述罩壳之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气体回流的石墨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石墨飞轮、石墨杆和防逆流块;所述石墨飞轮上开设有喷孔,所述石墨杆与所述石墨飞轮连接,所述石墨杆上设有与所述喷孔连接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所述第二进气通道靠近于所述石墨飞轮设置,且所述防逆流块设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内并可沿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防逆流块的侧端设有侧孔,且所述防逆流块背向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一侧设有与所述侧孔连通的开孔;所述通孔内进气时,气体由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内进入,并将所述防逆流块往靠近所述石墨飞轮的方向推动,气体进入所述第二进气通道,随后进入所述侧孔,并从所述开孔进入至所述石墨飞轮内,最后由所述喷孔喷出气体;当气体逆流由所述喷孔进入至所述开孔内后,气体带动所述防逆流块往靠近所述第一进气通道的方向移动并将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气体回流的石墨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杆内设有台阶,所述台阶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和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连接孔,连接孔的直径小于所述防逆流块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气体回流的石墨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杆的端部设有用于防止所述防逆流块脱出的挡块,所述挡块设于所述通孔内,并位于所述石墨杆靠近于所述石墨飞轮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气体回流的石墨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孔和所述开孔连通呈t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气体回流的石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阙双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业晟石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