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潜型养殖工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317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29
一种下潜型养殖工船,船体的中部为舷侧开放和甲板开放的框架型结构,中部开放的船体内部空间作为养殖舱使用;船体的中部沿纵向设有一组双层中纵舱壁,船体的横向设有至少一组双层横舱壁,船体的底部设置为纵向连续的双层底、双层中纵舱壁与双层横舱壁的上部由箱型甲板框架相互连接;双层中纵舱壁、双层横舱壁、双层底、箱型甲板框架所形成的舷侧开放和甲板开放的空间作为开放式的养殖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工船,具体涉及一种下潜型养殖工船


技术介绍

1、目前工船养殖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为封闭船舱养殖模式,主要利用船舶内部空间作为养殖舱,船舶配备大型海水泵,用于养殖舱与外部海水的交换;另一种为开放式网箱养殖模式,是一种利用浮式框架结构悬挂养殖网,形成海水自然可以流通的养殖环境;第一种封闭船舱养殖模式的可养殖水体容积受船体空间的限制,大的养殖水体容积意味着昂贵的船舶造价,并且养殖水体交换依靠大流量水泵进行,日常养殖能耗很高;第二种浮式网箱养殖工船,养殖水体容积大,依靠海水自然交换,日常养殖能耗小,但浮式网箱的水中阻力大,不适合航行,难以满足长距离转场和应对台风和赤潮的快速响应需要,且网箱日常维修和清污难度大。

2、申请公布号cn219228720u,公开了一种智能水产养殖网箱,提供一种通过在网箱上设置浮漂和配重块,可以调控网箱的下潜深度。该种方法适用于海上固定的网箱养殖,无法实现转场养殖的需要,网箱受海浪和环境影响较大。

3、申请公布号cn218604595u,公开了一种半潜式养殖网箱,包括下潜平台以及养殖网箱本体,养殖网箱均匀分布固定安装在下潜平台上,通过下潜平台实现养殖网箱的下潜和上浮。该种方法适用于海上固定的网箱养殖,无法实现转场养殖的需要,网箱受海浪和环境影响较大。

4、上述现有技术均属于固定的网箱养殖的方式,可以实现开放式养殖,但是无法实现转场养殖的需要,网箱受海浪和环境影响较大,并存在如下问题;

5、抵抗恶劣海况的能力不足,养殖工船在恶劣天气下抵抗风浪能力不足,导致经济性和安全性下降;固定网箱养殖限制,现有的固定网箱养殖方式无法实现转场养殖,受海浪和环境影响较大;养殖网箱与下潜平台分离困难;养殖网箱与下潜平台不便于拆装,维护和清理困难;养殖平台在恶劣自然条件下的安全性问题,养殖平台容易受到恶劣环境条件如台风袭击的影响,无法安全躲避。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面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潜型养殖工船,克服现有封闭船舱养殖工船能耗大和浮式网箱养殖工船无法转场和避风、避台、避赤潮的缺点。

2、本技术以船体框架为基础,构建出侧向开放的养殖水体环境,通过船体的下潜和上浮,实现养殖水体环境的下潜和上浮。

3、养殖工船在正常养殖时,船体下潜,以获得足够的养殖水体,并实现较好的水体自由交换,养殖能耗低;养殖工船需要避风、避台、避赤潮或是需要季节性转场时,船体上浮,船舶吃水小,航行阻力小,航行能耗低,适合船舶转场航行,工船上浮时还可以方便实施网箱的维护的清污;本技术以船体框架为基础,构建出侧向开放的养殖水体环境,只有一个侧面会面临海浪的影响,其它方向由于受到船体的保护,可避免海浪冲击,养殖水体环境的可靠性更好,鱼群受环境的影响更小。

4、本技术以船体框架为基础,构建出侧向开放的养殖水体环境,通过船体的下潜和上浮,实现养殖网箱的下潜和上浮。养殖工船在下潜时获得足够的养殖水体,并实现较好的水体自由交换;在上浮时,船舶吃水小,航行阻力小,适合船舶转场航行,也可以方便实施网箱的维护的清污。

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下潜型养殖工船,船体的中部为舷侧开放和甲板开放的框架型结构,中部开放的船体内部空间作为养殖舱使用;

6、船体的中部沿纵向设有一组双层中纵舱壁,船体的横向设有至少一组双层横舱壁,船体的底部设置为纵向连续的双层底、双层中纵舱壁与双层横舱壁的上部由箱型甲板框架相互连接;双层中纵舱壁、双层横舱壁、双层底、箱型甲板框架所形成的舷侧开放和甲板开放的空间作为开放式的养殖舱使用。

