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延迟设定电路、隔离式集成电路及电源转换电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63235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29
本技术提供信号延迟设定电路、隔离式集成电路及电源转换电路系统。隔离式集成电路包含一次侧电路、隔离电路及二次侧电路。一次侧电路依据第一输入信号及第二输入信号产生一次侧信号。隔离电路转换一次侧信号为二次侧信号。二次侧电路依据二次侧信号产生输出信号。信号延迟设定电路耦接于二次侧电路及隔离式集成电路的可替代端及二次侧接地端,依据可替代端及二次侧接地端的电压差计算延迟时间,并依据延迟时间延迟二次侧信号以控制输出信号的占空比。通过信号延迟设定电路控制隔离式集成电路的输出信号的占空比,电源转换电路系统有效产生停滞时间来保护高侧开关及低侧开关,并具有低偏差、高可靠性、对于电路面积的需求小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信号延迟设定电路,特别是指一种应用于隔离式集成电路的信号延迟设定电路。


技术介绍

1、高侧开关及低侧开关组成的电路结构中,通常需要让高侧开关及低侧开关交替地导通来完成操作。然而,高侧开关及低侧开关可能因为一些非理想因素而同时导通,如此可能造成高侧开关及低侧开关因为大电流流过而损坏。

2、一些相关技术通过使用电阻电容电路(rc circuit)设定或使用微调(trim)方式产生死区或停滞时间(dead time),来确保高侧开关及低侧开关不会同时导通,但此些相关技术各有其问题。举例来说,使用电阻电容电路的相关技术所产生的停滞时间可能因为电阻及/或电容的物理特性而有较高的偏差。又例如,使用微调方式的相关技术可能增加整个系统的复杂度。因此,有必要提出新的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态样为一种适用于隔离式集成电路的信号延迟设定电路。隔离式集成电路包含一次侧电路、隔离电路及二次侧电路,隔离电路用以将来自一次侧电路的一次侧信号转换为二次侧信号,且二次侧电路耦接于隔离式集成电路的可替代端及二次侧接地端。信号延迟设定电路包含压降产生电路、延迟时间计算电路及信号延迟电路。压降产生电路耦接于可替代端及二次侧接地端,并在可替代端及二次侧接地端产生电压差。延迟时间计算电路耦接于压降产生电路,依据电压差计算延迟时间。信号延迟电路耦接于延迟时间计算电路,依据延迟时间延迟二次侧电路从隔离电路接收的二次侧信号,以控制二次侧电路依据二次侧信号产生的输出信号的占空比,其中一次侧信号为一次侧电路依据第一输入信号及第二输入信号产生的。

2、于一些实施例中,该压降产生电路包含电阻元件以及电流产生电路。该电阻元件耦接于该可替代端及该二次侧接地端之间。该电流产生电路与该电阻元件耦接于该可替代端,用以接收提供给该二次侧电路的二次侧电源电压,并用以依据该二次侧电源电压输出侦测电流流过该电阻元件,从而使该电压差在该可替代端及该二次侧接地端产生。

3、于一些实施例中,该电阻元件配置于该隔离式集成电路的外部,而该电流产生电路配置于该隔离式集成电路的内部。

4、于一些实施例中,该延迟时间计算电路及该信号延迟电路整合至该二次侧电路的控制逻辑电路中,且该压降产生电路通过缓冲闸耦接于该控制逻辑电路。

5、于一些实施例中,该信号延迟电路用以让该二次侧信号的多个上升缘延迟该延迟时间。

6、于一些实施例中,该延迟时间计算电路以查表或公式计算方式,依据该电压差计算该延迟时间。

7、于一些实施例中,该二次侧电路用以通过该隔离式集成电路的二次侧电源端接收二次侧电源电压,且该压降产生电路用以在该二次侧电源电压超过上电复位电压时,产生该电压差。

8、于一些实施例中,该信号延迟电路用以在该二次侧电源电压超过欠压锁定电压时,依据该延迟时间延迟该二次侧信号,其中该欠压锁定电压大于该上电复位电压。

9、本技术的另一态样为一种隔离式集成电路。隔离式集成电路包含一次侧电路、隔离电路、二次侧电路及信号延迟设定电路。一次侧电路接收第一输入信号及第二输入信号,并依据第一输入信号及第二输入信号产生一次侧信号。隔离电路耦接于一次侧电路,并将一次侧信号转换为二次侧信号。二次侧电路耦接于隔离电路,通过隔离电路接收二次侧信号,依据二次侧信号产生输出信号,并接收二次侧电源电压。信号延迟设定电路耦接于二次侧电路及隔离式集成电路的可替代端及二次侧接地端,侦测可替代端及二次侧接地端在二次侧电源电压超过预设电压时的电压差,依据电压差计算延迟时间,并依据延迟时间延迟二次侧信号,以控制输出信号的占空比。

