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63212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29
本技术属于电声转换技术领域,并具体涉及一种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包括发声单元、壳体和挡墙,其中,所述发声单元包括同轴设置的低音发声单元与高音发声单元,所述高音发声单元位于所述低音发声单元内;所述壳体设有导声通道,所述发声单元连接于壳体,并且所述发声单元与所述壳体围合形成与所述导声通道连通的前声腔;所述挡墙位于所述前声腔中,所述挡墙呈直线型,并设于所述高音发声单元出音孔远离所述导声通道一侧。通过上述结构可提高高频性能,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低音出声的通畅,从而提高发声装置的整体音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声转换,并具体涉及一种发声装置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具有发声功能的发声装置,其包括壳体和安装于壳体内的发声单元。现今,市场越来越追求全频段音质,为满足全频段音质,涌现处很多高低音单元结合的多单元音频设备,即一个音频设备中放置高音发声单元和低音单元。但是若高音发声单元和低音单元平行放置,则所需的xy方向空间较大,多数情况下发声装置无法提供所需的空间。若高音发声单元和低音单元上下摆放,则由于高度太大或者前腔过大,使高频的改善达不到预期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声装置,旨在提高发声装置的音质。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声装置,其包括:

3、发声单元,所述发声单元包括同轴设置的低音发声单元与高音发声单元,所述高音发声单元位于所述低音发声单元内;

4、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导声通道,所述发声单元连接于壳体,并且所述发声单元与所述壳体围合形成与所述导声通道连通的前声腔;

5、挡墙,所述挡墙位于所述前声腔中,所述挡墙呈直线型,并设于所述高音发声单元出音孔远离所述导声通道一侧。

6、本技术提出的发声装置还可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7、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垂直于导声通道的方向上,所述挡墙的长度大于所述高音发声单元出音孔的长度。

8、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挡墙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二侧与所述发声单元连接。

9、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声单元包括磁路系统和对应于所述磁路系统的环形低音振动系统、高音振动系统,所述高音振动系统位于所述磁路系统和所述低音振动系统围合的空间内,所述低音振动系统的中心位置设有对应于所述高音振动系统的出音孔,所述磁路系统与所述低音振动系统形成所述低音发声单元,所述磁路系统与所述高音振动系统形成所述高音发声单元;所述挡墙的第二侧连接于所述出音孔的外周。

10、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声单元还包括位于所述高音振动系统和所述低音振动系统之间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中心位置设有形成所述出音孔的通孔;所述支撑件的外周与所述磁路系统连接,所述通孔的外周与所述低音振动系统的内周连接。

11、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低音振动系统包括低音振膜组件,所述低音振膜组件包括环形振动板、连接于所述环形振动板外周的第一折环和连接于所述环形振动板内周的第二折环,所述第二折环的内周连接于所述支撑件的通孔处。

12、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磁路系统形成有高音磁间隙和环设于所述高音磁间隙的低音磁间隙;所述高音振动系统包括高音音圈,所述高音音圈插设于所述高音磁间隙中;所述低音振动系统包括低音音圈,所述低音音圈插设于所述低音磁间隙中。

13、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环形磁部、设于所述环形磁部中心并与其形成所述高音磁间隙的中心磁部以及设于所述环形磁部外周并与其形成所述低音磁间隙的边磁部。

14、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设有所述导声通道的中框和盖接于所述中框上的上盖,所述中框、所述上盖与所述发声单元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前声腔。

15、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中框的侧面形成有出声孔,所述出声孔均通过所述导声通道与所述前声腔连通。

16、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发声装置中通过使发声单元同时具有低音发声单元和高音发声单元,并使低音发声单元环设于高音发声单元,从而保证了发声装置中低频音质需求和高频音质需求;同时通过在壳体与发声单元形成的前腔中设置挡墙以调整前声腔的结构,进而通过挡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高音声波向背离导声通道一侧传动,从而降低高音声波的损失,提高高频性能,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低音出声的通畅,从而提高发声装置的整体音质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导声通道的方向上,所述挡墙的长度大于所述高音发声单元出音孔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音振动系统包括低音振膜组件,所述低音振膜组件包括环形振动板、连接于所述环形振动板外周的第一折环和连接于所述环形振动板内周的第二折环,所述第二折环的内周连接于所述支撑件的通孔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系统形成有高音磁间隙和环设于所述高音磁间隙的低音磁间隙;所述高音振动系统包括高音音圈,所述高音音圈插设于所述高音磁间隙中;所述低音振动系统包括低音音圈,所述低音音圈插设于所述低音磁间隙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环形磁部、设于所述环形磁部中心并与其形成所述高音磁间隙的中心磁部以及设于所述环形磁部外周并与其形成所述低音磁间隙的边磁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设有所述导声通道的中框和盖接于所述中框上的上盖,所述中框、所述上盖与所述发声单元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前声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的侧面形成有出声孔,所述出声孔均通过所述导声通道与所述前声腔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导声通道的方向上,所述挡墙的长度大于所述高音发声单元出音孔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音振动系统包括低音振膜组件,所述低音振膜组件包括环形振动板、连接于所述环形振动板外周的第一折环和连接于所述环形振动板内周的第二折环,所述第二折环的内周连接于所述支撑件的通孔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系统形成有高音磁间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健周涛涛朱婷赵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