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8、优选的,船体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为居住舱室、工作舱室、机器舱室,用于船舶作业和航行的必要空间,船体的中部为养殖区域。

9、优选的,双层中纵舱壁、双层横舱壁、双层底、箱型甲板框架所形成一组舷侧开放和甲板开放的养殖舱,养殖舱的舷侧开放处安装挡鱼框和挡鱼网。

10、优选的,双层中纵舱壁、双层横舱壁、双层底、箱型甲板框架为水密结构,用于为养殖工船提供浮力。

11、优选的,船体的内部设置海水压载管路,通过调整海水压载,实现和控制养殖工船的下潜和上浮。

12、优选的,养殖舱内设置有超声波振动器,用于清理养殖舱的附着物。

13、优选的,船体上设置有移动式超声波振动器。

14、为应用本申请,对应的一种下潜型养殖工船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5、步骤一,把一组养殖舱设置在双层中纵舱壁、双层横舱壁、双层底、箱型甲板框架所形成一组舷侧开放和甲板开放的空间内;

16、步骤二,养殖时,通过使用船舶海水压载管路向双层中纵舱壁、双层横舱壁、双层底、箱型甲板框架内部,以及船体的其它可以使用的压载空间注入海水,使得养殖工船下潜至养殖水线,满足正常养殖时的水体容积需要,海水可以通过开放的舷侧实现正常的水体交换;

17、步骤三、养殖船需要转场时,通过使用船舶海水压载管路将双层中纵舱壁、双层横舱壁、双层底、箱型甲板框架内部等压载空间的海水排出,使得养殖工船上浮至航行水线,降低船舶转场航行的阻力和能耗,满足养殖船转场航行的需要,此时养殖内的水体容积减少,但仍然可以满足转场航行期间的鱼群的生存需要。

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9、一、本技术通过船体的下潜和上浮,实现养殖水体环境的下潜和上浮,分别适应养殖和转场航行的需要,养殖工船的机动性好,应对环境变化能力强;

20、二、本技术以船体框架为基础,构建出侧向开放的养殖水体环境,养殖时,船体下潜,可以获得足够的水体容积,并实现与海水的自由交换,实现开放养殖,降低养殖能耗;

21、三、本技术以船体框架提供浮力,需要转场航行时,船体上浮至航行吃水,降低航行能耗;

22、四、本技术的养殖舱为舷侧开放,只有一个侧面会面临海浪的影响,其它方向由于受到船体的保护,可避免海浪冲击,养殖舱的可靠性更好,鱼群受环境的影响更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潜型养殖工船,其特征在于,船体(1)的中部为舷侧开放和甲板开放的框架型结构,中部开放的船体(1)内部空间作为养殖舱(2)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潜型养殖工船,其特征在于,船体(1)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为居住舱室、工作舱室、机器舱室,用于船舶作业和航行的必要空间,船体(1)的中部为养殖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潜型养殖工船,其特征在于,双层中纵舱壁(3)、双层横舱壁(4)、双层底(5)、箱型甲板框架(6)所形成一组舷侧开放和甲板开放的养殖舱(2),养殖舱(2)的舷侧开放处安装挡鱼框和挡鱼网(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潜型养殖工船,其特征在于,双层中纵舱壁(3)、双层横舱壁(4)、双层底(5)、箱型甲板框架(6)为水密结构,用于为养殖工船提供浮力。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潜型养殖工船,其特征在于,船体(1)的内部设置海水压载管路,通过调整海水压载,实现和控制养殖工船的下潜和上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潜型养殖工船,其特征在于,养殖舱(2)内设置有超声波振动器,用于清理养殖舱(2)的附着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潜型养殖工船,其特征在于,船体(1)上设置有移动式超声波振动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潜型养殖工船,其特征在于,船体(1)的中部为舷侧开放和甲板开放的框架型结构,中部开放的船体(1)内部空间作为养殖舱(2)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潜型养殖工船,其特征在于,船体(1)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为居住舱室、工作舱室、机器舱室,用于船舶作业和航行的必要空间,船体(1)的中部为养殖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潜型养殖工船,其特征在于,双层中纵舱壁(3)、双层横舱壁(4)、双层底(5)、箱型甲板框架(6)所形成一组舷侧开放和甲板开放的养殖舱(2),养殖舱(2)的舷侧开放处安装挡鱼框和挡鱼网(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炳军田本涛李硕炯占金锋苗鸿雁张文芳
申请(专利权)人:天海融合防务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