10、本技术的又另一态样为一种电源转换电路系统。电源转换电路系统包含高侧开关、低侧开关、控制器电路、第一隔离式集成电路及第二隔离式集成电路。控制器电路输出第一输入信号及第二输入信号。第一隔离式集成电路耦接于控制器电路及高侧开关,包含第一信号延迟设定电路、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二信号输入端、第一可替代端及第一二次侧接地端,通过第一信号输入端接收第一输入信号,并通过第二信号输入端接收第二输入信号,以产生用以驱动高侧开关的第一输出信号。第二隔离式集成电路耦接于控制器电路及低侧开关,包含第二信号延迟设定电路、第三信号输入端、第四信号输入端、第二可替代端及第二二次侧接地端,通过第三信号输入端接收第二输入信号,并通过第四信号输入端接收第一输入信号,以产生用以驱动低侧开关的第二输出信号。在第一隔离式集成电路所接收的第一二次侧电源电压及第二隔离式集成电路所接收的第二二次侧电源电压超过预设电压时,第一信号延迟设定电路依据第一可替代端及第一二次侧接地端的第一电压差计算第一延迟时间,且第二信号延迟设定电路依据第二可替代端及第二二次侧接地端的第二电压差计算第二延迟时间。在第一二次侧电源电压及第二二次侧电源电压超过大于预设电压的保护电压时,第一信号延迟设定电路依据第一延迟时间延迟第一隔离式集成电路依据第一输入信号及第二输入信号产生的第一二次侧信号以控制第一输出信号的占空比,且第二信号延迟设定电路依据第二延迟时间延迟第二隔离式集成电路依据第一输入信号及第二输入信号产生的第二二次侧信号以控制第二输出信号的占空比,从而使高侧开关与低侧开关不会同时导通。

11、综上,通过信号延迟设定电路控制隔离式集成电路产生的输出信号的占空比,本技术的电源转换电路系统可有效产生停滞时间来保护高侧开关及低侧开关。此外,相较于一些通过使用电阻电容电路设定或使用微调(trim)方式来产生停滞时间的相关技术,本技术的隔离式集成电路及电源转换电路系统具有低偏差、高可靠性、对于电路面积的需求小等优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信号延迟设定电路,适用于隔离式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该隔离式集成电路包含一次侧电路、隔离电路及二次侧电路,该二次侧电路耦接于该隔离式集成电路的可替代端及二次侧接地端,该隔离电路用以将来自该一次侧电路的一次侧信号转换为二次侧信号,且该信号延迟设定电路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延迟设定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压降产生电路包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延迟设定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阻元件配置于该隔离式集成电路的外部,而该电流产生电路配置于该隔离式集成电路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延迟设定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延迟时间计算电路及该信号延迟电路整合至该二次侧电路的控制逻辑电路中,且该压降产生电路通过缓冲闸耦接于该控制逻辑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延迟设定电路,其特征在于,该信号延迟电路用以让该二次侧信号的多个上升缘延迟该延迟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延迟设定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延迟时间计算电路以查表或公式计算方式,依据该电压差计算该延迟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延迟设定电路,其特征在于,该二次侧电路用以通过该隔离式集成电路的二次侧电源端接收二次侧电源电压,且该压降产生电路用以在该二次侧电源电压超过上电复位电压时,产生该电压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号延迟设定电路,其特征在于,该信号延迟电路用以在该二次侧电源电压超过欠压锁定电压时,依据该延迟时间延迟该二次侧信号,其中该欠压锁定电压大于该上电复位电压。

9.一种隔离式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

10.一种电源转换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号延迟设定电路,适用于隔离式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该隔离式集成电路包含一次侧电路、隔离电路及二次侧电路,该二次侧电路耦接于该隔离式集成电路的可替代端及二次侧接地端,该隔离电路用以将来自该一次侧电路的一次侧信号转换为二次侧信号,且该信号延迟设定电路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延迟设定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压降产生电路包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延迟设定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阻元件配置于该隔离式集成电路的外部,而该电流产生电路配置于该隔离式集成电路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延迟设定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延迟时间计算电路及该信号延迟电路整合至该二次侧电路的控制逻辑电路中,且该压降产生电路通过缓冲闸耦接于该控制逻辑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延迟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睿腾陈勇全汪若瑜许智渊吴崇纲
申请(专利权)人:能创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