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63027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28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电池箱体包括用于容纳电池单体的容纳空间以及沿容纳空间的外周设置的承载梁。承载梁包括独立成型的壁体和加强件,壁体弯折设置并围成第一腔体,加强件设置于第一腔体内且连接于壁体。根据本申请能够有效增强承载梁的抗碰撞性能,以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特别涉及一种电池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瓶车、电动汽车、电动飞机、电动轮船、电动玩具汽车、电动玩具轮船、电动玩具飞机和电动工具等上。

2、承载梁作为电池箱体的主要吸能部件,对电池的稳定可靠的运行至关重要,其抗碰撞性能直接影响到电池的可靠性,因此,如何有效提高承载梁的抗碰撞性能是电池技术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能够有效增强承载梁的抗碰撞性能,以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箱体,电池箱体包括用于容纳电池单体的容纳空间以及沿容纳空间的外周设置的承载梁。承载梁包括独立成型的壁体和加强件,壁体一体弯折设置并围成第一腔体,加强件设置于第一腔体内且连接于壁体。在承载梁的沿与自身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上,壁体的两个自由端均位于第一腔体内。

3、加强件能够对壁体形成支撑,以提高承载梁整体的抗碰撞性能。并且,独立成型的加强件能够采用更加复杂的结构,以进一步优化其对壁体的支撑效果和抗变形能力,从而能够使得承载梁整体的抗碰撞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如此,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增强承载梁的抗碰撞性能,以提高电池的可靠性。另外,壁体的两个自由端均位于第一腔体内,不仅能够减小自由端连接处受到外部环境损伤的风险,以提高壁体的两个自由端的连接可靠性,还能够减小承载梁的空间占用率,有利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4、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壁体采用辊压折弯成型。辊压工艺具有材料利用率高、质量一致性好、结构性能优越以及表面质量好等优点。

5、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壁体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第一壁位于第二壁靠近容纳空间的一侧。加强件包括支撑部,支撑部连接第一壁和第二壁。

6、上述技术方案在当电池箱体受到外部冲击或者碰撞时,承载梁需承受的沿第一方向上的作用力较大,支撑部连接于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间,能够对第一壁和第二壁形成较强的支撑,进而能够提高承载梁沿第一方向上的抗形变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承载梁的抗碰撞性能。

7、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加强件还包括两个连接部,两个连接部分别连接于支撑部沿第一方向的两个端部并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两个连接部中的一者与第一壁贴合并连接,两个连接部中的另一者与第二壁贴合并连接。

8、两个连接部分别从支撑部的沿第一方向的两个端部延伸,并沿第二方向设置,两个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与支撑部的延伸方向形成交叉,从而构建出一个立体的支撑结构。这种结构设计不仅增强了加强件自身的结构稳定性,连接部还能够增大加强件与壁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显著提升加强件与壁体之间的连接牢固度,从而进一步提升承载梁的抗碰撞性能。

9、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支撑部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

10、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个支撑部,多个支撑部对壁体的沿第二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均能够形成支撑,能够进一步提高加强件对壁体的支撑效果,从而进一步提升承载梁的抗碰撞性能。

11、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加强件还包括多个连接部,多个连接部和多个支撑部沿第二方向交替连接。在相邻的两个连接部中,一个连接部与第一壁贴合并连接,另一个连接部与第二壁贴合并连接。

12、上述技术方案不仅能够提高加强件对壁体的支撑效果,还能够提升加强件的可靠性。

13、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加强件围成第二腔体。

14、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腔体和第一腔体配合的双重吸能作用,在承载梁受到外部冲击或者碰撞时,能够进一步减小承载梁的形变,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承载梁的抗碰撞性能。

15、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加强件的刚度大于壁体的刚度。

16、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强件的高刚度和壁体的适度形变相结合,有效减少了外部冲击或碰撞对电池箱体内部的电池单体和相关电气元件的损害,能够显著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17、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加强件的厚度大于壁体的厚度。

18、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整厚度的方式实现加强件的较强的支撑效果和壁体的适度形变相结合,工艺流程简单,有利于降低成本。

19、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箱体还包括箱主体,容纳空间设置于箱主体,箱主体包括沿容纳空间的外周设置的槽道,承载梁插接于槽道。

20、上述技术方案的槽道一方面能够对在承载梁与箱主体的装配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定位作用,以方便承载梁的安装;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承载梁与箱主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以提高承载梁与箱主体之间的连接牢固度。

21、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槽道设置于容纳空间的沿第一方向上的至少一侧,槽道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的两个壁部,位于承载梁沿第二方向的两端的壁体分别连接于两个壁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

22、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承载梁的稳固性。

23、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壁体在沿第一方向上背向第一腔体的一侧设有凹部,壁体在沿第一方向上面向第一腔体的一侧设有凸部,凸部的位置与凹部的位置相对应。

24、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通过凹部和凸部的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壁体自身的结构强度,从而进一步提升承载梁的抗碰撞性能;另一方面,凹部在壁体背向第一腔体的一侧能够形成一定的容纳空间,凸部位于第一腔体内,从而能够减小承载梁的空间占用率,有利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25、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凹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凹部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

26、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进一步提高壁体自身的结构强度,减小壁体因局部受力过大而产生开裂的风险;以及进一步减小承载梁的空间占用率。

27、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箱体还包括挂载件,挂载件连接壁体和加强件。

28、上述技术方案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挂载件的稳固性,还能够进一步提高承载梁的局部抗碰撞性能。

29、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其包括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体和多个电池单体,多个电池单体容纳于容纳空间。

30、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电装置,其包括第二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31、在第三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用电装置为车辆,车辆包括底盘,承载梁连接于底盘。

32、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电池单体的容纳空间以及沿所述容纳空间的外周设置的承载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壁体采用辊压折弯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壁体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位于所述第二壁靠近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还包括两个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个端部并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部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还包括多个连接部,多个所述连接部和多个所述支撑部沿所述第二方向交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的刚度大于所述壁体的刚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的厚度大于所述壁体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体还包括箱主体,所述容纳空间设置于所述箱主体,所述箱主体包括沿所述容纳空间的外周设置的槽道,所述承载梁插接于所述槽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道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的沿第一方向上的至少一侧,所述槽道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的两个壁部,位于所述承载梁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的所述壁体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壁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壁体在沿第一方向上背向所述第一腔体的一侧设有凹部,所述壁体在沿第一方向上面向所述第一腔体的一侧设有凸部,所述凸部的位置与所述凹部的位置相对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凹部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体还包括挂载件,所述挂载件连接所述壁体和所述加强件。

14.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15.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装置为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底盘,所述承载梁连接于底盘。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电池单体的容纳空间以及沿所述容纳空间的外周设置的承载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壁体采用辊压折弯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壁体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位于所述第二壁靠近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还包括两个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个端部并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部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还包括多个连接部,多个所述连接部和多个所述支撑部沿所述第二方向交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的刚度大于所述壁体的刚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的厚度大于所述壁体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体还包括箱主体,所述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增忠贾俊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