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化车架总成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3245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29
本技术涉及轻量化车架总成及车辆,包括左纵梁、右纵梁、首横梁、二横梁、三横梁、四横梁、后悬前横梁、后悬后横梁和尾横梁;左纵梁和右纵梁之间间隔设置,并形成安装空间;首横梁、二横梁、三横梁、四横梁、后悬前横梁、后悬后横梁、尾横梁位于安装空间内,并与左纵梁和右纵梁连接;本技术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轻量化、通用化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涉及轻量化车架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目前轻型商用车车架总成大部分采用b610l热轧钢板进行压型、铆接,车架总成主要由左右纵梁、横梁总成及车架附件组成,钢制车架自重较大,已无法满足整车轻量化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轻量化车架总成及车辆,在整车承载性能不变的前提下,实现了底盘自重轻量化。

2、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轻量化车架总成,包括左纵梁、右纵梁、首横梁、二横梁、三横梁、四横梁、后悬前横梁、后悬后横梁和尾横梁;

4、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之间间隔设置,并形成安装空间;所述首横梁、二横梁、三横梁、四横梁、后悬前横梁、后悬后横梁、尾横梁位于安装空间内,并与左纵梁和右纵梁连接。

5、优选的,所述左纵梁、右纵梁、首横梁、二横梁、三横梁、四横梁、后悬前横梁、后悬后横梁和尾横梁均采用铝合金材料。

6、优选的,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的截面分别为u型结构且开口朝内,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之间间隔变距设置。

7、优选的,所述二横梁、四横梁、后悬前横梁、后悬后横梁、尾横梁分别采用工字梁结构。

8、优选的,所述工字梁的中部设置有等距孔结构。

9、优选的,所述四横梁、后悬前横梁、后悬后横梁、尾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相对应的横梁连接板与左纵梁和右纵梁上下壁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后悬前横梁、后悬后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相对应的加强板与左纵梁和右纵梁内侧壁连接。

11、优选的,所述三横梁包括上横梁、下横梁、上支撑梁、下支撑梁;所述上横梁顶部设置上支撑梁,所述上横梁底部设置有下横梁,述下横梁为几字型结构,两个所述下支撑梁斜撑在下横梁上;

12、所述上横梁、下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左纵梁和右纵梁内壁连接。

13、优选的,所述左纵梁、右纵梁分别与首横梁、二横梁、三横梁、四横梁、后悬前横梁、后悬后横梁和尾横梁通过井字结构铆钉连接。

14、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所述的轻量化车架总成。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6、本技术采用左纵梁右纵梁、首横梁、二横梁、三横梁、四横梁、后悬前横梁、后悬后横梁、尾横梁;左右纵梁采用铝合金材料,截面为u型且开口朝内,变宽直通梁结构,承载力提升的同时增大发动机周边管线路布置空间;横梁采用铝合金材料并且采用工字梁结构,较传统的u型梁,横梁强度及车架总成抗扭能力更优、更具轻量化优势;本技术专利技术具有轻量化、通用化的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轻量化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纵梁(1)、右纵梁(2)、首横梁(3)、二横梁(4)、三横梁(5)、四横梁(6)、后悬前横梁(7)、后悬后横梁(8)和尾横梁(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横梁(4)、四横梁(6)、后悬前横梁(7)、后悬后横梁(8)、尾横梁(9)分别采用工字梁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量化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梁的中部设置有等距孔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量化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横梁(6)、后悬前横梁(7)、后悬后横梁(8)、尾横梁(9)的两端分别通过相对应的横梁连接板(10)与左纵梁(1)和右纵梁(2)上下壁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量化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前横梁(7)、后悬后横梁(8)的两端分别通过相对应的加强板(11)与左纵梁(1)和右纵梁(2)内侧壁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轻量化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横梁(5)包括上横梁(51)、下横梁(52)、上支撑梁(53)、下支撑梁(54);所述上横梁(51)顶部设置上支撑梁(53),所述上横梁(51)底部设置有下横梁(52),述下横梁(52)为几字型结构,两个所述下支撑梁(54)斜撑在下横梁(52)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轻量化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1)、右纵梁(2)分别与首横梁(3)、二横梁(4)、三横梁(5)、四横梁(6)、后悬前横梁(7)、后悬后横梁(8)和尾横梁(9)通过井字结构铆钉连接。

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轻量化车架总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轻量化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纵梁(1)、右纵梁(2)、首横梁(3)、二横梁(4)、三横梁(5)、四横梁(6)、后悬前横梁(7)、后悬后横梁(8)和尾横梁(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横梁(4)、四横梁(6)、后悬前横梁(7)、后悬后横梁(8)、尾横梁(9)分别采用工字梁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量化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梁的中部设置有等距孔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量化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横梁(6)、后悬前横梁(7)、后悬后横梁(8)、尾横梁(9)的两端分别通过相对应的横梁连接板(10)与左纵梁(1)和右纵梁(2)上下壁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量化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前横梁(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振王刚刘睿倾周晓伟蒲冬
申请(专利权)人:陕汽集团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