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廊穿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2938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27
本技术涉及管廊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管廊穿管机构。包括管廊,管廊上设置有穿管通道,穿管通道的起始端设置有操作平台,穿管通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管道滚动传送装置,传送装置的上方设置有管道,穿管通道的终止端设置有第一滑轮,滑轮上绕设有钢绳,钢绳的一端与卷扬机连接,另一端与管道的端部连接。本技术,通过在穿管通道的底部设置多个用于管道滚动传送装置,避免了管道与穿管通道的直接接触,减小了管道的磨损,并且将管道和穿管通道之间的滑动摩擦升级为管道与传送装置的滚动摩擦,减低了管道在穿管通道内的难度,同时利用卷扬机对钢管进行牵引,减小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升了穿管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廊施工,具体为管廊穿管机构


技术介绍

1、在电厂、化工等项目中,有很大部分的管道布置在管廊上。管廊一般为架空钢结构,成型管廊的特点是钢架密度大,管廊层间间距小,一旦管廊安装完后,管道穿装比较困难。

2、目前,在管廊上布管安装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托运法,将管道放在管廊承重梁上从一端拖向另一端,该方法由于管道与管廊承重梁直接产生相对滑动摩擦,会对管道外表面形成严重的擦伤,将影响管道的使用寿命;二是吊车吊装法,利用吊车将管道吊起进行安装,该方法地面承载要求高,需要临时便道;吊车移动频繁;需要全线搭设施工平台,需要大量增加平台搭建材料以及吊装机具,费用投入大;多点多频次作业,安全性差;并且只能一段管道、一段管道进行吊装,过程中还要注意调整角度,防止在吊装拖管、穿管过程中发生管道碰伤划伤等,效率低下、费用高昂、安全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廊穿管机构,用于减少管道的磨损,提高施工效率。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管廊穿管机构,包括管廊,所述管廊上设置有穿管通道,所述穿管通道的起始端设置有操作平台,所述穿管通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管道滚动的传送装置,多个所述传送装置沿穿管通道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传送装置的上方设置有管道,所述穿管通道的终止端设置有第一滑轮,所述滑轮上绕设有钢绳,所述钢绳的一端与卷扬机连接,另一端与管道的端部连接。

3、进一步,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方相对设置有两块安装板,两块所述安装板之间设置有滚筒,所述滚筒通过连接轴与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的轴线与管道轴线垂直。

4、进一步,所述滚筒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管道的安装槽。

5、进一步,其中一块所述安装板的外侧倾斜设置有两块相对的引导板,所述引导板的顶端与安装板的高度平齐,所述引导板的底端与穿管通道的底端平齐。

6、进一步,所述支撑板的下方相对设置有固定卡板和活动卡板,所述固定卡板与活动卡板之间形成卡槽,所述固定卡板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卡板与支撑板铰接。

7、进一步,所述管道与钢绳之间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与钢绳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装置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管道上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8、进一步,所述第一滑轮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滑轮,所述卷扬机设置在操作平台的下方,所述钢绳依次绕过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并与卷扬机固定连接。

9、进一步,所述第一滑轮的布置高度高于管道。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穿管通道的底部设置多个用于管道滚动传送装置,避免了管道与穿管通道的直接接触,减小了管道的磨损,并且将管道和穿管通道之间的滑动摩擦升级为管道与传送装置的滚动摩擦,减低了管道在穿管通道内移动的难度,同时利用卷扬机对钢管进行牵引,减小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升了穿管的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管廊穿管机构,包括管廊(1),所述管廊(1)上设置有穿管通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管通道(2)的起始端设置有操作平台(3),所述穿管通道(2)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管道(4)滚动的传送装置(5),多个所述传送装置(5)沿穿管通道(2)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传送装置(5)的上方设置有管道(4),所述穿管通道(2)的终止端设置有第一滑轮(6),所述滑轮上绕设有钢绳(7),所述钢绳(7)的一端与卷扬机(8)连接,另一端与管道(4)的端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穿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5)包括支撑板(501),所述支撑板(501)的上方相对设置有两块安装板(502),两块所述安装板(502)之间设置有滚筒(503),所述滚筒(503)通过连接轴(504)与安装板(502)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504)的轴线与管道(4)轴线垂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廊穿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503)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管道(4)的安装槽(505)。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廊穿管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块所述安装板(502)的外侧设置有两块相对的引导板(506),所述引导板(506)的上表面倾斜,所述引导板(506)的顶端与安装板(502)的高度平齐,所述引导板(506)的底端与穿管通道(2)的底端平齐。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廊穿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01)的下方相对设置有固定卡板(507)和活动卡板(508),所述固定卡板(507)与活动卡板(508)之间形成卡槽(509),所述固定卡板(507)与支撑板(501)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卡板(508)与支撑板(501)铰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穿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4)与钢绳(7)之间设置有连接装置(10),所述连接装置(10)与钢绳(7)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装置(10)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管道(4)上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穿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6)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滑轮(11),所述卷扬机(8)设置在操作平台(3)的下方,所述钢绳(7)依次绕过第一滑轮(6)和第二滑轮(11)并与卷扬机(8)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穿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6)的布置高度高于管道(4)。

...

【技术特征摘要】

1.管廊穿管机构,包括管廊(1),所述管廊(1)上设置有穿管通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管通道(2)的起始端设置有操作平台(3),所述穿管通道(2)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管道(4)滚动的传送装置(5),多个所述传送装置(5)沿穿管通道(2)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传送装置(5)的上方设置有管道(4),所述穿管通道(2)的终止端设置有第一滑轮(6),所述滑轮上绕设有钢绳(7),所述钢绳(7)的一端与卷扬机(8)连接,另一端与管道(4)的端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穿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5)包括支撑板(501),所述支撑板(501)的上方相对设置有两块安装板(502),两块所述安装板(502)之间设置有滚筒(503),所述滚筒(503)通过连接轴(504)与安装板(502)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504)的轴线与管道(4)轴线垂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廊穿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503)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管道(4)的安装槽(505)。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廊穿管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块所述安装板(502)的外侧设置有两块相对的引导板(5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红孙东华李宇舟谭一苇闫登云陈强雷祥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