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油压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3006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2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油压减振器,包括外缸筒和内缸筒,所述内缸筒外侧从上至下套设有多个环形导热管,所述环形导热管外侧连接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连通铜管,且连通铜管与环形导热管内部相连通,所述连通铜管一端安装有扩张管头,所述扩张管头一端固定贯穿外缸筒延伸至外侧,所述扩张管头端部与外界相连通,且其外部开口处安装有滤网片,所述环形导热管顶端和底端均匀安装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延伸管,通过在外缸筒内部设计有中空结构的环形导热管和延伸管等结构,并与外界相连通,外界冷空气可进入其中与外缸筒内部进行换热,从而能够加快外缸筒内部热量的散失,提高其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压减振器,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油压减振器


技术介绍

1、油压减振器是靠拉伸、压缩活塞杆往返运动形成液压阻尼力达到减振的目的,具有良好的减振阻尼效应和柔性的减振效果,是提高机车、车辆高速运行的平稳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关键部件,现有油压减振器外部一般会添加减振弹簧,以此来提高其阻尼效果;

2、但是,现有的减振器在工作时,活塞在缸体内部往复运动,压力油在缸体内流动,其产生的热量位于缸体内部,不易散出,长期如此会降低减振器的使用寿命,同时,现有减振器结构尺寸大多数固定的,在安装适用性上较低;

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新型油压减振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油压减振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新型油压减振器,包括外缸筒和内缸筒,所述内缸筒外侧从上至下套设有多个环形导热管,所述环形导热管外侧连接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连通铜管,且连通铜管与环形导热管内部相连通,所述连通铜管一端安装有扩张管头,所述扩张管头一端固定贯穿外缸筒延伸至外侧,所述扩张管头端部与外界相连通,且其外部开口处安装有滤网片,所述环形导热管顶端和底端均匀安装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延伸管,且延伸管一端与环形导热管内部相连通,另一端为封堵状态。

4、优选地,所述内缸筒内侧安装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顶端延伸至外侧并固接有压盘,所述外缸筒外侧底端固定套设有承载环,所述承载环外侧开设有螺纹,且通过螺纹套接有底环,所述底环与压盘之间安装有减振弹簧。

5、优选地,所述底环顶端和压盘底端均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减振弹簧顶端和底端均卡设于环形槽内。

6、优选地,所述压盘顶端固接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调节螺杆,多个所述调节螺杆外侧共同套设有活动盘,所述调节螺杆外侧位于活动盘顶端和底端位置处均安装有调节螺母。

7、优选地,所述调节螺母与压盘之间依次安装有橡胶环和金属垫环,且橡胶环和金属垫环均套设于调节螺杆外侧。

8、优选地,所述活动盘顶端和外缸筒底端均固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固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端部固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侧活动卡设有球座,所述球座中心处活动贯穿有定位螺杆,所述定位螺杆位于球座两侧位置处均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母。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本技术所设计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外缸筒内部设计有中空结构的环形导热管和延伸管等结构,并与外界相连通,外界冷空气可进入其中与外缸筒内部进行换热,从而能够加快外缸筒内部热量的散失,提高其散热效率,同时,通过在压盘顶端设置可以改变与其间距的活动盘,可根据需要调整活动盘与压盘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整个装置的长度,以方便匹配相应机车的安装尺寸,提高其安装适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油压减振器,包括外缸筒(1)和内缸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缸筒(2)外侧从上至下套设有多个环形导热管(3),所述环形导热管(3)外侧连接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连通铜管(4),且连通铜管(4)与环形导热管(3)内部相连通,所述连通铜管(4)一端安装有扩张管头(5),所述扩张管头(5)一端固定贯穿外缸筒(1)延伸至外侧,所述扩张管头(5)端部与外界相连通,且其外部开口处安装有滤网片(7),所述环形导热管(3)顶端和底端均匀安装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延伸管(6),且延伸管(6)一端与环形导热管(3)内部相连通,另一端为封堵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油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缸筒(2)内侧安装有活塞杆(8),所述活塞杆(8)顶端延伸至外侧并固接有压盘(9),所述外缸筒(1)外侧底端固定套设有承载环(10),所述承载环(10)外侧开设有螺纹,且通过螺纹套接有底环(11),所述底环(11)与压盘(9)之间安装有减振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油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环(11)顶端和压盘(9)底端均开设有环形槽(12),所述减振弹簧顶端和底端均卡设于环形槽(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油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盘(9)顶端固接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调节螺杆(13),多个所述调节螺杆(13)外侧共同套设有活动盘(14),所述调节螺杆(13)外侧位于活动盘(14)顶端和底端位置处均安装有调节螺母(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油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母(15)与压盘(9)之间依次安装有橡胶环和金属垫环,且橡胶环和金属垫环均套设于调节螺杆(13)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油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盘(14)顶端和外缸筒(1)底端均固接有支撑杆(16),所述支撑杆(16)一端固接有固定盘(17),所述固定盘(17)端部固接有固定框(18),所述固定框(18)内侧活动卡设有球座(19),所述球座(19)中心处活动贯穿有定位螺杆(20),所述定位螺杆(20)位于球座(19)两侧位置处均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母(2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油压减振器,包括外缸筒(1)和内缸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缸筒(2)外侧从上至下套设有多个环形导热管(3),所述环形导热管(3)外侧连接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连通铜管(4),且连通铜管(4)与环形导热管(3)内部相连通,所述连通铜管(4)一端安装有扩张管头(5),所述扩张管头(5)一端固定贯穿外缸筒(1)延伸至外侧,所述扩张管头(5)端部与外界相连通,且其外部开口处安装有滤网片(7),所述环形导热管(3)顶端和底端均匀安装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延伸管(6),且延伸管(6)一端与环形导热管(3)内部相连通,另一端为封堵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油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缸筒(2)内侧安装有活塞杆(8),所述活塞杆(8)顶端延伸至外侧并固接有压盘(9),所述外缸筒(1)外侧底端固定套设有承载环(10),所述承载环(10)外侧开设有螺纹,且通过螺纹套接有底环(11),所述底环(11)与压盘(9)之间安装有减振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油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环(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改霞闾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和谐机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